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記:紀念黃淮海科技戰役40周年

戰役記:紀念黃淮海科技戰役40周年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針對黃淮海平原旱澇鹽鹼的綜合治理和農業發展,國家組織過一場長達28年的科技大戰役。由於戰役的巨大成功,推動了我國涉及20個省市、3.8億人口,4.7億畝耕地的低產田治理工程,為結束我國千百年缺糧歷史做出了重要貢獻。該成果獲“l99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戰役記(紀念黃淮海科技戰役40周年)》由石元春所著,本書是參加該戰役的首席科學家寫的一部回憶錄,《戰役記(紀念黃淮海科技戰役40周年)》記載了此次科學登攀中真實、動人、跌宕和勵志的故事。章回小說體裁和流暢生動的文字將給讀者帶來輕鬆愉快的閱讀享受。

基本介紹

  • 書名:戰役記:紀念黃淮海科技戰役40周年
  • 出版社: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 頁數:392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 作者:石元春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4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550827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戰役記(紀念黃淮海科技戰役40周年)》由石元春所著,黃淮海戰役,作為本世紀70年代開始的一場大規模的成功地的根治涉及到冀、魯、豫等多省的旱澇鹼鹹問題的科技戰役,涉及到廣闊的背景和大量的人物,特別是以本書作者為代表的中國農業大學的老師們,表現出了令人難以忘懷的獻身精神,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作者簡介

石元春,1931年生,湖北人,土壤學家。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系研究生畢業,1987—1995年任該校校長。現為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國家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科協副主席、圍務院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1991年和1994年先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著有《黃淮海平原的水鹽運動和旱澇鹽鹼綜合治理》、《鹽漬土的水鹽運動》等專著。近年關注國內外生物質產業的發展。

媒體推薦

黃淮海平原鹽鹼地綜合治理,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業科技大會戰,在世界上史無前例,可譽為中國農業的“兩彈一星”。
——周光召
黃淮海平原旱澇鹽鹼沙薄綜合治理與農業發展研究是國家最早設立的區域科技攻關項目,也正是它的成功,創造了適合中國農業科研實際的新型模式——綜合試驗區,這在世界上也是一個創舉.它為我國農業區域治理科研工作確定了一條有效的道路,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中低產田治理與區域農業綜合開發》,1998

圖書目錄

序幕:結緣
上篇 十年一劍——曲周試驗區
1.難抗命遷校延安,罹“克”疾回京療養
2.來電話七三六一,定未來後半今生
3.仲夏日初探虛實,定大計夜話曲周
4.進張莊澇水相迎,三透房安營紮寨
5.苦思索作戰方略,精謀劃首份藍圖
6.設樣板四百畝地,前哨戰打響試區
7.開局年百事待舉,王觀瀾視察督陣
8.情報網建設在即,化驗室刻不容緩
9.辦農校培訓農民,育人才千秋基業
10.抖秘籍綜合治理,擺陣勢以正相合
11.出奇兵戰績喜人,靠科學鎮住老鹼
12.論成敗產量為上,種麥場人機比武
13.起風波封殺淺井,辛德惠單刀赴會
14.初來客不知深淺,苦遭遇省委書記
15.迎風雨我行我素,且徐行何妨吟嘯
16.治理期四年一貫,創高速產治雙馨
17.謀推廣夢系曲北,喜碰杯雙五百萬
18.為驗證再建試區,抒豪情叫板麥產
19.阿金斯當場拍板,借外力圓夢曲周
20.誠可貴河北認同,許鐵城箴言六條
21.同心鑄十年一劍,高意境水乳交融
22.固基業曲周建站,正喜迎不惑之慶
23.講奉獻義無反顧,苦生活樂寓其中
24.為治鹼鞠躬盡瘁,憶戰友不用揚鞭
下篇 走向黃淮海
25.改革風吹綠大地,黃淮海春意盎然
26.圖治理星火點點,兩部委整編成軍
27.增戰力技術強軍,搶時間引進派出
28.搞區劃由點及面,樹信心媒體熱議
29.推進器一虛一實,引外資籌措糧餉
30.冀夯實理論基礎,促知行雙雙升華
31.得天時平原風起,集結號濟南吹響
32.三結合論劍曲周,四年整完成備戰
33.喜打響六五戰役,初受命領軍出征
34.帶隊伍走出國門,請高人指點迷津
35.濟南府國際大會,提素質聯合“軍演”
36.勤耕耘六五豐收,以一斑試窺全豹
37.謀七五兩線作戰,布奇兵巧贏全盤
38.大決戰帷幕輕啟,催戰鼓捷報頻傳
39.李總理一線視察,北戴河作客休假
40.黃淮海效應放大,促結束缺糧歷史
41.中國年隨團訪蘇,黃淮海再出國門
42.迎挑戰請纓攻堅,奔前沿國際領先
43.十二葩各獻一方,六利劍遊走三河
44.獲特獎項目榮光,畫句號急流勇退
45.除三害20年檢驗,新雙魔又布陰雲
附:黃淮海科技戰役大事記(按本書內容)

文摘

話說50多年前,那“大躍進”年問。
1958年7月,“大躍進”熱火朝天,中央文教小組副組長、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康生到北京農業大學視察,在全校師生員工大會上點名批評北京農大農場小麥產量太低,當場質問北京農大教授、我國著名小麥專家蔡旭。
“河南遂平縣農民的小麥畝產5000斤,蔡旭教授,你能打多少斤?”
“我不行!”蔡旭教授非常尷尬地回答。
“你能打多少斤?”康繼續追問。
“頂多六七百斤。”蔡說了實話。
“好啊!農民將了教授一軍,農業大學的科學寶座、教授寶座已經動搖了,現在發生了農民還需要不需要農業大學的問題,農業大學的牌子應該掛在哪裡的問題。”
他還提出今後教授評級、學生評分以產量為標準。畝產5000斤的評為一級教授,畝產1000斤的只能當五級教授;農大畢業生能搞到5000斤的可評特優,2000斤的2分,1000斤的1分。
事後,康生向毛主席匯報說:“全國高校中以北京農大等三所農林院校最為落後。”毛主席當即作了指示(1958年8月1日):“北京農大全校下放農村勞動鍛鍊一年。”這年8月中旬,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做出了《關於改進農、林大專院校教育的指示》(以下簡稱《指示》)。《指示》中指出:“所有在大、中城市舉辦的農、林大專院校,一律遷往農村或林區辦學。”毛主席在此次講話中還說:“農業大學辦在城裡不是見鬼嗎?農業大學要統統搬到農村去。”(註:以上參考了陳徒手在《同舟共進》雜誌2012年第6期撰寫的《蔡旭:‘學堂小麥王’的苦惱》一文)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吃飯可以不要錢!”“全民皆兵!”“趕英超美!”……“牛”吹得越來越大。1958年是中國有領導的全民瘋狂的一年,反科學的一年。隨著“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失敗和成千上萬人被餓死,當時也顧不上落實“農、林大專院校,一律遷往農村或林區辦學”的指示了。
可是這事兒並沒完。剛吃飽飯才幾年,1966年又來了更加瘋狂的“文化大革命”,重拾“農業大學辦在城裡不是見鬼嗎”的最高指示,還加上後來林彪的一號命令。
這次,北京農大是在劫難逃了。
由校軍宣隊做主,舉校遷往革命聖地延安。好幾千人的一所大學,還是拖家帶口的,安置很不容易。經校軍宣隊與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商定,被安置在甘泉縣清泉溝里的一個被荒棄的勞改農場裡。這裡有不少勞改犯曾住過的廢棄窯洞,一排一排的,還有勞改犯在溝底和山坡上開荒出來的幾百畝地荒著。
問題是,勞改農場為什麼要搬走?
因為這一帶是克山病高發區,勞改犯因得病每天要拉出去幾個埋了。“文革”中,知識分子是排在地、富、反、壞、右、叛徒、特務、走資派之後的“臭老九”,所以將大學安排在勞改農場也不算受多大委屈,是理所當然的事。
清泉溝是黃土高原上流水切割出的一條中等大小的溝壑,深約百米,中段寬處不過二三百米,兩側山坡樹茂林密,上游泉眼在溝底匯成小溪,蜿蜒婀娜地靜靜流淌,真是一個世外仙境般的好去處。可惜,這么好的一個地方,卻暗藏著殺機。克山病是一種地方病,據說是因為飲用水中缺硒引起心肌缺血和勞損。畜牧系老師在這裡養的鴨子,解剖出的心臟跟豆腐一樣,放在手上就能被抖碎,一點彈性和韌性也沒有。這種病特別眷顧那些適應能力差的“外來戶”和勞動量大的人,這兩條我全都能占上。
1970年夏天,我作為“先遣隊”隊員第一批來到清泉溝,為全校大隊人馬的到來做準備。初冬,就舉家舉校地搬到這裡來了,有的住在溝口,有的住在溝里。這裡沒有大學生,只有老師在那裡種地和改造思想。土化系有兩位一級教授,一位是我的老師李連捷,60多歲了,在深山溝里學習張思德,扛木頭燒炭;一位是土化系系主任黃瑞倫在溝口燒開水,被批判是“一塊錢燒一杯開水的資產階級教授”(當時一級教授月工資高達360元)。還有植保系的一級教授、北京農大副校長沈其益在溝里餵驢,經常挨批,說他的動作比驢還慢。
我們這些中青年教師當然是學習“南泥灣”墾荒精神的勞動主力軍了。
學校種的地大多在溝底,根據校革命委員會的指示和系革命委員會的安排,指令我負責在清泉溝的中上游段“截溪為庫”,引水灌溉,這本也是土化系的專業職責所在。修水庫(實際上是個大蓄水池)是個重體力活,我每天都在水庫工地上,東奔西跑,挖土推車,填土夯地,鑿石壘壩,勞動量很大,人稱我是“庫長”(與“褲”諧音,不是現時時髦的“酷”)。
那一年時運不濟,噩耗不斷。一次在水庫一側的黃土坡上用炸藥開山,不想被炸飛起的一個黃土塊落到了溝的另一側,砸在一個正在鑿石的老鄉頭上,當場斃命;後又傳來兩位獸醫系老師在後山燒山開荒中被燒死;幾天后,又有三人險些喪命工地。
事情是這樣的。一天,在我指揮的水庫丁地上用炸藥炸山,有個炮眼未響,等了半個多小時還無動靜。此時大家已經收工回去吃午飯了,我和王堅、曾憲榕商量一起去炮眼看看,並未發現異常。我們說走吧,下午上工時再處理,老曾走在前,我隨後,王堅最後。突然一聲巨響,王堅一下被拋了出去,我的後背像受到一塊門板的猛擊,向前沖跌出幾大步,一頭栽倒在地上(找到了被炸死的感覺)。過了好一會兒,走在我前面,離爆炸點稍遠的曾憲榕先從地上爬起來,喊道:“石元春!”“這兒啦!”我答應。他把我扶了起來,兩人一起喊:“王堅!”沒有回應,我們互相攙扶著走回到爆炸處,王堅已昏厥過去。這次我們仨險些為國捐軀了。
P6-8

序言

近千年里,中國一直過著缺糧的日子,20世紀60年代初連續三年還發生過全國性饑荒。黃淮海平原是中國第一大平原、主要農區,本是個糧倉,卻因旱澇頻繁和治水失誤,導致土壤“鹽災”,不僅不能給國家上交糧食,每年還需要國家調運來大批救濟糧。
1973年,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由當時的國家科委領導,在河北省組織了“黑龍港地區地下水合理利用”的國家科技大會戰,有來自河北、武漢、長春等地59個科技單位的400餘名科技人員參加。這年,一批北京農業大學老師在河北省邯鄲地區曲周縣設立了旱澇鹼鹹綜合治理試驗區,參加了這次科技大會戰。
自1978年國家發布《1978—1985年全國科技發展規劃綱要(草案)》開始,國家科委繼續將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治理列入了“六五”、“七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在國家科委、農業部、水利部和林業部共同主持下,有冀、魯、豫、蘇、皖五省和京、津二市的一百多個科研教學單位的一千多名科技人員參加。這個歷時20年的國家大型的和綜合性的科技攻關項目,曾對我國科技、農業,以至整個國民經濟有過一定的影響與貢獻,並獲得199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八五”和“九五”期間黃淮海項目繼續被列為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治理在生產和科研上的顯著成效,帶動了三江平原、黃土高原、北方旱區和南方紅黃壤四個地區的中低產田治理,進而促進國家投資540億元,實施了長達12年的全國性中低產田治理(1988—2000年),範圍包括黃河河套灌區、河西走廊、沿海灘涂等十大片,涉及20個省、市,3.8億人口和4.7億畝耕地。全國性的中低產田治理對扭轉我國缺糧的歷史,對1996年全國糧食總產過5億噸,做出了重要貢獻。
自1973一1978年國家科委組織的“黑龍港地區地下水合理利用”科技大會戰,到1980年開始的“六五”至“九五”黃淮海國家科技攻關,這是發生在我國的一項持續28年之久的、跨領域和學科的大型綜合科技攻關項目,即黃淮海科技戰役,距今已整整40年了。 2011年9月,個別人為了發泄私憤和報復,全部用虛構“事實”編造了一個二三十年前的所謂學術腐敗故事,在網際網路上詆毀本書作者,其內容主要是拿黃淮海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說事。經上級半年多調查,做出了舉報沒有任何根據的結論。作為黃淮海項目的第一主持人的本書作者,有責任挺身而出,捍衛這段歷史,捍衛這項集體成果與榮譽,捍衛個人尊嚴。
為了應對謊言,不得不將封存了二三十年的參加黃淮海項目研究的“故紙”翻找了出來,一些零散的記憶片段被逐漸拼接了起來。於是將它整理成書,一本是學術性的《黃淮海平原的水鹽運動》,一本是回憶性的《戰役記》。兩書雖體裁迥異卻能互補相映,時段都是1973—1993年,不含“八五”和“九五”期間的黃淮海項目。
儘管本書作者曾是黃淮海“六五”和“七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第一主持人,但面對如此恢弘的科技大戰役,也難復其全貌於萬一。《戰役記》僅就個人的經歷,身邊發生的事,以及手頭保存的不完整資料整理出一些記憶片段。以耄耋之年,回憶二三十年前的往事,難免在事、人和時間上出錯,誠望讀者,特別是曾參與此科技戰役的戰友不吝指正。
為了力求恢復歷史原貌,全書按時間順序敘述,並將手頭掌握的有關檔案、史料和照片等隨文附上。書文及所附資料和圖片中會涉及到許多的人與事,如有不當或冒犯處望請原諒。本書是作者個人的看法與感悟,難免有偏頗甚至錯誤之處,一併望請諒宥。
《戰役記》是紀實性的,但也要考慮到可讀性。
在可讀性方面,作者先是按常規分章分節寫法,總覺前後不好安排。偶以章回小說寫法一試,感覺不錯,於是以時間為軸,以重要事件為內容,配以圖片,像講故事般地寫了下來。作為一個自然科學工作者,對這種體裁沒有寫作經驗,實乃效顰,自娛自樂,引讀者一笑罷了。
本書上篇“十年一劍”總計24章,寫的是1973—1983年,由建曲周試驗區到建曲周實驗站的10年,是黃淮海戰役的“黑龍港前哨戰”中一個戰鬥小分隊的戰鬥經歷和成長曆程;下篇“走向黃淮海”總計21章,寫的是作者於1979年逐漸由曲周試驗區走向黃淮海,和一個作為“六五”和“七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第一主持人對黃淮海科技戰役的記述。
2013年是黃淮海科技戰役40周年,也是北京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建站40周年。作為參與者的作者,謹以《黃淮海平原的水鹽運動》與《戰役記》二書作為40周年紀念的一份獻禮和心意。
成書過程中,曾參與曲周試驗區的一些老師和戰友對初稿提過許多寶貴意見;張國財老師、曲周縣文化館和胡文英同志等為本書提供了大量圖片,有些照片的攝影者已難查詢。過去的許多紙版的書刊、文章、報告,以至油印稿和手寫稿需轉換成電子版文稿,這是一項十分繁重和細緻的工作,王崧和崔萍兩位老師付出了許多辛勞。作為“戰役”中的戰友和老伴,李韻珠教授給予了悉心幫助,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汪春林社長和叢曉紅副總編為此次出書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謹此一併致以謝忱。
石元春完稿於2013年初夏的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