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或瓷器上常見的一種裝飾,一般為凸出的條狀,將器物上連續的圖案分割開來,後純用於器物的裝飾。
青銅器或瓷器上常見的一種裝飾,一般為凸出的條狀,將器物上連續的圖案分割開來,後純用於器物的裝飾。
扉棱青銅器上常見的一種裝飾,一般為凸出的條狀,將器物上連續的圖案分割開來,後純用於器物的裝飾。扉棱是范鑄的特徵,有整鑄的特徵,分鑄會有分鑄的特徵。有扉棱...
此展品為西周文物。通高29.1厘米,銑間16.5厘米。長環鈕,合瓦形腔體,上窄下寬。舞平,於平,銑棱斜直。腔兩面紋飾相同,為一獸面紋,鼻部突出為扉棱,獸面...
西周早期扉棱提梁銅卣文物介紹 橢圓體。隆蓋,蓋頂立一象首,高蓋沿。器身為子口以承蓋,垂腹,高圈足。口沿兩側有對稱的半環鈕與提梁相連,提梁兩端及中部有四個...
此展品為西周早期文物。通高34.5厘米,口徑25.1厘米。侈口,方唇,腹部微鼓,圈足較高。器身有四道對稱的鉤形扉棱,前、後扉棱中各有一卷鼻象首。口沿飾蕉葉...
器身四隅、腹壁中部及四足根均飾鉤形扉棱。腹部四面均飾獸面紋。2007年安居羊子山4號墓出土。現收藏於隨州博物館。圖集 西周早期獸面扉棱銅方鼎圖冊 V百科...
鼎腹部四面飾蕉葉紋與饕餮紋,四角飾扉棱。鼎腹內壁鑄“大保鑄”三字。 西周太保鼎紋飾優美,造型獨特,鑄造工藝精湛,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被《中國美術全集·青銅...
體四角各有一條扉棱,四足上端外側也有扉棱,與四角的扉棱呈一直線。口下四面及四轉角各飾一獸面紋,以扉棱作鼻樑,獸口向下,眉目清晰,體較長,尾上翹,尾尖下卷,...
長側面上、下邊正中起扉棱,扉棱兩側各飾頭部向內的夔龍紋2組,夔龍均昂首,闊嘴,上下唇外翻,圓目,曲體,卷尾,左右框線均豎飾變體夔龍紋1組,首部似鳳鳥,曲喙...
【尺寸】:高11厘米,口徑5.6厘米,底徑3.6厘米 【特徵】:青玉質,仿青銅觚形,喇叭口,腹鼓凸,足外撇,四角各飾扉棱,觚身陰線刻出獸面紋,以扉棱為界,對稱分布,...
蓋的頭端呈昂的獸形,高鼻鼓目,兩齒外露,長有兩隻巨大曲角,兩角之間夾飾一個獸面,從頭頂處開始在蓋脊正中延伸一條扉棱直到尾部,頸部這段的扉棱做龍形,兩側...
此展品為商代文物。高21.5厘米,口徑17厘米。呈長方形,直口折唇。內壁一側鑄有“父己”二字銘文。頸部飾鳥紋,腹飾乳釘紋和勾連雲紋,器身四角有扉棱,足上部...
出戟指中國古代容器器身凸起扉棱。如出戟尊,仿古銅器造型,敞口,腹微鼓,足外撇。頸、腹、脛的四周各飾一戟,故名。宋鈞窯的出戟尊是名貴的珍品。...
圈足飾夔龍紋,通體飾上下貫通的六條扉棱。因內底中央鑄有“子庚”二字銘文,故稱為“子庚”銅簋。現收藏於新鄉市博物館。中文名稱 商“子庚”銅簋 館藏...
在口沿的下方和腹睛方各裝飾著三排乳丁紋,乳西排列規整,各個挺拔於四耳與扉棱。在口沿的下方和腹下方各裝飾著三排乳丁紋,乳丁排列規整,各個挺拔於四耳與...
其下扉棱兩側各有回首狀的龍紋三條;腹部飾大獸面紋,兩側各有一倒立龍紋。圈足飾龍紋,兩面各二龍,頭朝向扉棱。兩面紋飾雷同。兩耳上的頭,從側面觀察作正視相...
方塔形柱,頂和四角有扉棱,侈口深腹平底,四棱尖錐足,獸首鋬,口下飾蕉葉紋,頸飾龍紋,腹部飾獸面紋,足兩瓮獠飾對龍蕉葉紋,均以雷紋為地,柱鈕飾小獸面...
清代《西清古鑒》卷八著錄,並載有圖形。其形狀為:圓口橢方圓足,粗體瓢式尊。自口至足有四條扉棱。頸部飾蕉葉夔文及鳥紋,腹部及圈足飾顧首垂冠的龍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