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遇刺

扁鵲(前407年-前310 ),戰國時醫學家。姓秦,名越人,齊國渤海盧(今濟南長清縣)人。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對中醫藥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扁鵲遇刺
  • 類別:文化、詩文
他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還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由於扁鵲醫道高明,為百姓治好了許多疾病,有“起死回生”的本領,老百姓送他“神醫扁鵲(傳說是黃帝時代的名醫)”的稱號。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的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的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的不治。
扁鵲在總結前人醫療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總結出望(看氣色)、聞(聽聲音)、問(問病情)、切(按脈搏)的診斷疾病的方法。在這四診法中,扁鵲尤擅長望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的切脈技術高超,名揚天下。為此,秦太醫令李醯很為嫉妒,李太醫收買的力士,千方百計打探扁鵲的行蹤,他終於得知扁鵲在魏國湯陰邑(今湯陰縣)一帶行醫,就趕到湯陰。一天扁鵲行醫返回客棧的途中,被埋伏在道旁的刺客所殺。人們發現後,為扁鵲“葬屍積冢,於茲冢前立祠”,村名也因之稱伏道便重金收買刺客,並把此地所在的村莊稱為伏道村,沿用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