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瑪斯曼之豪門世家》導演海恩李希布雷羅爾(Heinrich Breloer)於1942年出生於德國,20歲起先後在波恩、漢堡攻讀文學與哲學,畢業後則投身電視界,長期從事編導與製片的工作。布雷羅爾對歷史與文學的題材興趣濃厚,作品橫跨於紀錄片與劇情片兩端,迄今已榮獲超過15項的重要大獎,在歐洲電視界享譽盛名。現今廣為人知的「劇情式紀錄片」(Docudrama) 即由布雷羅爾奠定基礎,他更因此於1999年獲得「德國十字勳章」的表揚。電影《托瑪斯曼之豪門世家》是布雷羅爾的大銀幕處女作,他同時也身兼本片編劇。海恩李希布雷羅爾對歷史向來情有獨锺,他曾在影集《末路梟雄之第三帝國》(Speer And Hitler)中,挖掘出希特勒和他的建築師好友亞伯特史比爾(Albert Speer)台面下匪淺的交情,而知名的德國大文豪托瑪斯曼,更是他拍片的靈感來源。早在電影《托瑪斯曼之豪門世家》籌拍前,布雷羅爾即已花費數年、遍訪托瑪斯曼現今的後人,並將採訪素材剪輯成作品《曼氏世家》(The Manns),介紹托瑪斯曼的作品與生平,並引起了廣大迴響。布雷羅爾認為托瑪斯曼小說【布頓柏魯克世家】具有歷久彌新的特質,儘管影史上已多次重拍,卻總能在其中挖掘出令人驚艷的特質。而影評則稱許布雷羅爾新版的《托瑪斯曼之豪門世家》─「為電影與文學的轉換做了最好的示範」,並對其執導功力大為讚揚。
演員簡介
德國紅星潔西卡史瓦茲(Jessica Schwarz)於1977年出生於德國,16歲時即自青少年雜誌的票選中勝出,自此進入演藝圈擔任名模、廣播節目主持人與電視台VJ,嫵媚外型與溫婉氣質廣受觀眾喜愛,在德國享有超高的人氣。2000年她轉入影壇,隔年即以電影《絕不後悔》(No Regrets)奪下了最佳新人獎,三年後又因《最後一次心動》(Off Beat)里的未婚媽媽一角,獲頒「巴伐利亞電影獎」影后,成功由伸展台躋身為實力派演員,際遇順遂到讓人羨慕。2006年,潔西卡史瓦茲與德國影帝丹尼爾布魯赫(Daniel Bruhl)五年的婚姻雖畫下了句點,但她同年卻受邀演出改編徐四金小說的電影《香水》(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聲勢不減反增。而她的最新力作《托瑪斯曼之豪門世家》,在德國創下賣座佳績,再度將她推上了演藝高峰。
德國資深影帝阿敏穆勒史托爾(Armin Muller-Stahl)於1930年出生於東普魯士(今俄羅斯領土),他於1956年開始從影,50餘年曆練下來演技爐火純青,至今仍活耀於國際影壇。他早年在東德以偵探影集爆紅,被譽為東歐版的「詹姆士龐德」。1976年他則因政治因素流亡西德,演藝事業卻更加大放異彩,接連與法斯賓達、華依達等大師合作。80年代後期,他更受邀赴美,參與名導史蒂芬索德柏的《卡夫卡》(Kafka)、以及賈木許的《地球之夜》(Night On Earth)等電影演出。1992年阿敏穆勒史托爾以電影《Utz》榮登柏林影帝,四年後的電影《鋼琴師》(Shine)則使他獲得奧斯卡提名。影評人曾將他比喻為一瓶淡而名貴的美酒:「只有喝醉才知道香」。而當阿敏穆勒史托爾於2007年獲頒「德國電影獎」終身成就獎時,全場更是起立鼓掌向他致敬,堪稱是德國影壇教父級的人物。
德國男星奧古斯特迪勒(August Diehl)於1976年出生於柏林,父親是演員、母親為服裝設計師、哥哥則是作曲家,可說是成長於藝術世家。他自小隨雙親工作之故遷徙各地,先後定居漢堡、維也納、杜塞道夫與法國,不僅見多識廣、更因此精通英法德三國語言。1998年,他以電影《死亡密碼23》(23)跨入影壇,獲得「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新人獎;2004年,他的兩部作品《少年維特的煩惱》(Love In Thoughts)與《第九日》(The Ninth Day),分別奪下「德國電影獎」與「德國影評協會」兩項影帝,將他推向了頂峰。奧古斯特迪勒雖然外型看來脆弱,演起戲來卻爆發力十足,2006年「Gala雜誌」將他選為德國當今最重要的男星,被視作新一代最有才華的年輕演員。2009年,他則獲邀在昆丁塔倫提諾新片《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中,演出意外揭露布萊德彼特底牌的蓋世太保軍官,表現精采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