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執行傷病員救護、收容、治療和後送任務的衛勤保障機構。建立戰時醫療後送機構,對做好戰時傷病員救治,維護部隊戰鬥力,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時醫療後送機構
- 外文名:medical evacuation organization in wartime
戰時醫療後送機構的產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古印度軍隊在離前線不遠的地方展開特製帳篷(相當於後來的包紮所),醫生在裡面對傷員進行治療。在中國漢代長城烽火台遺址,發現類似“急救包紮所”的遺蹟。公元10世紀火器出現後,隨著戰爭規模擴大和傷員數量的增多,軍隊加強了戰時醫療後送機構的建設。14世紀,中國元朝為出征作戰軍隊的傷病員設立了類似兵站醫院的“安樂堂”。16世紀,法國軍隊編有移動醫院。18世紀,俄軍在俄土戰爭(1735~1739)中開設了野戰醫院。19世紀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建立了將傷員從救護所經野戰醫院後送到後方醫院的醫療後送體系。20世紀初,清朝軍隊建有“前敵行營醫院”。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軍在衛勤保障系統中開設了展開有醫院和後送運輸機構的各類後送站,負責傷病員的救治和後送。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均開設了醫療和後送機構。海灣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以立體非線性方式部署醫療後送機構。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初步形成了從連到軍團的分級救治體系,作戰中展開有救治機構和傷員轉運組織。抗日戰爭時期,部隊編有醫療機構和擔架隊,根據地開設有醫院。解放戰爭時期,為適應大兵團作戰中大量傷病員醫療後送的需要,師以下部隊醫療機構進行了擴編,縱隊(軍)開設有野戰醫院、醫療隊和手術隊;各野戰軍後方開設有野戰醫院和後方醫院,並沿醫療後送線開設有傷病員轉運站和兵站醫院,以及負責傷病員後送的擔架隊、大車隊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抗美援朝作戰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連有搶救組,營開設綁紮所,團、師開設救護所,軍開設醫療所;在戰役後方開設有前沿、中途兵站醫院和基地醫院;在中國東北沿鐵路線開設有後方醫院。後送力量有擔架隊、汽車隊和衛生列車護送大隊等,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醫療後送體制。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和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沿醫療後送線開設有傷病員救治和後送機構。
戰時醫療後送機構是作戰衛勤保障的主要力量,具有建制保障、區域保障和機動保障有機結合的特點,從戰鬥前沿至戰略後方梯次展開。實行分級救治,救治由簡到繁。機構內部分科與編組,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戰時醫療後送機構按照本級救治範圍開展工作。主要任務有:對負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病員實施緊急救治、早期治療和專科治療;按規定留治傷病員;對核、化學、生物武器傷員和推進劑中毒傷員等進行搶救治療;對傳染病員和傳染性傷員進行隔離治療;組織傷病員的後送,並負責後送途中的救護;負責傷病員康復治療。
①搶救組。戰前臨時抽調人員組成。人數視搶救任務而定。②救護所。包括營、團、旅、師救護所,以及艦艇、碼頭和場站救護所等,由各部隊建制衛勤分隊負責展開。③醫院。包括野戰醫院、基地醫院和後方醫院。④機動衛勤分隊。包括保障旅衛生營、野戰醫療所、野戰醫療隊、專科手術隊、三防醫學救援隊、汽車後送醫療隊、海上醫療隊、空運後送醫療隊和衛生列車醫療隊等。
未來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高技術武器的使用,使傷類更加複雜,將增加新傷類的專科救治機構。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傷病員空運後送機構將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形成空地、空海相結合的傷病員立體後送體系。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