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打漁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雲南隆陽區河圖鎮
- 地理位置:地處河圖鎮西南邊
- 面積:10.21平方公里
- 人口:4958(2006年)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5.5度,年降水量1100毫米
村情概況,基礎設施,人口衛生,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文化衛生,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10.21平方公里,海拔1642米,年平均氣溫15.5度,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合種植蔬菜、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718畝,人均耕地0.35畝,林地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80.7元。該村屬於其他類型的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第二、三產業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18畝(其中:田1718畝),人均耕地0.35畝,主要種植大棚蔬菜、蓮藕、慈姑等作物;沒有擁有林地;沒有水面面積;沒有荒山荒地,其它面積13590畝,有鄉村旅遊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1207戶通自來水,無農戶飲用井水,無農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1207戶通電,有45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07戶(分別占農戶總戶數的100%、37%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4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47戶(分別占總戶數的95%和83%)。
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水泥路面,進村道路為沙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沙石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3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84輛,拖拉機18輛,機車31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718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1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5畝。
到2006年底,該村沒有沼氣池;裝有太陽能129戶;無小水窖;沒有"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全村所有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所有自然村已通電,所有自然村已通路,所有自然村已通電視,所有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通路燈。無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3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9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1戶居住於其它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1207戶,共有鄉村人口4958人,其中男性2417人。女性2541人。其中農業人口4925人,勞動力2599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白族7人,其他民族11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人,占人口總數的0.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549人,參合率92%,無人享受底保。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11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2.5公里。該村沒有公廁,沒有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蓄混居的農戶。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168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94萬元,占總收入的32.64%;畜牧業收入310萬元,占總收入的18.4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85頭,肉牛1頭,肉羊100隻);漁業收入45萬元,占總收入的2.68%,林業收入18萬元,占總收入的1.07%;第二、三產業收入645萬元,占總收入的38.35%;工資性收入80萬元,占總收入的4.76%。農民人均純收2180.7入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第二、三產業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10人(占勞動力的7.11%),在省內務工197人,到省外務工1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市區、省內外。2006年種植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50.8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6.8%。該村2006年正在發展蓮藕、茨菰、大棚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產業。擁有企業1個,沒有縣級龍頭企業;沒有專業合作組織。
文化衛生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擁有教師32人,在校學生740人,距離中學1.5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40人,其中小學生740人,中學生120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沒有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4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級財務公開、村級政務公開。主要以 黑板報、廣播、公告、告示等方式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120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18畝,沒有年末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30120元(人均26.42元),一事一議籌勞1616個(勞均0.62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120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18畝,沒有年末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30120元(人均26.42元),一事一議籌勞1616個(勞均0.62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14.1萬元,有固定資產35.5萬元,沒有年末集體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現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公告、告示等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06人,黨員總數中男黨員有95人,女黨員有11人。
村委會由書記、主任、副書記、副主任、支部委員、村民委員組成,下設1、2、3、4、5、6、7、8、9、10、11、12、13等1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3人。
村委會由書記、主任、副書記、副主任、支部委員、村民委員組成,下設1、2、3、4、5、6、7、8、9、10、11、12、13等1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3人。
人文地理
打漁村委會轄打漁、三家村、老鴉寨三個自然村,十三個村民小組,方圓近2平方公里。全村有1207農戶,居住著4958個勤勞樸實的人民。在1724畝肥沃的土地上耕耘著。全村黨員106人,兩所完小,入學率100% 。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777.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64元。
打漁村民委員會,古為清華海,因村民靠打魚為生而得名,轄區地勢低洼,水資源極其豐富,為保山“魚米之鄉”。村內自然風光優美溢人,夏季可在清華海泛舟盡賞,荷葉田田,一品“漁村晚釣”自然情趣。
打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被列為保山外八景之一的水月寺。水月寺始建於嘉慶年間,有著輝煌的歷史,寺名取自於唐太宗“三藏聖教序”中“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朗潤”。東河豐環,兩岸綠柳蔭濃,夏秋之交,東海波光漣漪,蓮葉田田,荷香十里,鷗鳥飛鳴,錦鱗淺游,入夜則明月朗澈,正符合水月之意。《永昌府孝》逐在保山名勝中將此地景觀命名為“漁村晚釣”。記載說“漁村晚釣在縣城東十里(今打漁村),魚竿高插,月色映波,恍如畫圖”。
水月寺來歷非凡,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明代著名詩人毛鉉,以《漁村釣魚》為題,賦詩曰:“皎皎山吐月,紜紜水夸波,水落月在天,天影相盪摩,借問持竿人,夜涼魚何多?零露灑青翁,清風吹綠衰,歸來夜將豐,欽酒且復歌,即此以為樂,平生能幾何?”寺內還賦有名聯,其一:“水色容明涵萬象,月光朗澈照諸天。”其二“水月寺魚游兔走,山海關虎嘯龍吟”,讚美水月寺之美景。
打漁村街是河圖境內歷史教早的集市,創建於明嘉慶年,當時就有四方客商雲集經商,在街中心集市中,也是貿易繁華之一,每到街天,貿易嚷嚷聲,遠離一百多米都能聽到,這足以說明,人山人海,貿易繁華,交易繁多。如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2006年的打漁村街擴建了街道,硬化了路面,環境更加美好,更能吸引四方客商,經營範圍更廣,油鹽柴米,肉食、布匹綢緞,禽蛋交易,日用百貨無奇不有,即使繁華。
打漁學校也是有著一段興旺發展的歷史,也是文化的中心。民國十五年(1926年),就開辦了打漁兩級國小學校,學制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推引義務教育,東哨鎮是打漁國小為國民中心國小,統率保國民國小16所。打漁國民中心國小,學生來源於20個自然村,最遠的是陸塘、米家莊,全校學生最多時期200人左右。都是有水平,有威望的人來擔任學校的校長、教務主任、教師,治教嚴謹。幾年來,培育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工作有能力,寫作能力強,書法好,口才好,有的高小畢業後,就走上了社會做貢獻,有的繼續升造。解放後,1950年,定打漁為區中心國小,後不知何因,又將區中心國小遷到河村,才成為如今的打漁國小。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打漁僅以農業為主,大春播種水稻、小村播種小麥,蠶豆,每畝純收入只有600元左右,只能解決溫飽問題,經濟上還十分困難。在改革開放,搞活經濟,解放思想的指導下,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幾年調整產業結構,改變了傳統單一的生產觀念、生產模式,改良品種,種植特色產品,得到了可喜的成果,成為現代的優勢產業。
一、種植大棚蔬菜,全村種植大棚蔬菜800多畝,畝產平均7000斤,價值5000—6000元,年總收入448萬元。
二、蓮藕種植900畝左右,畝產近4000斤,價值2000—3000元,年總收入217萬元元。
三、慈菇種植700畝左右,畝產4000斤左右,價值3500元,年總收入224萬元。
四、大型運輸車隊,全村有五橋車、牽引車共84輛,每月收入108萬元,年總收入1100萬元。不僅有了經濟收入,還能解決160多人的就業問題。
打漁村民委員會,古為清華海,因村民靠打魚為生而得名,轄區地勢低洼,水資源極其豐富,為保山“魚米之鄉”。村內自然風光優美溢人,夏季可在清華海泛舟盡賞,荷葉田田,一品“漁村晚釣”自然情趣。
打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被列為保山外八景之一的水月寺。水月寺始建於嘉慶年間,有著輝煌的歷史,寺名取自於唐太宗“三藏聖教序”中“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朗潤”。東河豐環,兩岸綠柳蔭濃,夏秋之交,東海波光漣漪,蓮葉田田,荷香十里,鷗鳥飛鳴,錦鱗淺游,入夜則明月朗澈,正符合水月之意。《永昌府孝》逐在保山名勝中將此地景觀命名為“漁村晚釣”。記載說“漁村晚釣在縣城東十里(今打漁村),魚竿高插,月色映波,恍如畫圖”。
水月寺來歷非凡,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明代著名詩人毛鉉,以《漁村釣魚》為題,賦詩曰:“皎皎山吐月,紜紜水夸波,水落月在天,天影相盪摩,借問持竿人,夜涼魚何多?零露灑青翁,清風吹綠衰,歸來夜將豐,欽酒且復歌,即此以為樂,平生能幾何?”寺內還賦有名聯,其一:“水色容明涵萬象,月光朗澈照諸天。”其二“水月寺魚游兔走,山海關虎嘯龍吟”,讚美水月寺之美景。
打漁村街是河圖境內歷史教早的集市,創建於明嘉慶年,當時就有四方客商雲集經商,在街中心集市中,也是貿易繁華之一,每到街天,貿易嚷嚷聲,遠離一百多米都能聽到,這足以說明,人山人海,貿易繁華,交易繁多。如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2006年的打漁村街擴建了街道,硬化了路面,環境更加美好,更能吸引四方客商,經營範圍更廣,油鹽柴米,肉食、布匹綢緞,禽蛋交易,日用百貨無奇不有,即使繁華。
打漁學校也是有著一段興旺發展的歷史,也是文化的中心。民國十五年(1926年),就開辦了打漁兩級國小學校,學制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推引義務教育,東哨鎮是打漁國小為國民中心國小,統率保國民國小16所。打漁國民中心國小,學生來源於20個自然村,最遠的是陸塘、米家莊,全校學生最多時期200人左右。都是有水平,有威望的人來擔任學校的校長、教務主任、教師,治教嚴謹。幾年來,培育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工作有能力,寫作能力強,書法好,口才好,有的高小畢業後,就走上了社會做貢獻,有的繼續升造。解放後,1950年,定打漁為區中心國小,後不知何因,又將區中心國小遷到河村,才成為如今的打漁國小。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打漁僅以農業為主,大春播種水稻、小村播種小麥,蠶豆,每畝純收入只有600元左右,只能解決溫飽問題,經濟上還十分困難。在改革開放,搞活經濟,解放思想的指導下,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幾年調整產業結構,改變了傳統單一的生產觀念、生產模式,改良品種,種植特色產品,得到了可喜的成果,成為現代的優勢產業。
一、種植大棚蔬菜,全村種植大棚蔬菜800多畝,畝產平均7000斤,價值5000—6000元,年總收入448萬元。
二、蓮藕種植900畝左右,畝產近4000斤,價值2000—3000元,年總收入217萬元元。
三、慈菇種植700畝左右,畝產4000斤左右,價值3500元,年總收入224萬元。
四、大型運輸車隊,全村有五橋車、牽引車共84輛,每月收入108萬元,年總收入1100萬元。不僅有了經濟收入,還能解決160多人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