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標識制度

手術標識制度是病人即將被推上手術台,在由手術醫生在,手術部位用專用筆畫上“十”字標號,然後經過手術醫師、病房護士、麻醉醫師、手術室護士與患者五方確認後,經反覆核對後,開始手術的一種制度,其目的是保證患者的安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術標識制度
  • 目的:保證患者的安全
  • 詞性: 名詞
  • 屬性:制度名
方式,實行原因,實行意義,

方式

手術標識制度
所謂腕帶識別制度,就是給ICU、手術室、急診搶救室、新生兒等科室中病人戴上一條識別身份的腕帶,上面註明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床號、診斷、手術部位等重要信息,便於核對病人身份。然後將手術醫師、病房護士、麻醉醫師、手術室護士與患者五方確認後,在手術部位都被用專用筆畫上“十”字做出標識,經反覆核對後,開始手術。

實行原因

美國外科文獻雜誌就曾刊登醫學界聯合委員會的信件,其中就多次報告動錯手術的案例,研究推測在美國每年大約有1300-2700起動錯手術部位的醫療事故發生。而類似的醫療事故也偶爾會見諸於國內報端。術前多了這樣一道程式,等於加了一道保險,醫生和病人對將要進行的手術部位有直觀的了解,避免了手術部位和術式錯誤。

實行意義

手術部位術前標識是衛生部《患者安全目標》的主要內容,也是一種溝通方法。在積極參照中國醫院協會<2009年患者安全目標>及相關管理措施,更是推進和完善醫院手術管理制度的舉措。從細節入手,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安全,是提高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第一步,規範的管理能進一步降低出錯的可能性,使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