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劍虹,曾用名王光明、戈田共,1915年6月出生,
湖南省雙峰縣茶沖人。父親早年經商,中年耕種,爾後因病去世,全家吃用靠母親勤儉撐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戴劍虹
- 別名:曾用名王光明、戈田共
- 出生地:湖南省雙峰縣茶沖人
- 出生日期:1915年6月出生
人物經歷,主要功績,
人物經歷
戴劍虹幼時粗讀詩書,後因家貧失學。1927年得舅舅資助,入漢陽十一中就讀,年余休學。閒居五載,1933年1月回鄉,入私塾就讀。1935年11月由同鄉介紹,赴江西任南昌行營運輸處臨川倉庫少尉庫員。
翌年調赴湖北孝感任陸軍第八十三師新兵訓練總隊部上尉書記,一年半後隨訓練結束離職。
主要功績
抗戰爆發後,戴經親戚鄧介松(時任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參事)推薦,前往南京衛戍長官部任文書股長。1938年1月回漢口養病,不久復由鄧介紹任湖北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主任科員,繼調代民政科長兼襄樊區防空指揮部科長。因工作關係結識共產黨員胡繩、江陵、陳慧英等,由他們指導開展抗日救亡工作:協助成立文工隊及襄陽婦女工作團;以行政力量支持新知書店大量出售革命書籍和民眾雜誌,並成立《新華日報》分銷處,負責向五區所屬各縣推銷;介紹大批革命青年赴泰陽、谷城等縣任基層行政幹部,深入農村發動民眾。
戴劍虹1939年赴豫任河南省財政廳額外秘書,一度兼代河南省農林局會計主任。是年秋營救被押於“三青團”勞動營的江陵,並資以旅費,由此被禁閉關押四個月。1940年5月經同事引薦往山西夏縣任國民黨第三軍七師政治部少校科長,任內集體加入國民黨。1942年赴重慶中訓團黨政班受訓,旋調挺進第六縱隊政治部代理主任,親赴所屬各部視察講話,宣傳抗日救國思想。1944年再經鄧介松推薦任四川巴縣縣政府民政科長,是年秋調任軍政部兵工署特別黨部上校組織科長,負責考核官兵思想,成立各兵工廠國民黨區黨部。同年11月加入“中統”,奉命調查所謂“奸黨”。1945年5月調沅陵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政科科長兼沅陵軍警督察處秘書。
1946年求任縣長未果辭職,回湘鄉閒居,創辦新安高小。次年1月前往武漢,與中統接洽後被派往市政府任專員,負責公職人員甄審,辦理市參議員選舉。同年7月調中統湖北省黨部主任幹事,9月赴南京任交警總局新聞處長。1948年5月,因私放五名共產黨員,被軍統控以“通匪”,關押於交警總局軍法處。10月保釋出獄,返湘任“湖南人民革命行動委員會”委員,參加反蔣、反桂活動,負責宣傳聯絡工作。1949年4月參加中共中央中原局(5月改為華中局)長沙工作組,江南地下第四軍成立後任候補委員兼軍事特派員,策動湘中地方團隊起義,組織工農民眾革命,率部擊潰了白崇禧部對湘中地下武裝的圍攻。是年9月活動於湘鄉一帶的游擊部隊整編為江南地下第四軍暫六師,其任代理政治委員,粉碎了蔣麒生、李方人的反叛陰謀。後協助新八軍副軍長林棲率四個團在邵陽起義,並策動十四軍團長魏賡率部在湘邵邊境起義。
新中國成立後戴劍虹被派送到中南軍政大學湖南分校學習,畢業後轉業回鄉。在家積極參加勞動生產,熱心農村建設,幫助軍屬和民眾解決困難,尤在查田定產工作中表現突出。1952年遭遇蟲災,生活困苦。時任省政府副主席金明得知情況後予以照顧,戴劍虹經其推薦於是年12月任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