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羅是我國北方的傳統麵粉加工設備,常與石磨為伍,多為面鋪或麵粉加工作坊置備。它植根民間,簡單實用,既有手工之巧,又有傳統積澱,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木製工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風羅
歷史來由,箱體,筒羅,齒輪組,
歷史來由
風羅是我國北方的傳統麵粉加工設備,常與石磨為伍,多為面鋪或麵粉加工作坊置備。它植根民間,簡單實用,既有手工之巧,又有傳統積澱,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木製工具。
我國傳統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據文獻資料載,小麥在古代種植面積並不大,產量亦不豐。《殷墟書契後編》載:“月一正,日食麥。”說明麥只是新年的特食。
麵粉的出現應是春秋末年隨著石磨的改進,谷可磨米,麥可粉櫗(miè),才逐漸有的。爾後漸次成為北方人的主食。小麥磨完後,最精美的部分是研磨羅出的麵粉。遠在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商代,我國勞動人民就已有種桑、養蠶、繅絲、織絹技術,為羅的製作提供了物質基礎。那么,羅的出現恐與麥可粉櫗的磨是相繼出現的。
《天工開物》介紹:麥子磨完後,要多次用羅來篩。勤勞的人們不厭其煩地一次次重複。羅底要用絲織的絹製作,如用浙江吳興一帶的特製絲織品做羅篩底,篩面千石也不會損壞,用其他地方土產的黃絲絹做羅底,篩過百石就壞了。這說明篩面的羅篩,在明代是以手羅(近似於篩子,域內稱羅子)篩面,風羅的創製一般認為是明代的事情。
歷史上百姓食用的糧食,南方人以稻米為主,北方小麥卻是主要糧食作物。尤其在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中原地區,小麥的耕種占有較大面積。那么,小麥的加工便成了北方人的大事。由此,可以推斷風羅的創製應在北方中原地區。
自古以來,在手工業中,人們需用廣、技巧精、占人類器用的大部者,除陶器外就是木器。但木器易腐朽,流傳不易。風羅之創製始於何時、何地難於考究。儘管發明者沒有流傳記載下來,用當今話講,也沒有“專利權”的歸屬,但他畢竟屬於創造的卓越人才。風羅的問世,是惠及人類的又一創造。
箱體
(如圖)箱體呈長方體,榫卯結構作框裝板,四腳支撐。裝板一般厚4分左右,水膠拼接後兩側淨面。要求內外光滑、密封性好。一般長4尺,高3尺,進深1.6尺。箱體內腔以木板一分為二隔為兩室,左室(亦稱面櫃)占6/7用於裝筒羅,羅下面的空間存面;右室占1/7用於裝傳動部件。箱體上方開進料口,裝抽插開關控制進料量,上置進料斗。正面由橫牚隔成上下兩部分,上占2/3,兩側裝固定板,中間開兩扇門,用於換羅底或修理故障;下占1/3,兩側裝固定板,中間為抽拉門,用於出面。左下方開圓孔,通過出麩布筒。
筒羅
筒羅為圓柱形,兩端是直徑約1尺左右、中心開圓孔的圓板,用板條固定在箱體左室,兩圓板相距3尺左右,主軸穿孔而過。羅篩系兩個截面為半圓形的骨架,上敷絲羅底,扣裝在圓板上成筒狀,便於拆卸、換底。筒羅右端圓板上部開孔,用布筒連線進料口;左端圓板下部開孔,用布筒出於箱體外,為出麩口。主軸右端比左端高3寸~4寸。筒羅內是兩個長方形木框,十字交叉固定在通長的主軸上,軸以固定在箱體左室兩端的軸瓦支撐。木框4條長邊外緣栽毛刷,毛刷距羅底3分~4分左右。
齒輪組
齒輪組安裝在箱體右室,一般有兩對齒輪組成。一對直齒輪,用於力的傳遞和變速;一對傘齒輪,用於改變力的方向。與搖把連線的軸上裝一直徑稍大的直齒輪,為主動輪。中間軸與主動輪軸平行,右邊裝直徑較小的直齒輪,為從動輪,與大齒輪嚙合;左邊裝一傘齒輪與左室通長主軸(主軸右端伸到右室)上的傘齒輪嚙合,搖把與安裝主動輪的軸連成一體。
風羅的工作原理與風車不同。研磨的物料放入料斗,抽動料斗下的插板開關,可控制進料量,並經布筒流入筒羅,同時搖動搖把,使毛刷轉動,物料隨之翻轉,細者經過羅底落入面櫃,粗者順勢經過左邊布筒從出麩口流出。精細的麵粉,並非“一磨而就”,需磨後篩,篩完後再磨,如此反覆三五次,其次數視質量要求而定。次數少,麵粉質量高、產量低,次數多則反之。
風羅的發明創造,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它既輕巧便利,又比原始的羅子減少麵粉的飄浮而造成浪費和污染。打風羅是工匠們積千百年木作實踐,總結的較為著名的結構方法,很具使用價值。
風羅已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它的創製者是誰,是本節的一個缺憾。其實,手藝無論高低,功勞不計名分,只要造福於人民,惠及於百姓,傾注了手藝人的心血,這種手藝就值得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