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079畝(其中:田2327畝,地1752畝),人均耕地2.1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27658.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6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60262畝,其它面積3535畝。有
野生菌(松樹菌)等資源豐富。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駐地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
全村有168戶通自來水,有3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60.15%)。有3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8戶(占農戶總數的8%和12.1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5戶(分別占總數的39.96%)。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8輛,機車140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71畝,有效灌溉率為31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3戶。
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9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80平方米,擁有教師3人,在校學生146人,距離鄉中學15公里。
整個行政村
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6人,其中小學生125人,中學生2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未通電、通水、通路村組多,未解決人畜飲水困難村組多,2、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落後,農民生活水平低下,醫療條件差,文化娛樂生活缺乏,教育基礎設施需待建設完善3、農民自身發展能力弱,科技意識簿弱,生產條件和技術落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改善落後的各項基礎設施(通電、通路、灌溉),為農民今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2、大力發展蠶桑業,力爭達到1000畝;3、依託茶時資源,做大做強茶產業,力爭達到1500畝,4、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提高農業農民的文化教育科技水平,改善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23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2萬元,占總收入的55.93%;畜牧業收入50萬元,占總收入的21.1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22頭,肉牛22頭);林業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4.66%;第二、三產業收入8萬元,占總收入的3.39%;
工資性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8%;其它收入33萬元,占總收入的13.98。
農民人均純收入70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4人(占勞動力的17.29%),在省內務177人,到省外務工17人世間。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88戶,有鄉村人口1953人,其中男性1063人,女性890人。其中農業人口1946人,勞動力891人。
該村以漢族、拉祜族為主(是漢族、拉祜族、佤族混居),其中漢族389人,拉祜族931人,其他民族64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90人,參合率91.99%。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4人,少數民族黨員39人,其中男黨員40 人、女黨員4人。
村委會周安明支書、主任刀正學、副主任羅成垚組成下設扎布寨等1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支部1個,共有團員4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301.5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
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499個(勞均1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13.20萬元,有固定資產117.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
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0.00萬元, 該村正在發展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271.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16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2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