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心理學思想研究》是2020年6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本先。
基本介紹
- 書名:戴震心理學思想研究
- 作者:姚本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62542
《戴震心理學思想研究》是2020年6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本先。
《戴震心理學思想研究》是2020年6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本先。內容簡介戴震(1723-1777),字東原,休寧隆阜(今安徽黃山屯溪)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戴震心理學思想研究》考察了戴震心理學思想的...
是人類自我思維、行為方式認知和剖析,研究人類怎樣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樣進行信息內化處理的心理和行為的規律的科學。(註:一直以來心理學界都很難對“心理學”下一個準確的該概念,這是本人在心理學多年的研究中綜合前輩的解釋得的認識,如有不當之請各位斧正)歷史發源 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 中國現代心理學史 *西方...
王安石、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思想家也在強調習性的同時,並未忽視生性的作用。(見習與性成)知行論 說明知和行的關係理論。是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中一個十分受重視的問題。傳說商代初期的伊尹告誡商王太甲說:“弗慮胡獲,弗為胡成?”意思是不考慮怎能弄明白,不去做怎能成事呢?到了孔子,他重視學習,更...
第十九章 朱熹的心理學思想 第四編 明清時期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章 王守仁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一章 王廷相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二章 李贄、方以智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三章 王夫之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四章 戴震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五章 劉智、五清任的心理學思想 第五編 中國近、現、當代的心理學 第...
《中國心理學史》是2009年9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覺敷。本書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自先秦至近代以來中國心理學思想的通史性著作。內容簡介 《中國心理學史》的作者按照歷史順序選擇各個時期的重要思想家和重要著作,對蘊含其中的心理學思想進行挖掘和整理。第一編為先秦時期,主要分析了儒家、墨家和...
第十六章 張載的心理學思想 第十七章 王安石的心理學思想 第十八章 朱熹的心理學思想 第十九章 王守仁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章 王廷相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一章 王夫之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二章 劉智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三章 戴震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四章 王清任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十五章 中國近代心理學的形成與...
《哲學史家文庫·第2輯:戴震哲學研究》是201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立文。內容簡介 作者通過對《戴震文集》文本與相關歷史資料的研究和把握,在充分吸取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著問題意識的視域,以紮實的考證、精密的推理,從天理論、天道論、天性論、人道論、心知論五大維度,展開對戴震哲學...
《中國心理學史》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自先秦至近代以來中國心理學思想的通史性著作。作者按照歷史順序選擇各個時期的重要思想家和重要著作,對蘊含其中的心理學思想進行挖掘和整理。第一編為先秦時期,主要分析了儒家、墨家和法家的心理學思想;第二編從秦漢至唐代,重點論述了王充、范縝、柳宗元以及《淮南子》中的心理...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成立於1983年。本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哲學,並積極開展為安徽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服務的套用研究和對策研究。建所以來,先後承擔了“清代哲學研究”、“戴震哲學思想研究”、“方以智哲學思想研究”、“中國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方東美思想研究”、“...
二、倪德衛對章學誠、戴震及清代學術、思想的研究 三、艾爾曼對清代學術、思想的研究 本章結語 第七章近百年來其他學者對戴震與乾嘉學術的研究 第一節20世紀前半葉戴震哲學思想研究述評 一、戴震哲學思想的旨趣與方法論特色的分析 二、對戴震倫理學中自由思想、重要概念的現代解讀 三、對戴震哲學思想來源的探索...
《皖籍思想家文庫-戴震卷》是202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武。本論包括戴震生平著校、思想研究以及簡要評析等方面。文選大致按照戴震思想演變脈絡輯錄。內容簡介 本選題為“皖籍思想家文庫”之一種。與其他品種一致,戴震卷分為“本論”與“文選”兩部分。本論包括戴震生平著校、思想研究以及簡要...
二、倪德衛對章學誠、戴震及清代學術、思想的研究 三、艾爾曼對清代學術、思想的研究 本章結語 第七章 近百年來其他學者對戴震與乾嘉學術的研究 第一節 20世紀前半葉戴震哲學思想研究述評 一、戴震哲學思想的旨趣與方法論特色的分析 二、對戴震倫理學中自由思想、重要概念的現代解讀 三、對戴震哲學思想來源的...
其二,顏李學派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提出了“習行”的修養方式,其理論的實踐性為當世思想家所不及,對後世學者如戴震、章太炎、梁啓超、毛澤東的理論思想以及民國大總統徐世昌的政治態度都有著直接的影響。研究顏李學派的“習行”思想,對於建構現代道德實踐理論,使道德培養從玄虛的書本里走到實際社會中去,具有重要...
感性的解放與美的發生——論馬克思關於美的本質和發生的思想——范明華 作為研究“應當規律”之學說的倫理學——論康德對休謨問題的回應——張傳有 朝向未來與立足當前——孟子與荀子人性論及其效應的比較考察——儲昭華 問題的哲學意涵——張掌然 中文語境下的“心理”和“心理學”——鐘年 編後語 作者簡介 朱志方 ...
韓非的這類思想被漢初董仲舒等吸“陽儒陰法”的封建“法度”⑨,並一直沿襲下去,成為歷代封建專制主義政統的軸心。王夫之稱之為“申韓之儒”,戴震斥之為 “以理殺人”,譚嗣同更概括為:“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惟大盜利用鄉愿,惟鄉愿工媚大盜。”⑩從政法體制到...
(天道篇、人道篇)、《中國近代新學的展開》《周易思想研究》《周易帛書今注今譯》《宋明理學研究》《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朱熹思想研究》《朱熹評傳》《心學之路——陸九淵思想研究》《朱熹與退溪思想比較研究》《退溪哲學入門》《李退溪思想研究》《戴震》《正學與開新——王船山思想研究》《和合與東亞意識...
《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人道篇)》、《中國近代新學的展開》、《周易思想研究》、《周易帛書今注今譯》、《周易與儒道墨》、《宋明理學研究》、《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朱熹思想研究》、《朱熹評傳》、《朱熹與退溪思想比較研究》、《走向心學之路》、《戴震》、《退溪哲學入門》、《李退溪思想研究...
觀察法:在自然情景中對人的行為進行有目的的有計畫的系統觀察和記錄,然後對所做記錄進行分析,發現心理活動和發展的規律的方法。實驗法: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行為或者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分為,自然實驗法(現場實驗)和實驗室實驗法。心理學史 * 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 * 中國現代心理學史 * 西方心理學史 * ...
12、《易傳》儒道結合的政治思想《周易研究》2005年第1期 13、戴震義理之學中的人性結構模式《倫理學研究》2005年第3期 14、走出理學:明清之際的兩股主流思潮《理論前沿》2001年第17期 15、中國歷史哲學: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課題《理論前沿》2000年第5期 16、中國實學思想研究隨感《理論前沿》2000年第17期 17...
後一階段主要人物為戴震,阮元、焦循等,他們依據的是新興的經史考據學,但仍以宋明哲學為批評對象。此後則由章學誠、龔自珍等為轉入近代哲學作理論準備。本書以論述哲學為主,但對於政治、文化、科學等方面略加表述。在結構上分為三編。第一編,清初思想形勢及哲學思潮;第二編,清初諸大家的哲學及其影響,第三...
羅多弼在瑞典文《四書》翻譯及戴震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是歐洲最具代表性的漢學家之一。(中國新聞網評)羅多弼的笑容純真、坦率,像一個坐著麋鹿突然降臨的北歐小男孩。(南方周末評)羅多弼先生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尤其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好朋友。(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任湯一介評)羅多弼是...
一、今文經學的復興 二、常州學派的異軍突起 三、經世思潮的涌動 第六章 哲學的發展 第一節 黃宗羲、顧炎武的哲學 一、黃宗羲的哲學思想 二、顧炎武的哲學思想 第二節王夫之、顏元的哲學 一、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二、顏元的哲學思想 第三節 乾嘉學派的哲學 一、戴震的哲學思想 二、章學誠的哲學思想 三、焦循的...
最後在附錄中介紹了戴震、黃宗羲、俞正燮三人的倫理思想。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蔡元培認為每一學科的學術研究,不能不了解本學科的學術史。然而“吾國夙重倫理學,而至今顧尚無倫理學史”。外國人編寫的倫理學史中,有對中國倫理學史的闡述,但說法不一,急需中國人加以系統化和更正。蔡元培正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
因為,心理學的“氣質”與中醫學的“氣質”,猶譬西醫學的“五臟”與中醫學的“五臟”,之間存在許多差異,對譯未必愜當,只是借用而已。若將中醫的“氣質”等同於心理學的“氣質”,必然會導致歧義,使原本頗有特色的中醫氣質學說出現異化。眾人盡知,中醫的學術發展受到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和影響,與諸學科相互交叉...
第十三章 戴東原學述 一、從江永到戴震 二、惠棟與戴震 三、戴震學說的傳播 四、獻身《四庫全書》五、《孟子字義疏證》及其遭遇 第十四章 揚州諸儒與乾嘉學派 一、汪中的先秦諸子研究 二、焦循的經學思想 三、高郵王氏父子對乾嘉學術的總結 四、阮元與《皇清經解》五、孔子仁學與阮元的《論語論仁論》...
一、清代思想發生的幾個原因 二、王顏兩氏給予戴東原的影響 三、戴東原的“生的哲學”……作者簡介 李石岑(1892-1934)原名邦藩,梘頭洲(今湖南醴陵)人。日本留學生,現代著名哲學家。歷任上海商務印書館教育雜誌、民鐸雜誌等主任編輯,文名大晨。大夏、勞動、光華、中山、暨南等大學爭相禮聘為哲學、心理學...
5、《從清靜無為到奮發進取——《淮南子》思想研究》,安徽史學2006年第6期;6、《孔孟·朱熹·戴震——中國生存論哲學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第4期;7、《朱熹與新安理學》,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1期;8、《朱熹的天人觀及其實踐》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第4期;著作:《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2005年6...
第六章 戴震義理之學與徽派樸學 一、戴震的義理之學 二、戴震與徽派樸學 三、戴震的學術淵源 第七章 徽人“和會朱陸”思想研究 一、朱陸思想的分歧 二、徽州學者“和會朱陸”歷程 第八章 徽商及其“賈而好儒”一、徽商的成因 二、徽商經營的主要種類及其活動的區域 三、徽商主要特徵 四、徽商的現代價值...
第五節 王陽明的哲學心理學 第六節 作為一種“道”的王陽明思想 一、自我修養 二、知 三、工夫 第七節 結論 注釋 第十五章 王陽明的道德決定:中國的“存在主義”問題 第一節 中國的“存在主義”第二節 一些可見的不同點 第三節 存在的苦惱 第四節 王陽明道德決定的性質 注釋 第十六章 章學誠的哲學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