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雲居寺

房山雲居寺,隋至金代佛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市房山區。主要由雲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等三大遺存所構成。占地面積7萬餘平方米,坐西朝東、環山面水,形制宏偉。始建於隋末唐初,經過歷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字,享有”北方巨剩”的盛譽。石經山海拔高度450米,山腰有9個藏經洞。其中雷音詢寬廣如殿,洞中有4根石柱,石柱上雕佛像1056尊,故稱“千佛柱”。1981年11月27日,在雷音洞發掘出赤色肉舍利兩顆,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內的舍利,與北京八大處的佛牙、陝西西安法門寺的佛指,並稱為“海內三寶”。寺內珍藏有大量石經、紙經和木版經,號稱”三絕”。寺內有7座唐塔和5座遼塔。其中4座唐塔有明確紀年,平面呈方形,皆為7層,可分為單檐和密檐式兩種,塔身上則雕刻著各種佛像。唐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所建石塔的內壁上雕刻有個供養人,深目高鼻,應是外國人形象。這與當時唐代與中西亞交流廣泛、大量任用外族為官有直接關係。雕刻服飾華麗,線條細膩流暢,反映出盛唐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北塔為磚砌舍利塔,始建於遼代天慶年間(1111年—1120年),高30餘米塔身集樓閣式、覆缽式和金剛寶座式三種形式為一體,造型極為特殊。塔身下部為八角形須彌座,上面建樓閣式磚塔兩層,再上置覆缽和“十三天”塔剎。這種造型的遼塔十分罕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