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Т-33 式手槍,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托卡列夫於1930年設計,茨拉兵工廠所生產的一種半自動手槍。該型手槍於1930年為蘇聯採用,成為蘇聯的軍用制式手槍,又稱為托卡列夫手槍。目前已被淘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托卡雷夫
- 現狀:停產
- 用途:殺傷近距離有生目標
- 產品名稱:托卡列夫ТТ-33式7.62mm手槍
基本信息,概述,結構特點,性能數據,
基本信息
托 卡雷夫,又稱托卡列夫。
7.62mm Пистолет Τокарева ТТ-33
概述
TT1930/33型手槍 (茨爾斯基.杜卡雷巴1930/33:茨拉兵工廠杜卡雷夫1930/33],是由費約道爾.巴基雷必基.杜卡雷夫(Tokarov)為茨拉兵工廠所設計的一種半自動手槍。該型手槍於1930年為前蘇聯採用,成為前蘇聯的軍用制式手槍,之後經過一些小小的改良及簡化後,將原本TT1930/33的名稱加以簡化,而成為TT1930型手槍。一般來說,人們習慣將這種TTI930/33型手槍稱之為牡卡雷夫半自動手槍。TT1930/33型手槍,是將原本由約翰.白朗寧所設計的M1911型加以精簡化、省力化所完成的一項產品。在彈藥方面,該型手槍是利用布魯塞維什革命時大量輸入,而且很容易到手的7.62mmX25(點30毛瑟)子彈,來作為手槍用的子彈。雖然TT1930/33型可以視為是M1911型的複製品,但是TT1930/33型仍然具有幾項獨特的特色: 1.TT1930/33型在設計時,儘量做到了精簡化、省力化的目標,它是以生產效率作為最優先考慮的重點。此外,TTI930/33型除了擊錘具有半開的功能之外,其它部分幾乎找不到任何保險裝置。 2.為了提高生產效率,TT1930/33型上的擊錘與掛鈎所組合而成的部分可以從槍身取出。這是因為該部分常常必須進行一些細部調整,而一旦可以將該部分從槍身取出的話,這種調整作業將會變得比較容易進行。雖然TT1930/33型給人的印象似乎不怎么有威力,但是由於該型手槍是使用7.62mm x 25的毛瑟軍用手槍彈來作為子彈,因此子彈的貫穿能力特別的高。TT1930/33型手槍除了由前蘇聯所生產之外,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波蘭及匈牙利也取得了執照而加入了生產的行列,使得這一型手槍在前華沙公約的各會員國中被廣泛的使用。除了這些國家之外,TTI930/33型手槍在南斯拉夫進行了部分的改良,並且附加彈匣保險裝置,之後該型手槍被重新命名為M57,而成為南斯拉夫的制式手槍。另外,在亞洲國家方面,中國利用前蘇聯所提供的零件來進行裝配,並以51式手槍的名稱開始進行生產,之後又自行研發生產了54式手槍,因此51式及54式手槍便成為我國軍隊及警察(公安)的制式手槍面廣泛地被加以使用了。
結構特點
1. 槍
ΤΤ-33式手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類似白朗寧手槍和美國M1911式手槍結構。它的槍管下方有一個鉸鏈環,掛機柄銷插在環中。射擊後,槍管和套筒首先一起後坐一段自由行程,然後槍管下的鉸鏈環繞掛機柄銷向後轉動,迫使槍管下移,使槍管上的閉鎖突筍脫離套筒上的凹槽。此時槍管和套筒分離,完成開鎖。當套筒推槍管復進簧時,槍管下的鉸鏈環又繞掛機柄稍向前轉動,使槍管上抬,閉鎖突筍進入套筒座凹槽,實現閉鎖。
2. 瞄準裝置
該槍配有普通的固定式準星和缺口式照門。
3. 彈藥
該槍發射7.62mm托卡列夫手槍彈。
性能數據
口徑---- 7.62mm
初速----420m/s
有效射程----50m
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式
發射方式----單發
供彈方式----彈匣
容彈量----8發
全槍長----196mm
槍管長----116mm
膛線----4條,右旋
全槍質量(不含彈匣)----850g
配用彈種----7.62mm托卡列夫手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