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縣農名畫

戶縣農名畫

戶縣農民畫是陝西省戶縣的傳統民俗繪畫。孕育於傳統的剪紙、刺繡等傳統藝術,誕生於50年代,從70年代開始,不斷的提高、創新、升華、成熟,逐步走出戶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成為全國影響力最大的農民畫鄉之一,被視為中國農村文化建設的典型。 1988年,戶縣正式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戶縣農名畫
  • 簡介:陝西省戶縣的傳統民俗繪畫
  • 介紹:誕生於50年代
  • 特色: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戶縣,榮譽,發展歷程,發展歷史,作品,70年代,80年代,現狀,

戶縣

戶縣,一個人口只有五十萬的西安市郊縣,現今人們習慣稱她為畫鄉,不僅僅是因為戶縣地方風景美麗如畫,更是因為戶縣這個地方幾乎人人都愛畫畫,而且大部分畫畫的都是農民,他們不僅僅畫,而且畫出了名堂,農民畫走出了西安,走出了陝西,走出了國門,走向了國際。
在戶縣,一提起農民畫,人們就會想起李鳳蘭、劉志德、雒志儉、還有樊志華、劉知貴和王景龍等。在他們的帶領下,戶縣湧現出了二千多名較專業的農民畫作家,他們一手拿著鋤頭,一手拿著畫筆,勾勒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他們畫土地、畫莊稼,畫他們的豬狗牛羊,還有他們的農家小院,他們的生活!!
閆玲玲,1982年8月年開始畫農民畫,作品(歡度),(慶豐碩),(收五味),(奔騰),(二龍戲珠),等曾在全國和省級展覽中獲獎並被發表,國際友人收藏較多,現為省及縣農民畫協會員,戶縣農民畫一級畫家 。
農民,在一些人眼裡好像就是落後和愚昧的代名詞。一說到他們,首先想到的是黑黑的臉龐、長滿老繭的雙手、不修邊幅的衣著,很難將他們和繪畫藝術聯繫起來,但是如果誰還那樣想像農民畫,還那樣想像戶縣農民畫作家,那么您就錯了!只有您親眼看過以後,您才能真正感受到戶縣農民畫的迷人魅力,真正領略到戶縣農民畫作家的風采!

榮譽

四十餘年來,戶縣農民畫經久不衰,生機勃勃,成果豐碩,累計創作作品30000餘件,其中1500餘件作品在國家級刊物發表,428件在國內各美術展覽中獲獎,4500多件應邀在48個國家和地區展出,18700餘件被國際友人和國外博物館收藏。戶縣農民畫走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走進了人民大會堂,走進了國外的許多家庭和公共場所,甚至作為禮品饋贈給外國元首。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戶縣也許是得益於古城西安久遠的歷史文明,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民間藝術也得天獨厚的受到其滋養,並且吸收了外來文化的精華,一出生就顯得格外富有生命力,這一點在戶縣農民畫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戶縣農民畫的表現手法有著明顯的地域特色,它以大紅大紫的色彩,誇張化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題,簡潔明快的風格勾畫出了畫鄉戶縣美麗的田園風光,栩栩如生的農家生活,氣氛熱烈的勞動場面和歡天喜地的節日慶典,充分體現了現代民間藝術的特點。戶縣的農民不是用雙手在畫畫,而是用他們的心靈在畫畫,其構圖、色彩、造型、圖案、紋樣可以清楚的看出戶縣農民畫不僅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而且更具有現代藝術氣息,還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戶縣農民畫與優美的西部民歌一樣,它抒發中國農民對新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它歌唱著自己日新月異的美麗家鄉,它洋溢著三秦農民淳樸、善良、和豪邁的感情本色,閃耀著現實的美好與理想追求的絢麗色彩,她所取得的榮耀聲譽和巨大成果凝聚了多少畫鄉人的汗水和心血。
戶縣農民畫的出現是一個奇蹟,他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成千上萬的人,無可厚非的在中國現代文化殿堂里占居了一席之地,他是中國西安戶縣文化史上空前輝煌的一頁。

發展歷程

戶縣民俗繪畫源於民間,與當地戲劇、舞蹈、民間社火、竹馬、旱船、龍燈等豐富的傳統文化形式有深厚淵源,富於明顯地域特色,民間風情強烈,鄉土氣息濃郁。所畫內容多取材於人物、動物、花鳥等題材,勾畫出戶縣美麗的自然田園風光;採用白描形式,構圖簡潔而飽滿,想像大膽豐富;注重色彩對比,以大紅大紫的色彩,誇張化的描述,追求強烈的直觀效果,講究裝飾性;風格浪漫稚拙,怪誕抽象,渾厚質樸,氣韻生動。粗獷里蘊涵細膩,濃艷而不失淡雅,古拙中流露天工。以剪紙、繪畫、刺繡、編織等傳統藝術和工藝技術傳世,歷史悠久。

發展歷史

把民間繪畫定名為農民畫,是借作者的階級身份賦予其作品樣式以政治屬性。使繪畫成為一種工具。它起步於1958年“壁畫化”、“詩畫牆” 等配合“大躍進”的文化藝術活動,以詩配畫、漫畫形式表現滿懷趕超激情的政治運動。1960年代以寫實、半寫實、單線平塗的形式,配合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憶“三史”、講“三史”、舉辦“三史”活動,憶苦思甜,編繪階級教育的“三史”圖畫,出現了一些像《一件血衣》、《四代人的命運》那樣較好的連環畫;同時熱情歌頌戰天鬥地、耕耘、豐收的社會主義生活。1970年代農民畫靠近了專業繪畫,其形式為年畫、版畫、國畫,反映革命、鬥爭的時代精神,始終自覺做政治附庸,“以黨的基本路線為綱,緊密聯繫三大革命鬥爭實際,圍繞黨的各項中心工作開展活動”。
專業農民畫輔導員的輔導能力、輔導水平以及自身的責任感、奉獻精神,對農民畫的發展起了關鍵作用。因農民畫作者藝術判斷能力較弱,一幅作品的最終實現,有極大的盲目性,他們不知道好在哪裡,差在哪裡。輔導員則會告訴他們如何判斷,如何達到盡善盡美。1958年,西安美院協助辦農民美術訓練班,使全縣美術骨幹發展到30餘人。1960年代,一批回鄉學生的加入農民畫隊伍,創作隊伍擴大到50人,提高了文化素質。1972年冬到1973 年夏天抽調全縣60餘名作者,集中在縣城創作。丁濟堂、劉群漢等一批輔導員成了幕後英雄。

作品

代表作品是1974年4月10日中國郵政發行《戶縣農民畫》郵票(志號:T3)選中的6幅:《老書記》(劉志德)、《高原打井》(李克民)、《春鋤》(李鳳蘭,見插圖)、《科學種田》(馬振龍)、《林茂糧豐》(周文德)、《金山銀海》(李順孝)。《老書記》刻畫了一位堅持學習、堅持參加生產勞動的好書記親切自然的形象。《高原打井》的畫面隱約露出一小片藍天,綠色誇張描繪小潭剛剛冒出的水,占據圖案大部的則為厚厚的沙土層,用於挖井的腳手架在畫面中極為醒目,充分反映了中國西北用水之難和人們戰勝困境的頑強精神。《春鋤》則是一首男女社員在綠色的田野上鋤去禾間雜草的抒情詩。

70年代

1973年7月由國務院文化組主辦了“戶縣農民畫展覽”,組織50餘名作者的170餘幅作品,在西安、上海等國內八大城市展出後,10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後又陸續在哈爾濱、合肥、南寧、昆明、烏魯木齊、太原等八大城市展出,觀眾達250餘萬人。中央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爭相為戶縣農民畫出版大型畫集和單頁年畫。新華社報導點明了這一空前盛況的內涵:戶縣農民畫“以鮮明的主題,純樸的感情和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生動地反映了戶縣人民戰天鬥地,改造山河的鬥爭生活,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表達了他們決心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為社會主義多作貢獻的豪情壯志和革命理想。它們令人信服地說明,在偉大領袖毛主席領導下的新中國,勞動人民正在成為社會主義文化的直接創造者。”為文革的文化粉飾、圓場。
1974年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斥巨資再次拍攝了專題片《戶縣農民繪新天》。1974年-1977年,國務院文化部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單位專題組織了戶縣農民畫到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英國、瑞典、法國、挪威、丹麥等國展覽,農民畫家李鳳蘭[注2]等六人代表戶縣出國訪問。1976年政府投資200多萬元,建成了全國第一座縣級農民畫展覽館(面積7388平方米)。更加錦上添花。

80年代

1980年代,改革開放使農民畫擺脫政治窠臼,回歸本真,走上了現代民間藝術的發展道路,卻又成為市場化的產業。1988年被國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鄉”。為了迎合行情,向國畫、油畫甚至西方抽象派的畫風上靠攏,大批量“作坊化”的“流水線” 生產,民間繪畫失去了農村的生存土壤及表現風格。套用絲網印刷技術大量複製較好作品,使畫價猛跌,經濟效益劇減,農民畫創作隊伍或棄畫經商,或進城打工,農民畫繁榮與變異、滑坡、萎縮並存。令識者深以為憂。

現狀

到2000年代,戶縣農民畫作者隊伍已發展到2100多人,骨幹作者200多人,農民畫專業戶30多家。共創作作品3萬餘件,其中 1200餘件在國內獲獎,600餘件被國家和地方美術館收藏,18700餘件被國外博物館和外國收藏家珍藏。數千件在美、英、德、法、日等68個國家和地區展出。28位農民畫家先後35次出國訪問、講學、辦展和表演。
位於陝西省會西安市西南38公里。總面積1255平方公里,總人口56.3萬人。地處關中平原腹地,東接長安,西臨周至,南依秦嶺,北瀕渭水;山川秀美,物產豐富。素有“西安後花園”、“銀戶縣”、“文化縣”美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