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托列斯海峽
- 外文名:Torres Strait
- 描述:水深較淺,遍布暗礁和島嶼
- 海峽最窄處:寬150公里
- 海峽位置:澳大利亞與美拉尼西亞島之間
- 海峽長度:長約130千米
海峽簡介,海島人群,土著語言,歷史沿革,
海峽簡介
托列斯海峽位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島之間。東連珊瑚海,西通阿拉弗拉海。長約130千米,寬為 59-170千米。海峽南淺北深,平均水深50米,最淺處僅14米。海峽內多珊瑚礁和小島,且暗礁和島嶼使船隻的航行較危險,但它仍是重要的國際海洋航道。
托列斯海峽處於寬闊的大陸架上,在二、三百萬年前還是陸地,後因新構造運動,發生相對陷落,海水浸沒而成海峽。海峽位於低緯度,終年高溫潮濕,發育了多種類型的珊瑚礁以及大量珍珠和海參、大螯蝦等。海峽中各島在行政上均屬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管轄。星期四島上的甘迺迪港為托雷斯海峽區域的行政中心、貿易場所和採珠業的基地。
托列斯海峽上有數組島嶼,稱為托雷斯海峽群島。在最少274個島嶼中,17個有人類永久居住。這些島嶼有不同的地形、生態系統和形成的歷史。其中幾個靠近紐幾內亞海岸由沖積土沉積而成的島嶼地勢較低,是由河流的流出物所組成。在海峽西部的島嶼則較多山,地勢較陡峭,由花崗岩組成,是大分水嶺最北部分的山峰,當上一次冰河時期結束,海平面上升,這些山峰因而成為了島嶼。海峽中部的島嶼大部分是珊瑚礁,東部的則是火山島。這些島嶼是澳大利亞的領土,由星期四島(英語:Thursday Island)管理。
海島人群
島嶼的原住民是托列斯海峽群島人——與鄰近的紐幾內亞的巴布亞人有關的美拉尼西亞人。不同的托列斯海峽群島人部落有獨特的文化和在群島以及鄰近海岸上存在已久的歷史。從數千年前開始,他們與巴布亞人和澳洲原住民的貿易促進了三個民族的種族融合。
土著語言
群島上主要流行兩種土著語言——Lagau Ya語和Meriam Mìr語。根據澳大利亞2001年的人口普查,托列斯海峽群島上有8,089人。
歷史沿革
歐洲首個在托列斯海峽航行的人是葡萄牙海員托列斯(葡萄牙語:Luís Vaz de Torres)——西班牙桂洛斯(Pedro Fernandes de Quirós)的考察隊的副司令。1605年,考察隊從秘魯航行至南太平洋,桂洛斯的船隻返回墨西哥後,托列斯繼續他預期經摩鹿加群島到馬尼拉的航行。他行經紐幾內亞以南海域,可能也看到澳大利亞的極北處,但並無確切紀錄證明。
在1769年,蘇格蘭地理學家亞歷山大·道爾林普(Alexander Dalrymple)找到了托列斯這次到馬尼拉的航行紀錄,他並以托列斯的名字為托列斯海峽命名。
托列斯海峽在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中被形容為危險的海峽,潛艇鸚鵡螺號曾在那裡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