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青銅劍(武漢博物館)

戰國青銅劍(武漢博物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戰國青銅劍,武漢博物館館藏文物。是古代貴族與戰士佩帶的用以格鬥擊刺的兵器。在春秋戰國時期,佩劍也是身份等級的象徵。這件戰國時的青銅厚格劍,鋒利刃薄、光澤無銹,鋒利如初。整個造型古樸端秀,劍身脊長與兩刃保持平行,至鋒處尖削,厚格呈倒凹字形,圓莖有兩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戰國青銅劍
  • 館藏地點:吳興路1號
  • 所屬年代:周
  • 特點:鋒利刃薄、光澤無銹
  • 所屬博物館:湖州市博物館
  • 所屬地區:浙江湖州
歷史,發現案例,

歷史

我國青銅劍的創造及其發展歷史,約可追溯到原始社會開始進入奴隸制社會的商周時代即已出現,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已是高峰階段,嗣後,一直延續到秦漢。
戰國青銅劍戰國青銅劍
到鐵劍出現時,青銅劍就逐漸銷聲匿跡了。通過田野考古發掘,全國各地出土包括青銅劍在內的青銅兵器,可說是層出不窮,異彩紛呈,特別是前些年,吳王夫差劍和越王勾踐劍的發現,更是震驚中外,成為稀世之寶。

發現案例

丹鳳龍橋水泥有限公司員工李磊在作業時,在黏土堆里發現一把古劍,隨後他將這件寶貝交給了丹鳳縣文物部門。昨日,該縣文物部門證實,李磊上交的青銅劍距今約有3000年歷史,為戰國時期楚國青銅劍。
李磊撿到的古劍,劍體長46.5厘米,寬4厘米,重約610克。劍體部分呈現白亮色,靠近劍柄部分呈青綠色,劍刃呈鋸齒狀,劍柄末端刻有花紋。
“這把劍體經過了鉻鹽處理(經過鉻鹽氧化處理的青銅兵器具有防腐抗銹的良好性能,劍刃鋒利如初,劍身保存完整,初步判斷劍主人生前曾使用過。”丹鳳縣博物館館長劉軍民介紹,綜合近年來丹鳳縣出土的相關文物及劍的長度、鑄造工藝、紋飾來看,初步判斷為戰國時期楚國青銅劍,距今約有3000年。這把青銅劍的發現,也是近年來丹鳳出土的楚國青銅器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實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