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莖燈芯草

扁莖燈芯草

扁莖燈芯草(學名:Juncus gracillimus (Buchenau) V. I. Krecz. & Gontsch. )是燈芯草科、燈芯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粗壯橫走,褐色,具黃褐色鬚根。莖叢生,直立,圓柱形或稍扁,綠色。葉基生和莖生;低出葉鞘狀,淡褐色;基生葉2-3枚;葉片線形;莖生葉1-2枚;葉片線形,扁平;葉鞘鬆弛抱莖;葉耳圓形。頂生復聚傘花序;葉狀總苞片通常1枚,線形;從總苞葉腋中發出多個花序分枝,花序分枝纖細,長短不一;花單生,彼此分離。蒴果卵球形,超出花被,上端鈍,具短尖頭,有3個隔膜,成熟時褐色、光亮。種子斜卵形,表面具縱紋,成熟時褐色。

分布於中國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甘肅、青海、江蘇、江西;蒙古國和俄羅斯也有分布。生於海拔540-1500米的河岸、塘邊、田埂上、沼澤及草原濕地。

扁莖燈芯草分枝多,草質柔軟,從營養期至開花期適口性較差,青草通常是在缺草的情況下被採食,主要在冬季放牧利用;但調製的乾草適口性高於青草,各類家畜均樂食,屬低等牧草。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以往不少學者曾將產於亞洲的該種植物定名為Juncus gracillimus (Buchen.) V. Krecz. et Gontsch.,《中國植物志》作者檢查了中國產該種大量標本與一些俄羅斯標本並和產歐洲的Juncus compressus Jacq. 種的標本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形態特徵無明顯差異,故以合併為宜。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約(8-)15-40(-70)厘米;根狀莖粗壯橫走,褐色,具黃褐色鬚根。莖叢生,直立,圓柱形或稍扁,綠色,直徑0.5-1.5毫米。葉基生和莖生;低出葉鞘狀,長1.5-3厘米,淡褐色;基生葉2-3枚;葉片線形,長3-15厘米,寬0.5-1毫米;莖生葉1-2枚;葉片線形,扁平,長10-15(-20)厘米;葉鞘長2-9厘米,鬆弛抱莖;葉耳圓形。
頂生復聚傘花序;葉狀總苞片通常1枚,線形,常超出花序;從總苞葉腋中發出多個花序分枝,花序分枝纖細,長短不一,長者達4-6厘米,頂端1-2回或多回分枝,有時花序延伸長達13厘米;花單生,彼此分離;小苞片2枚,寬卵形,長約1毫米,頂端鈍,膜質;花被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8-2.6毫米,寬0.9-1.1毫米,頂端鈍圓,外輪者稍長於內輪,較窄,內輪者具寬膜質邊緣,背部淡綠色,頂端和邊緣褐色;雄蕊6枚;花葯長圓形,基部略成箭形,長0.8-1毫米,黃色;花絲長0.6-0.8毫米;子房長圓形,長約1.5毫米;花柱很短;柱頭3分叉,長約1.5毫米。蒴果卵球形,長約2.5毫米,超出花被,上端鈍,具短尖頭,有3個隔膜,成熟時褐色、光亮。種子斜卵形,長約0.4毫米,表面具縱紋,成熟時褐色。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40-1500米的河岸、塘邊、田埂上、沼澤及草原濕地。
扁莖燈芯草是一種濕生性根莖型下繁牧草,沼澤化草甸草場植物。主要生於有季節性積水或地下水位在1米以內的平原低洼地或河邊,為平原低地沼澤化草甸草場的伴生種。扁莖燈芯草耐潮濕,耐鹽鹼,在鹽漬化較強的地段生長良好。它常參與以蘆葦為優勢種的草場型中,其它伴生植物有荊三棱草澤瀉Alisma gramineum)和水麥冬等,草層高度40-100厘米,蓋度85-90%,有時扁莖燈芯草也形成小片群落。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新疆(青河、富蘊、阿勒泰、布爾津、烏魯木齊、瑪納斯、烏蘇、塔城、托里、伊寧)、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甘肅、青海、江蘇、江西;蒙古國和俄羅斯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扁莖燈芯草4月中旬開始返青,6-7月開花結實,8月開始枯黃。它靠種子和營養器官繁殖,當種子萌發形成植株後,營養繁殖力很強,再生性和耐牧性較強。

主要價值

扁莖燈芯草分枝多,草質柔軟,從營養期至開花期適口性較差,青草通常是在缺草的情況下被採食,主要在冬季放牧利用;但調製的乾草適口性高於青草,各類家畜均樂食,屬低等牧草。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