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炮(anti-tank gun)是一種彈道低伸,主要用於毀傷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的火炮。特別是自行反坦克炮具有與主戰坦克同等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性,價格比坦克便宜,重量比坦克輕,可為機動和快速反應部隊提供強有力的反裝甲火力。
反坦克炮,舊名“戰防炮”、“防坦克炮”。它初速高、直射距離遠、射速快、射角範圍小、火線高度低,是重要的地面直瞄反坦克武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坦克炮
- 外文名:anti-tank gun
- 作用:毀傷各種裝甲目標
- 舊名:“戰防炮”,“防坦克炮”
簡介,歷史,發展,功能,特點,價值,套用,代表,自行反坦克炮,
簡介
反坦克炮按其內膛結構劃分,有線膛炮和滑膛炮兩大類,滑膛炮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破甲彈。按運動方式劃分,有自行式和牽引式反坦克炮兩種: 自行式除傳統的採用履帶式底盤以外,目前研製中的大多考慮採用輪式底盤,以減輕重量便於戰略機動和裝備輕型或快速反應部隊;牽引式反坦克炮有的還配有輔助推進裝置,便於進入和撤出陣地。就火炮與彈藥而言,反坦克炮和坦克炮沒有太大的差異,大多數由同時代的坦克炮改裝而成。近年來也專門研製發展高膛壓低後坐力反坦克炮,以減低後坐力,便於安裝在輕型裝甲車輛上。比如,德國研製的120毫米超低後坐力滑膛反坦克炮,能發射“豹”Ⅱ坦克配用的彈藥,可安裝在20噸重的裝甲車上,自行反坦克炮戰鬥全重在30噸以下。
反坦克炮的構造與一般火炮基本相同。為了提高射速和射擊精度,便於對運動目標射擊,一般採用半自動炮閂和測距與瞄準合一的瞄準裝置。有的自行反坦克炮還裝有自動裝填機構和火控系統。
目前,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反坦克炮有:法國AMX- 10RC輪式自行反坦克炮、德國KJPZ4-5式9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瑞典LKV-91式自行反坦克炮、瑞士“鯊魚”輪式自行反坦克炮、義大利B1“遜陶羅”輪式自行反坦克炮、巴西EE-18、蘇聯“庫里”輪式自行反坦克炮。
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坦克裝甲的厚度僅為6~25毫米,使用步兵炮或野炮射擊可毀傷坦克。射擊距離500米時穿甲厚度為48毫米用步,超速穿甲彈的穿甲厚度為51毫米(當時坦克的裝甲厚度已達45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型坦克裝甲厚度為40-100毫米,重型坦克則為152毫米。各參戰國裝備了口徑50-100毫米的反坦克炮,初速一般為900-1000米/秒,穿甲厚度達到70~15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出現,明顯地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能和作戰效能。戰後一段時間,反坦克炮在一些國家曾停止發展。幾種反坦克炮性能見表。
20世紀70年代以後,戰場上各類快速機動的裝甲目標增加,先後出現複合裝甲、禁止裝甲及反應裝甲等新技術,一批新型反坦克炮隨之面世。有的滑膛反坦克炮既能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又能發射聚能裝藥破甲彈。穿甲彈採用半可燃藥筒,彈芯由鎢合金材料製成,初速為1800米/秒,射擊距離2千米時,穿甲厚度為300~340毫米,破甲厚度可達500毫米。有的自行反坦克炮採用前後兩節車體的特殊結構,前車體裝設滑膛炮,炮塔能旋轉360°,可進行圓周射擊;後車體內安放發動機、油箱、自動裝彈機,並可攜帶25發炮彈;裝填炮彈由計算機控制,裝填過程自動化,射速為8發/分。這種結構既能提高車輛機動性,又能減少彈藥、燃料和發動機被破壞的機會,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正在研製的遙控反坦克炮,身管頂部裝有視頻攝像機,炮架上裝有雷射測距機,獲得的目標圖像和距離數據直接傳給遠距離的控制台,並在螢光屏上顯示。射手在控制台通過操縱桿控制火炮瞄準、發射,必要時,一名射手可控制數門反坦克炮同時對多個目標射擊。
發展
1916年,第一批坦克投入戰場之後,在各國軍隊中引起極大的震動,它們紛紛研究自己的坦克和各種反坦克武器。在此後不久,法國就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炮,起名為 “樂天號”。“樂天號”反坦克炮可視為加農炮的同族兄弟,它的特點是炮管較送長,炮膛壓力較大,因而其實心的穿甲彈出炮口之後,動量很大,具有足夠穿透坦克裝甲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坦克的普遍使用,各國專用反坦克炮相繼問世。最早的坦克裝甲厚度僅有6─18毫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某些中型和重型坦克的裝甲厚度已達70─100毫米。同時,反坦克炮的口徑也從20毫米加大至57─100毫米,而次口徑鎢芯超速穿甲彈,鈍頭穿甲彈和空心裝藥破甲彈等甲、破甲策力更強的彈種的誕生,也使反坦克炮的性能得到提高。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粉碎納粹德國的集群坦克曾裝備使用了上萬門反坦克炮。同時,由於在戰爭中後期蘇聯的新式坦克在火力、防護能力等方面超過了德國坦克,而德國一時難以研製和生產出在性能與數量上策與蘇軍相抗衡的坦克,於是將一些大口徑反坦克炮安裝在坦克底盤上,變牽引式反坦克炮為自行反坦克炮,並加以較厚的防護裝甲,它當時被稱為“強擊炮”,可以打擊坦克等裝甲目標,也可以象坦克一樣以直射火力打擊步兵、掩蔽部等地面目標。
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反坦克飛彈的走俏。反坦克炮的發展勢頭日趨緩和,在西方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原有裝備逐漸被淘汰。70年代中期以來,由於複合裝甲技術的飛快發展,反坦克炮又東山再起,其地位和作用呈上升趨勢,輪式自行反坦克炮尤其引為矚目。
進入70年代以後,一些國家用反坦克飛彈取代了反坦克炮,還有一些國家則用自行反坦克炮機動性和防護性較差的牽引式反坦克炮。後者是坦克發展的新趨勢,由於安裝在輪工裝甲車輛底盤上的自行反坦克炮的成本只有坦克的1/3左右。其機動性又遠勝過其他反坦克兵器,所以它又有東山再起之勢。自行反坦克炮外形與坦克很相似,但不象坦克那樣注重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持的能力,而強調反坦克策力,因而在某些國家裡它又被稱作 “殲擊坦克”。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強擊炮又有區別: “殲擊坦克”火炮口徑與坦克相近,裝甲厚度和總重量一般比坦克大,炮塔多為固定式,比較笨重。
功能
反坦克炮是主要用於打擊坦克和其它裝甲目標的火炮。它的炮身長、初速大、直射距離遠,發射速度快。穿甲效力強,大多數加農炮或無坐力炮類型。反坦克炮的彈道弧度很小,一般對目標進行直接瞄準和射擊。
特點
反坦克炮是一種加農炮,具有彈道低、初速高、發射速度快的特點,主要用於毀傷敵坦克和其它裝甲目標,也可用於破壞野戰工事,壓制和殲滅有生力量和火器,可執行各種火力任務。
反坦克炮按其內膛結構劃分,有線膛炮和滑膛炮兩大類,滑膛炮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破甲彈;按運動方式劃分,有自行式和牽引式反坦克炮兩種。自行式除傳統的採用履帶式底盤以外,研製中的大多考慮採用輪式底盤,以減輕重量便於戰略機動和裝備輕型或快速反應部隊。在牽引式反坦克炮中有的還配有輔助推進裝置,便於進入和撤出陣地。
就火炮與彈藥而言,反坦克炮和坦克炮無甚差異,大多系由同時代的坦克炮改裝而成。也專門研製發展高膛壓低後坐力反坦克炮,以減低後坐力,便於安裝在輕型裝甲車輛上。比如,德國研製中的120毫米超低後坐力滑膛反坦克炮,能發射豹2坦克配用的彈藥,可安裝在20噸重的裝甲車上,自行反坦克炮戰鬥全重在30噸以下。
自行反坦克炮的外形酷似坦克,其起落部分有裝甲防護,一般裝有炮膛抽氣裝置和高效率炮口制退器。裝甲防護、火控和穩定系統不如主戰坦克,通常採取停車射擊。為了提高首發命中機率和具備夜間作戰能力,現代反坦克炮配有雷射測距儀、電子計算機和微光夜視或紅外熱成像儀。
價值
坦克的火炮由於要發射多種型號的炮彈(穿甲彈、高爆彈、煙霧彈等)加之戰車車體的限制,炮的口徑和炮管長度(即倍數)都不會太大(少數例外);反戰車炮由於設計為遠距穿甲用途,口徑較大炮管較長,倍數較大(至少L70),對炮彈也有要求,多數情況下是鎢鋼穿甲彈(這種炮彈變成脫殼的了)或是鋼芯穿甲彈以保證遠距離的穿甲能力,所以說反坦克炮打擊坦克比坦克更有優勢。
1、反坦克炮的穿甲能力不錯,造價便宜
2、牽引型的反坦克炮機動性太差,且不具備先進的火控系統,和坦克對戰時一旦首發未中或者首發未擊穿坦克,等待的就是被坦克摧毀。而且發射一發以後,等待的也是招致毀滅打擊,因為它不能馬上移動。
3、自行反坦克炮具備一定機動性,可以隨時轉移,但裝甲比坦剋薄弱的多,火控相對也比不上坦克,畢竟造價差距擺在這裡,否則自行炮就變成坦克了。
4、無論牽引和自行反坦克炮,大多都屬於直射火炮,基本在視距內(5KM內)作戰,逃跑時間短,往往來不及撤離容易被坦克摧毀。
套用
自從1916年英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首次使用坦克以後,坦克與反坦克武器的發展日臻完善。當時,德軍用來對付英法坦克的主要武器是77毫米野戰炮。一次大戰以後,瑞典、德國等相繼發展了20毫米、37毫米、47毫米反坦克炮,由於當時坦克裝甲厚度只有6-18毫米,所以許多國家認為用37毫米反坦克炮發射鎢芯穿甲彈足以穿透坦克裝甲。
1941年,德軍將一輛蘇軍KV-1 型重型坦克圍困了3天,先是調了一個炮兵連,用6門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向蘇軍坦克射擊,結果攻擊完全沒有效果,炮彈無法擊穿裝甲;夜晚德軍又派12名工兵用炸藥炸,仍朱奏效;之後又用6輛坦克進行轟擊,結果蘇軍坦克被擊毀。後查明,雖先後發射了上百發炮彈,但只有2發88毫米炮彈擊穿了裝甲。在二次大戰中,隨著重型坦克裝甲厚度猛增至70~100 毫米,反坦克炮的口徑也隨之增大到57~128 毫米,戰前那種認為37毫米口徑反坦克炮就能摧毀坦克的說法,在蘇軍KVI 坦克中彈百發未能擊穿的事件發生之後,便很快得以糾正。二戰中,反坦克炮得以迅速發展,僅前蘇聯在1943年就生產了23200門,當時反坦克炮的初速就已達900-1000米/秒,穿甲厚度在1000米距離上可達70~150 毫米,有的可達200毫米(如前蘇1944年式),使用的彈種已有次口徑鎢芯超速穿甲彈、鈍頭穿甲彈和空心裝藥穿甲彈等,有的國家還配裝了自行反坦克炮。戰後以來,對於是否發展反坦克炮出現了一些爭論,因為牽引式反坦克炮大都笨重,不如使用反坦克飛彈靈便,自行反坦克炮又和坦克炮、反坦克飛彈發射車相似,所以象美、英等國就沒發展這種裝備,只有蘇、德、奧地利等國仍沿襲二戰時的傳統,繼續發展反坦克炮。現代反坦克炮的水平和坦克炮水平差不多,口徑為90~125 毫米,初速最大為1700米/秒,直射距離1700米,最大射速12發/分,戰鬥全重5噸,配用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等。前蘇聯125毫米反坦克炮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2000米距離上垂直穿甲厚度可達500毫米。
代表
中國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
中國86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
法國AMX-10RC輪式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KJPZ4-5式9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瑞典LKV-91式自行反坦克炮
瑞士“鯊魚”輪式自行反坦克炮
義大利B1”遜陶羅”輪式自行反坦克炮
巴西EE-18“蘇庫里”輪式自行反坦克炮
自行反坦克炮
自行反坦克炮,簡單的說,就是能夠自行機動的坦克炮,一般來說,其擁有一個中等性能的底盤、輕型裝甲防禦和一門大威力的坦克炮,能夠在常規距離內摧毀敵方的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坦克裝甲的厚度僅為6-25毫米,用步兵炮或野炮射擊即可毀傷坦克。戰後,隨著坦克的發展,專用反坦克炮應運而生。20世紀20年代,瑞士製成高平兩用的20毫米自動炮,用於反坦克,初速為900米/秒,射速達300發/分,在1000米距離上穿甲厚度為15毫米。1934年,法國裝備了37毫米反坦克炮,發射穿甲彈,初速為762米/秒,硬芯穿甲彈初速達1030米/秒,射擊距離500米時穿甲厚度為48毫米,超速穿甲彈的穿甲厚度為51毫米(當時坦克的裝甲厚度已達45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型坦克裝甲厚度為40~100毫米,重型坦克可以達到152毫米。
早期的反坦克炮和其他大多數火炮一樣,都是牽引式的,而且多為騾馬拖曳式。畢竟那時候的汽車並不普及,更重要的是機械化戰爭的條件還不成熟,反坦克炮對機動性的需求並不高,在這種情況下發展自行反坦克炮並不能有效增加其作戰能力,反而會大大提高生產成本,得不償失。一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世界軍備處於一個停滯階段,各種軍事理論和軍種裝備一直停滯不前,裝甲力量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反坦克炮的發展自然也沒有太大的壓力。
到了二戰時期,一方面,由於坦克裝甲強化,反坦克炮需要更大的口徑,同時也造成了反坦克炮重量增大,機動困難;另外,為了對付敵方的裝甲集群的機動突擊,對反坦克炮機動性的要求反而更高,如此一來,以往的牽引式反坦克炮已經難以滿足部隊的需要,自行式反坦克炮終於有了出頭之日。當然,對付敵方坦克最好的手段就是更多更好的本方坦克,但坦克的成本是要成倍的高出自行反坦克炮的,一輛坦克的成本相當於兩至三門火力相當的自行反坦克炮。在軍費有限的情況下,將坦克用於進攻,而將自行反坦克炮用於防守,是一種效率較高的作戰方式。由於在戰爭中後期蘇聯的新式坦克在火力、防護能力等方面超過了德國坦克,而德國一時難以研製和生產出在性能與數量上策與蘇軍相抗衡的坦克,於是將一些大口徑反坦克炮安裝在坦克底盤上,變牽引式反坦克炮為自行反坦克炮,並加以較厚的防護裝甲,它當時被稱為“強擊炮”或者“突擊炮”,可以打擊坦克等裝甲目標,也可以象坦克一樣以直射火力打擊步兵、掩蔽部等地面目標。
進入70年代以後,一些國家用反坦克飛彈取代了反坦克炮,還有一些國家則用自行反坦克炮機動性和防護性較差的牽引式反坦克炮。後者是坦克發展的新趨勢,近年來,由於安裝在輪工裝甲車輛底盤上的自行反坦克炮的成本只有坦克的1/3左右。其機動性又遠勝過其他反坦克兵器,所以它又有東山再起之勢。自行反坦克炮外形與坦克很相似,但不象坦克那樣注重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持的能力,而強調反坦克威力,因而在某些國家裡它又被稱作“殲擊坦克”。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強擊炮又有區別:
“殲擊坦克”火炮口徑與坦克相近,裝甲厚度和總重量一般比坦克大,炮塔多為固定式,比較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