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根源,戰爭現象產生的根本社會緣由。存在於階級、民族、政治集團、國家之間政治、經濟利益的對抗性矛盾之中。一切戰爭爆發的直接的、具體的原因,都是由它派生的。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是現代戰爭的主要根源。要最終消滅戰爭,實現人類社會的永久和平,其根本途徑是消滅導致對抗性利益衝突的種種社會條件,剷除產生戰爭的社會根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爭根源
- 定義:戰爭現象產生的根本社會緣由
- 主要根源:帝國主義、霸權主義
- 類別:歷史學名詞
戰爭根源,戰爭現象產生的根本社會緣由。存在於階級、民族、政治集團、國家之間政治、經濟利益的對抗性矛盾之中。一切戰爭爆發的直接的、具體的原因,都是由它派生的。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是現代戰爭的主要根源。要最終消滅戰爭,實現人類社會的永久和平,其根本途徑是消滅導致對抗性利益衝突的種種社會條件,剷除產生戰爭的社會根源。
戰爭根源,戰爭現象產生的根本社會緣由。存在於階級、民族、政治集團、國家之間政治、經濟利益的對抗性矛盾之中。一切戰爭爆發的直接的、具體的原因,都是由它派生的。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是現代戰爭的主要根源。要最終消滅戰爭,實現人類...
《戰爭的原因:權力與衝突的根源》是201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史蒂芬·范·埃弗拉 (Evra S.V.)。內容簡介 本書對戰爭的原因提出了五點假設,並分別進行分析和論證。一、對危機和戰爭的結果持有錯誤的樂觀主義情緒,或者...
戰爭背景 歷史淵源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稱迦南,包括以色列、加沙、約旦河西岸和約旦。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又稱閃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成為...
義大利戰爭(義大利語:Guerre d'Italia del XVI secolo),又稱哈布斯堡-瓦盧瓦戰爭,是1494年至1559年間一系列戰爭的總稱,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鬥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戰事地包括多數義大利城邦、教皇國...
戰爭觀,是人們對戰爭問題的總的根本的看法。戰爭觀理論,包括對戰爭起源、戰爭根源、戰爭動因、戰爭本質、戰爭性質、戰爭目的、戰爭的歷史作用、戰爭與其相關因素的內在聯繫、對待戰爭的態度、消滅戰爭的途徑,以及戰爭與和平、戰爭與革命的...
戰爭規律有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戰爭的一般規律是各種戰爭運動過程中最穩定、最普遍的內在本質聯繫。它存在於一切戰爭之中和戰爭的各個階段,對任何戰爭都發生作用。戰爭的產生和發展,根源於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之中;戰爭形態的...
只有消滅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世界戰爭的根源和危險性才能徹底消除。第一次世界大戰 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14—1918年,它是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和霸權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它在世界軍事發展...
足球戰爭(西班牙語:La guerra del fútbol),又稱一百小時戰爭,是1969年薩爾瓦多與宏都拉斯的6日戰爭。足球比賽成為了本次戰爭的導火索。事實上,薩爾瓦多在兩國事務上更具侵略性的態度,以及非法入侵宏都拉斯領土是導致戰爭爆發的主因。
(《卡爾·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二卷第413頁)日益頻繁的戰爭,驅使原始公社制解體,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從此以後,戰爭變成了政治的工具、階級鬥爭的最高手段。私有制、階級壓迫和經濟利益的衝突,成為發生戰爭的基本根源。戰爭方式 據...
中國歷史上民族戰爭的根源和特點分析 1990年陳通明所著圖書。作者簡介 主題詞 民族戰爭 中國歷史 研究 責任者 陳通明著 出版時間 1990 ISSN 刊名 1002-0292 寧夏社會科學
《戰爭的原因》是埃弗拉編著的書籍,本書重點研究與國家實力的性質及分布相關的戰爭原因。 本書將首先提出戰爭的近因,然後轉向這些原因的遠因。第二章指出了一種危險(錯誤的樂觀主義),這部分是出自於第三章和第六章(搶先行動的利益...
普丹戰爭(英語:Danish-Prussian War;或稱第二次什勒斯維希戰爭),在德國稱為德丹戰爭(德語:Deutsch-Dänischer Krieg),在丹麥稱為1864年戰爭(丹麥語:Krigen i 1864),是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引起的第二場軍事衝突。衝突在...
戰爭法淵源 戰爭法淵源,戰爭法形成的根源及形成方式。主要包括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兩種。其中國際條約是構成戰爭法的主要內容。國際習慣規則對所有國家都具有法律約束力。
在書中,作者圍繞“戰爭的主要根源是什麼”這一核心問題作了深入探討,提出了著名的戰爭根源的三個意象——人類行為,國家內部結構,國際無政府狀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消除戰爭、實現和平的對策。圖書目錄 推薦序/Ⅰ 中文版前言/Ⅴ 20...
戰爭觀 關於戰爭的起源 孫中山闡述三個觀點:一是,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只要帝國主義存在,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民國6年(1917)孫中山指出,歐戰是歐美列強為“爭商場”、“爭殖民地”而發生的,因此反對中國參加“歐戰”。他在民國8年所...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戰爭》中,更加明確地指出:中國革命戰爭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 。中國農民民眾和城市小資產階級民眾,是革命戰爭的主力軍,中國革命戰爭的領導者,就是中國共產黨。內戰根源 中國傳統的王朝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