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世界史

戰後世界史

《戰後世界史》是199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重遠。

基本介紹

  • 書名:戰後世界史
  • 作者:金重遠
  • ISBN:9787309015270
  • 頁數:481
  • 定價:20.00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06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闡述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直至蘇聯解體時的世界歷史,時間跨度近半個世紀,涉及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演變和發展,民族主義運動的起伏和國際風雲的變幻,並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社會、文化等各個角度對此期間的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作了較全面的剖析。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美、蘇、英、法、德、日等大國的歷史上,而且對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亞、非、拉國家的歷史也予以應有的概述。本書的作者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努力收集各種資料,同時也參考國外史學界的最新成就,力圖儘可能如實地再現戰後種種錯綜複雜的歷史場面。由復旦大學歷史系世界近現代史教研室集體撰寫的這本著作既可作為大專院校學生的教材,也可供廣大讀者學習戰後世界史之用。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一編 對峙的世界
第一章 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
第一節 史達林晚年時期的蘇聯
一 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二 “一國內共產主義”的理論
三 文藝界和學術界的大批判
四 “列寧格勒案件”和新的大肅反
五 建立共產黨情報局和排斥南共
第二節 東歐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
一 南、阿兩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
二 人民民主制度在保、羅、匈的確立
三 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轉變
四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
第三節 蘇聯模式在東歐的實踐
一 土改和農業集體化
二 國有化和計畫經濟
三 蘇式肅反在東歐的再版
第四節 亞洲人民民主國家的成長
一 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和發展
二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壯大
三 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長
第五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一 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失敗
二 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
第二章 資本主義世界的復興
第一節 成為西方霸主的美國
一 經濟軍事力量的急劇膨脹
二 杜魯門和“公平施政”
三 艾森豪和“新保守主義”
四 冷戰和麥卡錫主義
第二節 加拿大的成長
一 戰後經濟的發展
二 兩黨的交替執政
第三節 急劇衰落的日不落帝國
一 經濟力量的下降
二 艾德禮的工黨政府
三 保守黨的連續執政
第四節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興衰
一 第四共和國的建立
二 德國問題和殖民戰爭
三 第五共和國的誕生
第五節 聯邦德國的振興
一 阿登納和聯盟黨的執政
二 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第六節 義大利的重組
一 天民黨和共和制的確立
二 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第七節 日本的恢復和發展
一 美國單獨占領下的改革
二 從舊金山體制到新安保條約
三 自民黨統治的確立
四 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第八節 澳大利亞的興起
一 戰後工黨的執政
二 孟席斯和自由黨政府
第三章 冷戰的開始和兩個陣營的對抗
第一節 冷戰的序幕
一 邱吉爾的富爾頓演說
二 蘇土關係的緊張
三 美英蘇在伊朗的矛盾
四 三大國和希臘內戰
五 蘇聯和西方對立的開始
第二節 冷戰的擴展
一 杜魯門主義的提出
二 馬歇爾計畫的實施
三 杜魯門的“第四點計畫”
第三節 冷戰的加劇
一 第一次柏林危機和德國的分裂
二 韓戰
三 北約和華約的對抗
第四章 戰後民族解放運動
第一節 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一 印度尼西亞八月革命
二 菲律賓的獨立
三 緬甸聯邦的成立
四 馬來亞聯合邦的建立
五 印巴分治和分立
六 伊拉克革命
第二節 非洲民族獨立運動
一 非洲民族獨立運動概況
二 埃及七月革命
三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
四 加納的獨立
五 幾內亞的獨立
六 英屬東非的獨立
第三節 拉丁美洲反美鬥爭怒潮
一 瓜地馬拉革命
二 古巴革命
三 巴拿馬人民維護主權的鬥爭
四 多米尼加人民的反美愛國鬥爭
第四節 開發中國家的團結和合作
一 萬隆會議
二 不結盟運動
第二編 多極的世界
第五章 社會主義力量的分裂和變革
第一節 從史達林到赫魯雪夫
一 十九大和史達林的去世
二 赫魯雪夫和蘇共二十大
三 赫魯雪夫體制的確立
第二節 波匈事件
一 波茲南事件
二 波蘭黨政領導的更迭
三 匈牙利政局的激化
四 1956年匈牙利事變
第三節 社會主義陣營和國際共運的分裂
一 中蘇分歧和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
二 中蘇論戰和國際共運的分裂
第四節 從赫魯雪夫到勃列日涅夫
一 赫魯雪夫的改革
二 赫魯雪夫的失敗和下台
三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四 從改革走向停滯
第五節 南斯拉夫自治體制的推進
一 自治體制的確立和發展
二 經濟的發展和挫折
第六節 匈牙利改革的成就
一 改革的前奏
二 改革的深化
第七節 波蘭改革的起伏
一 改革的起步
二 哥穆爾卡的失敗和下台
第八節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風波
一 改革的嘗試
二 “布拉格之春”和蘇聯的入侵
第九節 歐洲共產主義
一 歐洲共產黨人的探索
二 歐洲共產主義的形成
第六章 西方世界的演變和分化
第一節 美國大國地位的變遷
一 從“新邊疆”到“偉大社會”
二 尼克森和外交政策的調整
三 水門事件和美國政局
四 從里根到布希
五 黑人鬥爭和民權運動
六 畸形的美國社會
第二節 加拿大的發展
一 從特魯多到馬爾羅尼
二 魁北克問題
第三節 工黨和保守黨統治下的英國
一 兩屆威爾遜政府的內外政策
二 希思政府的改革嘗試
三 柴契爾夫人的經濟改革
四 馬島戰爭與現實外交
五 北愛爾蘭問題
六 英國與大英國協
第四節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演變
一 獨立的外交政策
二 1968年的“五月風暴”
三 沒有戴高樂的“戴高樂主義”
四 密特朗和社會黨的執政
五 特殊的法非關係
第五節 聯邦德國的崛起
一 社會民主黨的執政
二 勃蘭特的“新東方政策”
三 科爾和聯盟黨的執政
四 統一後的德國
第六節 義大利發展的起伏
一 克拉克西和社會黨的執政
二 政局多變和社會動盪
第七節 歐洲的民主社會主義
一 瑞典社會民主黨的實踐
二 奧地利社會黨的執政
三 南歐民主社會主義的興起
第八節 日本: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
一 經濟發展和美日摩擦
二 金權政治和政治改革
三 第三次遠航――走向政治大國
第九節 面向亞太的澳大利亞
一 從惠特拉姆到霍克
二 外交政策的調整
第七章 開發中國家的前進和挫折
第一節 60年代以來的東南亞與南亞
一 印度尼西亞政變和蘇哈托執政
二 菲律賓政局的變遷
三 印度的議會民主與經濟改革
四 巴基斯坦伊斯蘭政治的演進
五 斯里蘭卡的民族矛盾與衝突
第二節 伊朗革命和伊斯蘭教的擴展
一 巴列維和“白色革命”
二 霍梅尼和伊朗革命
三 伊斯蘭教的擴展
第三節 70年代後非洲的政治與經濟
一 非洲國家民族經濟的發展
二 非洲國家的政治演變
三 葡屬殖民帝國的崩潰
四 南非黑人反對種族歧視的鬥爭
第四節 拉丁美洲的變革和發展
一 智利阿連德的改革
二 尼加拉瓜的民族解放鬥爭
三 拉美經濟的迅速增長
四 拉美經濟發展的起伏
第三編 劇變的世界
第八章 美蘇爭奪下的世界
第一節 兩次柏林危機
一 第二次柏林危機
二 第三次柏林危機
第二節 古巴飛彈危機
一 危機的由來
二 危機的前夕
三 危機的爆發
四 危機的解決
第三節 美國侵略印度支那
一 美國對南越的滲透
二 美國對印支的全面侵略
三 印支人民抗美鬥爭的勝利
第四節 三次印巴戰爭
一 第一次印巴戰爭
二 第二次印巴戰爭
三 第三次印巴戰爭
第五節 四次中東戰爭
一 巴勒斯坦問題的由來
二 第一次中東戰爭
三 第二次中東戰爭
四 第三次中東戰爭
五 第四次中東戰爭
第六節 美蘇在非洲的爭奪
一 剛果內戰
二 奈及利亞內戰
三 南蘇丹問題
四 歐加登爭端
五 厄利垂亞問題
六 安哥拉內戰
第七節 蘇聯侵略阿富汗
一 蘇聯對阿富汗的滲透和控制
二 蘇軍入侵阿富汗
三 侵阿戰爭的失敗
第八節 越南侵略高棉
一 越軍入侵高棉
二 高棉人民抗戰的勝利
第九節 兩伊戰爭
一 兩伊矛盾的激化
二 兩伊戰爭的爆發和進程
第十節 海灣戰爭
一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二 “沙漠盾牌”和多國部隊
三 “沙漠風暴”和伊拉克的失敗
第九章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第一節 波蘭政局的動盪和劇變
一 經濟建設的受挫
二 雅魯澤爾斯基和軍管
三 從漸變到突變
第二節 匈牙利的改革和突變
一 經濟改革的起伏
二 歷史翻案和突變
第三節 民德突變和兩德統一
一 公民外逃和政治危機
二 德國的統一
第四節 捷克斯洛伐克的演變
一 1968年後的國內局勢
二 1989年的突變
第五節 保加利亞的劇變
一 劇變前的局勢
二 1989年的劇變
第六節 羅馬尼亞的劇變
一 獨特的發展道路
二 1989年的劇變
第七節 阿爾巴尼亞的演變
一 大眾傳媒與傳播學
二 發展研究和未來學
第十三章 當代世界的多元文化
第一節 現代派文學變幻
一 存在主義文學與荒誕派戲劇
二 “憤怒青年”與“垮掉的一代”
三 法國新小說派
四 “黑色幽默”與非虛構小說
五 魔幻現實主義與拉美“爆炸文學”
六 從“解凍”到米蘭・昆德拉
第二節 當代音樂的變奏
一 搖滾樂的起源與“貓王”
二 鮑勃・迪倫與“甲殼蟲樂隊”
三 當代音樂的多元化發展
第三節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美術
一 戰後西方美術發展趨勢
二 形形色色的當代西方美術流派
三 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第四節 戰後電影新浪潮
一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二 現代主義“新浪潮”
三 新德國電影運動
四 好萊塢電影萬花筒
五 蘇聯電影的復興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