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性之辯

魏晉關於人的才能與德行、素質關係的爭論。源於先秦諸子,儒家主張以德為主,墨家才德並重,法家重才輕德,道家才德兼黜。漢代選才,側重人的道德品質。漢末,用人重才成為風氣。曹操主張“唯才是舉”。魏晉時期,有“才性四本”的辯難。《世說新語·文學》注引《魏志》:“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異,才性合,才性離也。尚書傅嘏論同,中書令李豐論異,侍郎鐘會論合,屯騎校尉王廣論離。”“才性同”“才性異”涉及才能與道德品質的關係,“才性合”“才性離”涉及人的才能與天賦素質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