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脫屑專指手足部皮膚脫屑,其脫屑特點為點狀、小片狀,或伴乾燥、皸裂,或潮紅、浸潤,常有瘙癢感。常見證候有風濕蘊膚證、血虛風燥證、蟲毒侵襲證,依次可分別用當歸拈痛湯、當歸飲子、祛風地黃丸治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足脫屑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指皮膚脫屑僅局限於手足部位的症狀。
解讀
手足脫屑,是指皮膚脫屑僅局限於手足部位的症狀,其脫屑特點為點狀、小片狀,或伴乾燥、皸裂,或潮紅、浸潤,常有瘙癢感。
歷代醫籍中記載的“掌心風”、“燥(疒咼)瘡”、“鵝掌風”、“皸裂瘡”等均包括本症。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曰:“無故掌心燥癢起皮,甚則枯裂微痛者,名掌心風,由脾胃有熱,血燥生風,血不能榮養皮膚而成。”
中醫套用
1、常見證候
(1)風濕蘊膚手足脫屑:手足皮膚瘙癢,搔之疊起白屑,間起紅粟,浸淫汁出,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浮滑。
(2)血虛風燥手足脫屑:手足皮膚脫屑肥厚,乾枯拆裂,紋理深寬,堅韌如胼胝,口乾少津,舌質淡苔少,脈細。
(3)蟲毒侵襲手足脫屑:脫屑為點、片狀,常發於單側手足,瘙癢如蟲行,久則粗糙枯裂,匡廓分明,形若鵝掌。
2、鑑別分析
風濕蘊膚手足脫屑與血虛風燥手足脫屑:均與風邪相關。前者為外風挾濕致病,有如《諸病源候論》所云:“風濕之氣,折於血氣,結聚所生。”風濕二邪相合,搏於肌膚,風盛則疊起白屑,瘙癢時作,濕盛則間起紅粟,浸淫汁出;後者為內風所致,陰血不足,化燥生風,不能榮養肌膚,如《外科正宗》云:“手足破裂,破裂者乾枯之象,氣血不能榮養故也。”所以見皮膚乾燥脫屑,肥厚皸裂。血虛則口乾少津。風濕蘊膚手足脫屑為實證,治宜祛風除濕,方用當歸拈痛湯化裁;血虛風燥手足皸裂為虛證,治宜養血祛風潤燥,方用當歸飲子化裁。
蟲毒侵襲手足脫屑,原由衛氣不固,腠理虛疏,手足觸摸不潔之物,蟲毒邪氣侵染皮表,故皮損脫屑呈點、片狀,癢如蟲行,匡廓分明。治宜祛風解毒殺蟲,內服方用祛風地黃丸,外用醋泡方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