扛妝

扛妝

又名扛裝,扛妝起源於東晉時期, 初 創人為後趙皇帝石勒。

扛裝: 先給孩子們勾描好臉譜,然後,把扛裝的行頭拿出來,一根2米長的鐵管子,攔腰焊出一個木馬似的坐騎,鐵管上綁上樹枝,樹枝纏花,作妖嬈開放狀,二十多年前,是紙紮出的花。現在多是絹花,鮮艷而且生動,把孩子放在木椅上,給孩子穿衣服,穿衣之前,要先給孩子纏上1米長的木腿,木腿下方做出三寸金蓮似的假腳,然後再一層層地穿衣服,共9層,包括襯褲、襯裙、套裙、圍裙、披肩、斗篷等等,最後再給孩子裹了頭,戴上戲曲中出現的帽翅,一個妝就算大功告成。把這根鐵管連同孩子舉起來,套在一弧形彎管中,年輕後生鑽到彎管中,正好可以套在脖子上、卡在腰間,就可以表演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扛裝
  • 代表地區:長治縣東火村
  • 發源地:上黨地區
扛妝起源於東晉時期, 初 創人為後趙皇帝石勒。石勒揭竿舉事, 曾 對天地神靈發下誓言: 日 後舉事成功, 願將木棍縛親生兒女, 扛之於背, 徒步長街, 活祭天地神靈庇佑之大德。
到了 鹹和三年( 328 年), 後趙石勒稱帝, 國號太和。 上元燈節之日 , 石勒把兒子的臉一半塗紅、 一半塗黑, 綁在製作的木架上, 捆於自 己 的腰背, 徒步上街, 以 謝天地神靈庇佑之德。 黎民百姓見之驚奇, 紛紛敲鑼打鼓, 尾隨朝賀。 且一連三個上元燈節都有此舉, 在後趙國 內 傳為佳話。 士農工商爭相仿效, 廣為流傳。 扛妝便是背棍進化的表述形式, 現在山 西省晉中一帶仍叫背棍。
扛 妝 是 把 4、 5、 6 歲 的 男 女 兒 童 扮 演 成 戲 劇 人物, 綁 牢 在 特製 的 鐵架 上, 由 自 己 的 親 生 父 親 肩 扛著, 元宵節或廟會期間, 在八音會《 朝天闕》、《 迎仙曲 》 的急越鑼鼓嗩吶演奏下, 家長背著兒童在街市人群中穿來走去, 進行表演, 令人眼花繚亂、 心旌振奮。襄垣作為後趙石勒的根據地, 較好地繼承和發揚了 扛妝( 背棍) 精華。 解放前, 王橋鎮的五陽、 南溝、 東山 底、 西山 底, 侯堡鎮的東回 轅、 西回 轅、 侯堡、 常隆、 常溝、 閆 村、 邕子、 安溝等村莊, 每逢廟會和上元燈節之日 , 都要舉行扛妝表演。 不僅有扛妝, 後來在 王 橋 鎮 一 帶 還 涌 現出 了 抬 妝。 由 4 個壯漢 抬 一 木架, 上面綁牢 4—6 個幼童少女, 身著彩衣戲裝, 表演各種戲劇人物動作, 抬者忽進忽退, 上下晃動, 沿街表演, 引 人注目 。 在常隆村一帶出 現了 大樁, 分三層綁紮著身穿彩衣、 扮演成神話人物的男 女兒童, 由 16人或 24 人抬著, 作為 古廟 神 會的 儀仗隊, 鳴 鑼擊鼓開道。 在夏店鎮出 現了 駝閣。 駝閣就是在紅色馬的馬鞍上安裝木製的彩閣, 閣內 安有明 燈, 裝扮有“彩樓配”、“張生配鶯鶯”、“呂 布戲貂嬋” 等木雕戲劇人物。馬前由 一身著彩裝的馬童牽引 前行, 十幾匹馬相互走“8” 字, 踏“蓮花圖”, 互相穿插, 變換隊形。 馬的脖子上串鈴撞鳴, 叮噹聲聲, 五彩繽紛的彩閣閃亮耀眼,令人爭相觀看。 解放後, 抬妝、 大樁、 駝閣漸以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