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多年前開始產生的對於在聾人教育中使用手語法與口語法之間的爭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口之爭
- 外文名:Debate over Manualism and Oralism
- 相關人物:加勞德特、貝爾等
背景介紹,起源,事件發展,中國,後續,
背景介紹
關於聾人教育中的交往方法,教育者們強調以手勢為唯一交往工具和以純口語為交往工具的不同的看法,這種爭論已持續了兩個世紀。口語方法著眼於同耳聰者的大社會進行交往,要求對聾童進行言語訓練和看、說、閱讀的訓練。手語方法強調利用手勢進行交往,目的是儘早讓聾童掌握手語,以便於他們之間的交往。
起源
這一爭論起源於18世紀,由於哲學思想體系不同,在歐洲出現了兩個主要的聾教育中心和學派,即海尼克在德國萊比錫創立的聾人學校,強調純口語法,而萊佩神父在法國創立的聾人學校則強調手語法。托馬斯·加勞德特在美國開辦的聾人學校(後為加勞德特大學),效仿了萊佩所創辦的學校的手語教學方法,強調手語交流。口語法在美國的早期發展是與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聯繫在一起的,他開闢了一條教聾人說話的新途徑。他的“看得見的語言”能幫助聾童理解說話時言語器官的部位。他發明的電話導致了助聽器的發展和利用,從而更加強調藉助聲音擴大方法訓練有嚴重聽覺障礙的兒童。這種聾教育口語法的創立,使許多耳聾兒童也能理解言語和語言。貝爾和加勞德特遂成了不可調和的對手,各人都提出了性質不同的方法和教學體系。
事件發展
聾教育最早的語言溝通法是手語法,也稱手語教學。1880年米蘭第二屆國際聾教育會議後,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口語教學”的浪潮,即口語法席捲全球。此後,圍繞著教學效果,“手、口之爭”時起時伏,直至今日達200 多年。有人說“一部聾教育史,即一部口語和手語的爭論史(台灣,林寶貴)”。
中國
自第一所聾校創辦開始,我國聾教育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史。一百多年來,我國聾教育在探索實踐中不斷發展,對聾教育的理論認識不斷深化。縱觀一百多年來我國聾教育發展史,實質上是聾校語言教學法的發展史。
中國的聾人教育受不同國家的影響也出現過“手口”之爭,20世紀50年代後聾校基本採用了口語教學體系,但對手語的看法仍有相對立的兩種觀點。中國學者提出“手口”之爭不是方法之爭,而是交往工具之爭的觀點,口語和手語均不是教學方法,聾教育中沒有唯一正確的教學方法。參見“手語教學”、“口語教學”。
後續
到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感覺到“手、口之爭”,相互排斥。實際上是純手語法和純口語法之爭,均不可取。於是,代之而起的是“綜合溝通法”。“綜合溝通法”也稱“全面溝通法”,或“並用法”。“綜合溝通法”即是取納一切可行媒介元素,手、口、耳、唇讀、指語等等,實現與聾孩子溝通的一種教學方法。由於助聽技術的提高,這一個時期,隨著第十一屆、十二屆聽力障礙兒童國際會議的召開,“聽覺口語法”(憑藉聽覺和唇讀來訓練聾人口語溝通以及發展語言的教學方法)同時受到了聾教界和有關醫學人士、殘疾人組織的歡迎。世界一些國家相繼建立了聾兒康復機構,聾兒早期聽力語言康復興起。此外,一些歐、美國家為了爭取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平等參與社會,反對特殊教育封閉式做法,“一體化教育”、“回歸主流”教育之風颳遍了全球。1994年“世界特殊教育大會”之後,人們開始展望特殊兒童的“全納教育”。這些康復與教育,對於聾孩子來說,都需要“聽覺口語法”的支持。所以,20世紀60年代以來,聾教育的溝通法基本上是“綜合溝通法”和“聽覺口語法”。進入20世紀80年代,從北歐諸國開始,世界上出現了—股涉及聾人教學語言的新的浪潮,這就是“聾人雙語教學”。“詞條內容來自七維教育支持中心與特殊教育辭典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