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甑蓋
- 類型:客家民俗
- 流行地區:贛南客家
簡介,習俗流程,歷史由來,
簡介
“打甑蓋”在江西省寧都縣廣為流行,是古老的客家民俗,每年元宵節晚舉行。一般一村一隊, 每隊由一位手提甑蓋的“喝彩師”、一位肩擔竹籃放鞭炮的總管人、六位鼓樂師組成。屆時,各隊拿著甑蓋、紅漆筷子,敲鑼打鼓,走村串戶,一邊唱讚歌,一邊敲打甑蓋, 到頭年娶親家道賀,故稱“打甑蓋”。主人需置酒肴接待,謝以“紅包”,鳴炮相送。
習俗流程
"送燈打甑蓋"活動不但十分熱鬧,禮儀也十分講究。儀式的主持者和主要參加者的身份、地位都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同時還必須有三種主要的道具。
第一件是一種用彩色紙、竹篾和木棍制扎的名叫"麒麟送子"的彩燈,由新媳婦的娘家製作。具體形象,即一個雙層蓮花燈座,座內裝燈,蓮花座面上,有一個騎在麒麟背上的小男童,最頂上是一個圓形蓋燈傘。麒麟是傳說中的一種神化動物,專問給人們帶來吉祥和幸福,麒麟送子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而"燈"在客家方言中又和"丁"同音,意喻"添丁"。娘家人送的這盞燈,是娘家人對已出嫁女兒的最誠摯的祝願,希望她早生貴子、人丁興旺。
第二件道具是甑蓋,這是農村中常用的、用竹篾製成的"傘"形飯甑蓋,在甑蓋上扎一朵大紅花,或者斜貼長形紅紙。甑蓋由婆家自備。
第三件道具是絲瓜絡,客家方言中又叫作"南瓜布"、"亂績布",這種絲瓜絡結籽特別多,意喻新媳婦子女多。每個參加者都必須自備一條這樣的絲瓜絡,在其外面紮上一圈紅紙,並將一端切去,以便敲打時其中瓜籽順利掉出。
具體日子一般由新媳婦的娘家和婆家雙方事先商量好。到了那天,娘家人成群結隊將"麒麟送子燈"送去婆家。婆家房族至親則必須隆重舉行接燈儀式,組織樂隊吹吹打打,鳴放鞭炮,到村口大路上迎接,然後將燈接回家。娘家的燈必須掛在新媳婦的臥室里,其他房族親朋的燈掛在廳堂,但燈排列要嚴格按照制燈人的輩份和地位,按順序排列,不能錯亂。婆家的甑蓋則供在家中廳堂香火神台前。
當樂班將媳婦接到廳堂正中的小方椅上坐落時,由房族至親長輩或媒人夫婦,左手拿瓶蓋將其放在新媳婦頭上,右手拿絲瓜絡,唱一句讚詞,在眾人喝喊"有"的同時,將甑蓋往頭上一壓,絲瓜絡往甑蓋上一敲,眾人隨之上前,均用手中絲瓜絡在甑蓋上敲打一下,霎時,瓜籽紛紛脫落。此時,鞭炮齊鳴,鼓樂喇叭齊奏,伴和著觀者的呼喝喧譁聲,氣氛十分熱鬧。
歷史由來
送燈打甑蓋的喜慶活動,既是新年期間的一項活動,又是客家婚俗的組成部分。這種風俗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客家先民南遷時期。清末,廣東梅縣傑出詩人黃遵憲曾有"蓽路桃弧展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的詩句。概括了客家先民從北方南遷後,艱苦創業,辛勤立基的情景。詩中的"蓽路",也作"篳露藍縷",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山,以啟出林。"意思是坐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闢出林。後來就以"篳路藍縷"來形容創業艱辛。"桃弧"是桃木製的弓,古人以為可以辟邪除災。自公元四世紀後(西晉末年永嘉年間),黃河流域的部分漢人因戰亂南徙渡江,至唐末過江南下至贛、閩等地,成為客家的先民。當時的南方還是"蠻荒"之地,客家先民們懷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追求,含辛茹苦地創出新的生活,在保留中原文化習俗的同時,又創造著新的文化。由於客家人口數量上比土著居民相對要少,於是,在中原婚俗的基礎上,揉合融匯當地土著習俗,希望人口快速增長,家族繁榮昌盛的"送燈打甑蓋"的喜慶活動也就應遠而生,一直保留到今天。
"送燈打甑蓋"這一習俗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聞,這是關於中國古代靠背椅的來歷的傳說。古時候女子結婚後,以梳髻子作為新媳婦的標誌。而梳髻子要用管子三至九枚,其中有一枚較長的頭簪子橫穿髻發,還可兼作剔牙、抓癢等用。那時候還沒有靠背椅,只有普通方凳,打甑蓋時,新媳婦坐在方凳上,有時眾人打、壓得過室,往往將頭簪壓入頭皮中,造成流血事故,甚至有生命危險,給新媳婦造成莫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壓力。後來,有一個聰明的木匠娶媳婦後,夫妻日夜擔憂"送燈打甑蓋"的來臨。這位做木匠的新郎官是位能工巧匠,經反覆琢磨,設計製作了一張高靠背椅子。到了打甑蓋的那天,新媳婦坐在這把椅子上,當大家把甑蓋往下打時,新媳婦即將頭縮到靠背以下,椅子的靠背正好把甑蓋托住。由於這種椅子又有坐著舒適的優點,於是逐漸流行推廣。相傳這便是中國古式靠背椅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