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冀東老手藝)

打車(冀東老手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代一種造車的手藝,木工打車,所遵循的基本要求可以歸納四點:第一,結構科學合理,即左右對稱,前後輕重適宜。第二,連線牢固,即榫眼兒帶艄(shào),不用膠,不加楔;車餅子均蒸後組裝、鐵瓦加熱釘釘。第三,減少磨損、摩擦,即車軋子裝軸瓦、車軸鑲嵌鐧(川)。第四,合理選材,車轅、車牚、車立樁選韌性好的榆槐木;車軸選耐磨、摩擦不易發熱的楮榆;車軋子則多選多見且耐壓的柳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車
打車歷史概述,大眼車,鐵瓦車,花軲轆車,

打車歷史概述

車,陸路輪式交通工具。本文寫民間老手藝,故主言老式畜力車。
冀東平原地區“陸行載重者,有鐵瓦車俗曰大車,供農事暨運輸商務之用,有轎車俗曰小車子供行旅應酬之用”(舊《灤縣誌》),可見舊時車的種類較少。但在沒有機動、電力交通工具的時代,憑藉木工造車(當地稱打車)之能事、憑藉牲畜之力能載人載物,達到運輸的目的,不能不承認是交通史上一種創造性的組合。
關於車的製造,眾說不一。一些古代學者認為,車是在夏後期由奚仲發明的。《墨子·非儒》篇、《荀子·解蔽》篇等都是說奚仲造車。《左傳·定公元年》載:“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也有不以為然者,《山海經·海內經》載:“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
據史籍載,車的發明與自然有關。《淮南子·說山訓》曰:“古人見飛蓬轉而知為車。”《後漢書》也說:“上古聖人見轉蓬始知為輪。”“飛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形圓球狀,乾枯後遇風而轉動,故認為車子的發明與“飛蓬”有關。有的則認為“撬”是車產生的最初形態。“撬”可以用於平地、雪地或草原。撬本身是指在平面上拖曳的木板,乃至逐步在木板底下加上圓木,以滾動替代滑動,這種裝置極大地減小與地面的摩擦力,省力且提高了運行速度,漸次將撬下圓木的中間部分削去,形成兩端粗,中間細的形狀。進而兩端變成了圓板形的“輪”,中間則變成了細長的“軸”。車下腳的雛形便已形成。
綜上所述,先民當是受“飛蓬”轉動的啟發,不斷改進“撬”才成了車,故《周禮·考工記》稱“察車自輪始。”其實,輪在車以前就已出現,新石器時代的制陶業中,就有了陶輪和砣輪。陶輪是人類最早的輪軸機械,人類早期的車亦有可能是受陶輪的啟發研製而成。從文字學上分析,車與輪可以互訓。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車部》說:“車”,“輿輪之總名”,“有輻曰輪,無輻曰輇”。而且甲骨文中,“車”都是象形字,說明車的產生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輪的誕生應是車的重要標誌。歷史上,車因曳力不同,分駕馬之車,駕牛之車。因用途不同,又有坐人的乘車,作戰的兵車,載重的大車。車的式樣又分獨轅車和雙轅車等。雖用途曳引力不同,但車的基本構造還是一脈相承,原理同一。
人類自發明了車,並不斷改進車輛的部件和整體結構,尤其各種車輛的相繼出現,對車的改進沒有停止過。從殷墟車馬坑中發掘出的牛車馬車,就包括車架、車軸和車輪三部分,說明在殷時就已有車,其形制為雙輪單轅。
據史料記載,周代車制承襲殷制,並廣泛使用。周代的車多為四馬拉車,車廂、車轅、車輪的尺寸有所改變,車的門類也較齊全,而且已普遍套用於戰爭、狩獵和農事等各個方面;春秋戰國時期的車,主要用於戰爭,擁有戰車的數量之多少決定著一個諸侯國國力強弱,故有“千乘之國”的說法。此時發展為由一馬或三馬曳引的雙轅車,極大地方便牲畜套駕曳引,車軸也開始用潤滑油脂;西漢以前以馬拉車,東漢時才用牛曳引,行進雖慢,但平穩。因此,東漢時乘牛車之風盛行。漢代用車多為載人和運輸,又相繼出現了靈活適應的單輪車和載重量大的四輪車。此時將驢、騾等牲畜作為輓車畜力業已開始,大約在魏晉以後,車輛製作技術在民間已相當普及;隋唐五代時期的車分禮儀用車和日常用車兩種,牛車仍居主流;宋元至明清,由於轎子的出現,制車技術的重點漸次由乘人轉到載物,單馬或單牛駕轅的車流行於民間,如需增加畜力,也只是拉套;清至民國,車的形制無明顯的改進;20世紀六七十年代鐵瓦車漸次由膠輪車替代,目前畜力車正在淡出民眾的生活。
木工打車,所遵循的基本要求可以歸納四點:第一,結構科學合理,即左右對稱,前後輕重適宜。第二,連線牢固,即榫眼兒帶艄(shào),不用膠,不加楔;車餅子均蒸後組裝、鐵瓦加熱釘釘。第三,減少磨損、摩擦,即車軋子裝軸瓦、車軸鑲嵌鐧(川)。第四,合理選材,車轅、車牚、車立樁選韌性好的榆槐木;車軸選耐磨、摩擦不易發熱的楮榆;車軋子則多選多見且耐壓的柳木。
為使車身輕巧,減輕牲畜負擔,在負重吃力處選壯材,各部位根據其作用,該細則細,該削則削,不用一寸余木。如車軋子兩端削成斜面;車軸削細兩端接輪處;車轅逐漸削細其前後;輻削薄其下端接輞處。
車行駛快慢,主要在畜力,但車的結構是否科學合理也起著重要作用。打車要求輪、軸為正圓,使其滾動自如而省力。車軋子轄口內鑲嵌鑄鐵軸瓦,車軸與車軋子接觸部位鑲嵌鑄鐵車鐧(川),行駛中又常抹油脂,使相關部件耐磨又減小摩擦力。車輞較窄,是為減小與地面的摩擦力,又避免泥濘路拖泥帶水,這都是手藝人多年積累出的實踐經驗。

大眼車

冀東平原的大車,因車輪由橫豎輻交叉作為支撐,輻之間形成6個空格,故稱其為大眼車。因車輞上附有鐵瓦,又名鐵瓦車。
鐵瓦車是由木製的車排子和車下腳組成(如圖)。車排子的重要部件是長1丈1尺左右的兩根車轅,俗稱拉頭。兩根車轅之間由7根車牚連線。車轅前端各安一垂直向上的木橛,俗稱車獨子,用於擋住搭腰爪子、肚帶爪不脫落;車轅兩端裝鐵箍,中後部安裝車廂。車廂前端的兩根車牚,間距較小,約5寸,俗稱車檔子;車尾兩根車牚間距同車檔子;前數第二根車牚下裝車梯子;第二根車牚至第五根車牚之間是車廂。車廂兩側分別安裝4根方木於車轅上,稱車立樁,兩個立樁之間插裝1塊板,稱圍板,兩側立樁上各安裝一塊壓廂板。車廂一般高1尺,壓廂板長約3.8尺。車立樁外側附設彎樁子和彎鉤子,用於攬車拴掛繩索。車廂寬約2.4尺;壓廂前後左右車轅外側各裝一塊耳板,以加大車寬,便於裝物,里手前耳板為馭手坐位。對應車廂的車轅下裝車軋子,車軸卡於車軋子凹槽中。
大眼車大眼車

鐵瓦車

車軸與兩個車餅子(車輪)組裝在一起,稱車下腳。車餅子一般直徑2.4尺,軸長3.4尺。車餅子多用烘烤過的乾榆木製作,由6塊弧形木組成正圓車輞,二細插入一粗中的3根車輻以榫卯結構與車輞連線。車輞弧形木之間的連線為燕尾榫。為求堅牢,車軸兩端榫卯往往稍大於車輻的榫眼,先以水汽熏蒸車餅子,然後再與車軸組裝,利用熱脹冷縮原理使榫卯與榫眼結合牢固,再在軸頭裝轄加固。鐵瓦系焙燒後安裝,原理同上。鐵瓦寬與車輻厚相等,按尺寸事先鍛打好,鏨出釘眼並在外面鍛出溝,使瓦釘釘好後,釘帽部分藏於溝中。鐵瓦放在爐火中焙燒,同時把車餅子推入水槽浸濕,依次用鉗子夾鐵瓦附於車輞周邊,釘入T形瓦釘,再入水槽冷卻。而後在車輞側面鑽兩排孔,鉚釘蘑菇釘,釘孔間距3寸左右。鐵瓦車車輞較窄,厚1.5寸左右,負重後從地上軋過留下兩條車轍。
木工打車,用工一般稱“上七下八”。其意為車排子用工需7個勞動日,車下腳需用8個勞動日。在車的製作過程中,最講究的是榫眼帶艄(擠心),即榫眼中間部位略窄,致使在重錘作用下,裝入榫眼中的榫卯不再鬆動退出,以求堅固。擠心的大小要視部件的所在位置、承重作用、部件材質諸多因素而定,既要達到嚴密結實,又要保障部件不損壞。
鐵瓦車鐵瓦車

花軲轆車

花軲轆車比鐵瓦車小巧精緻,車排子結構與鐵瓦車基本相同,只是尺寸稍小。花軲轆車車軸原為木製,後改用鐵軸。車軸固定在車軋子上,車餅子套在車軸兩端,轉動自如。車餅子一般為9輞18輻(如下頁上圖)。圓柱形車輻由里向外似花瓣放射狀固定在車轂上,外端固定在車輞上,故稱其花軲轆車。《老子》有“三十輻,共一轂”的記載,可能古代曾有一輪裝30輻者。轂是車輪中心有孔的圓木,用以貫軸。車輞外緣釘鐵瓦,車廂可架設布棚或葦席,稱其為“棚子車”。農家百姓常用這種車作慶弔往來的交通工具。農忙時則拆下車棚,用於春種秋收。
有錢人家的花軲轆車則“四角和棚、蓋之張設”,棚頂塗以膠紗,或以竹篾編就,或加以襯布,布以桐油浸透,以防雨水;車棚之外套上帷子,帷子兩邊開窗,夏日附紗,冬日鑲嵌玻璃;為求其華麗,在軸的兩頭、轅的前後端、轂的栽輻處、棚蓋的邊沿等處,都據其外形附以銅飾,或以朱漆油刷。如此裝飾考究的車棚,常年安裝於花軲轆車上,專供出門訪友,探親會客,外出旅行乘坐。
花軲轆車花軲轆車
另有一種專供載人的花軲轆車,車排子比花軲轆車還小,車輪樣式與花軲轆車相同,稱小車子(如下圖)。車廂上附有精美的布棚,此車流行於清中、後期,民國年間也較盛行。小車子一般是養馬拴車戶專門拉腳;有的大戶人家也自備此車。小車子在建國初期漸次消失。
鐵瓦車、花軲轆車是冀東地區,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前的民間交通工具。此後,它們漸次被膠輪車替代。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農用機動車逐漸普及,使用膠輪車的也在逐步減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