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嗓音發聲類型聲學分析及建模研究》是依託浙江師範大學,由韓啟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戲曲嗓音發聲類型聲學分析及建模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韓啟超
- 依託單位:浙江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戲曲嗓音發聲研究是聲學、樂學、嗓音科學、語言聲學的交叉領域,是藝術學科的前沿課題。戲曲擁有一套獨特、完整、複雜的發聲體系,其發聲方法與語言音韻密不可分,嗓音類型與角色行當密不可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本項目根據戲曲發聲特點,運用現代聲學、語言聲學、嗓音學、信息工程的理論方法,通過實驗,深入研究戲曲嗓音聲學的幾個問題:(1)通過對戲曲嗓音的聲學測量,找出表述聲音的形態參量,給予量化闡釋,並作科學定義;(2)光導纖維高速數字成像系統下戲曲嗓音發聲的動態聲門類型分析;(3)戲曲嗓音的基本發聲類型歸納與闡釋;(4)多維分析男女嗓音、行當嗓音的差異;(5)戲曲嗓音的建模研究。通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總結一套適合樂聲學的研究方法,將嗓音聲學與國際樂聲學研究體系接軌,形成我國自己的樂聲科學研究體系,並在實驗分析基礎上,進行嗓音建模研究,開拓戲曲、音樂類非物質文化的數字保護新途徑。
結題摘要
戲曲嗓音及其發聲類型研究是物理聲學、音樂聲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和方向,也是嗓音科學、言語聲學主要研究範疇,側重研究與音樂所運用的聲音有關的各種物理現象。傳統戲曲在近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固定的角色行當,生、旦、淨、末、醜各具特色,而不同的角色行當擁有不同的嗓音特質、唱腔特徵,也即行當嗓音成為戲曲造型的手段,這是中國戲曲能獨立於世界藝術舞台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對戲曲聲音的研究還依然停留在人文學科的範疇之內,依靠感性經驗、歷史文獻進行推理、探究,缺乏科學的實驗、實證,因此,學科也就很難有新的突破。 本項目根據運用現代聲學和語言聲學、嗓音學、信息工程的理論方法,通過實驗,深入研究嗓音聲學的幾個問題:(一)通過對戲曲嗓音的聲學測量,找出表述聲音的形態參量,並作科學定義,把現在的描述性的和量的表述予以更科學的定量化;(二)光導纖維高速數字成像系統下戲曲嗓音發聲的動態聲門類型分析;(三)戲曲嗓音的基本發聲類型歸納與闡釋;(四)多維分析男女嗓音、行當嗓音的差異;(五)戲曲嗓音的建模研究。 通過研究,完成了不同劇種的嗓音樣本採集工作,初步建立了戲曲嗓音基礎資料庫,開展對崑曲和京劇嗓音研究,完成了崑曲念白和唱腔的聲學實驗和動態聲門分析,尤其是崑曲、京劇行當嗓音特徵、顫音特徵和念白嗓音特徵。通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將藝術嗓音與國際上用數量研究方式接軌,並在實驗分析基礎上,設計了嗓音分析程式,相關研究成果進一步提升了國內藝術嗓音科學的研究水平,拓展了傳統學科的研究領域,進一步豐富了中國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位化保護傳承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