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惡性循環:政府如何有效規制風險》是2009年7月1日中國法律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史蒂芬·布雷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破惡性循環:政府如何有效規制風險
- 譯者:宋華琳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頁數:115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法律出版社
- 作者:史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694394, 9787503694394
圖書簡介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史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1938年-,曾任哈佛大學法學院行政法教授,現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主要著作有《聯邦動力委員會和能源規制》(1974)、《規制及其改革》(1983)、《打破惡性循環:政府如何有效規制風險》(1993)、《積極自由:解釋我們的民主憲法》(2005)。他在行政法學、規制理論、風險規制、產業規制等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理論上的穿透力和對真實世界的解釋力,成為國際學術界廣為徵引的經典文獻。
譯者簡介:
宋華琳,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主要研究專長為比較行政法、風險規制。曾在《中國法學》、《管理世界》、《中外法學》、《環球法律評論》、《比較法研究》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評論和隨筆五十餘篇。有譯著《偏頗的憲法》、《規制及其改革》、《打破惡性循環:政府如何有效規制風險》,主編有《規制研究》系列出版物。主持法務部、衛生部等省部級課題多項。
媒體推薦
——於安(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法學教授,中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起草工作專家)
風險規制與行政法實際上是有很強內在關聯性的領域。著名行政法與政府規制學者布雷耶大法官以大量翔實、具體的數據為基礎,系統、深刻地分析了風險領域中的種種問題及其根源,並對風險規制體系的改革給出了體系化的見解。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風險問題已成為一個日益突出的現實問題。如何有效地配置社會資源,以最小的社會成本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風險,本書的見解將對我國風險規制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改革有所裨益。
——周漢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風險規制是現代行政國家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如何結合國家與社會的力量,通過規制體系和流程的再造,強化規制體制的獨立性、合法性、合理性、透明性、可問責性、專業性、高效性和可信性,從而有效率的進行風險規制,捍衛公眾的健康和安全,成為當下經濟理論、公共管理和行政法學研究者都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書作為風險規制領域的經典著作,其對問題的深刻剖析,對制度改革的建設性意見,必將對我國風險規制的理論和實踐有所推動。
——餘暉(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公共政策研究部主任)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問題的體系化
一、概述
二、主要的問題
第二章 成因:惡性循環
一、公眾的認知
二、國會的行為和應答
三、技術性規制過程的不確定性
四、惡性循環
第三章 因應之道
一、並非因應之道
二、因應之道的特徵
三、利用官僚制的美德
四、任務的革新
五、示例
六、質疑
七、結論性思考
索引
序言
政府應如何應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應當以怎樣的規制次序,在多大程度上去對特定物質加以規制?應由誰對此加以決斷?應如何決斷?我的角色並非科學家、經濟學家、規制者或公眾,我將以一位對政府制度設計感興趣的法律人的徑路,來著手應對這些問題。本書第一章 將是實體性的分析,將利用科學、技術和規制領域的文獻,來描述當下規制體系所面臨的三個嚴重問題;第二章 則是政治分析,來描述這些問題的可能原因之所在;第三章 則通過制度分析,來建構起問題、成因以及可能制度解決之道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