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品為戰國中期文物。原件幅經向長5.5厘米,緯向寬49.1厘米。經密表層每厘米156根,夾緯每厘米22根。有專家認為,這是中國最古老的通幅大花紋提花織物,從而證實了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我國就已經使用了技術水平較高的絲織機械----“束綜提花機”。現收藏於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戰國舞人動物紋經錦
- 出土地點:馬山楚墓
- 館藏地點: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
- 所屬年代:戰國中期
文物介紹
舞人動物紋經錦,此種錦紋樣複雜。花紋圖案由龍、鳳、麒麟等瑞獸和歌舞人物組成,每個小單元呈三角形排列,左右對稱,共人七個單元組成,橫貫全幅的花紋。這樣大的花紋單位在戰國時期的織錦中首次發現。龍、鳳、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吉祥物。馬山楚墓中出土的大量龍鳳紋是當時龍鳳藝術的集中表現。
戰國時期的龍鳳極其苗條、秀麗,有著鋒利的爪子、如花的尾巴或羽毛,經常與花藤枝蔓相纏連。而後世的龍鳳則已成為皇權的象徵,威猛而高貴。楚人浪漫的藝術想像力在其中得以見證。這在當時的楚國是高貴華麗的衣料。
小圖案以對稱的舞人動物紋為主題,舞姿翩翩的人物、長尾曳地的峨冠鳳鳥,以及姿態各異的龍紋、麒麟,加之深紅、深黃、棕三種溫暖的色調,顯得意趣盎然,構成一幅歡快明朗的畫面,反映出楚人樂觀的精神面貌和對自由境界的追求。明顯有別於中原嚴肅、莊重的藝術情調。 其中長袖飄拂的舞人紋樣,表現的或許是楚地的巫舞活動,巫師通過歌舞與鬼神溝通,而龍鳳為通天靈物。
這種錦主要用作面料和一些衣物的邊緣部,是迄今見到的戰國時期圖案最複雜、花紋單位最大的一種錦,需要複雜的提花裝置和熟練的技藝才能織成,無論織造技術還是色彩圖案,都堪稱戰國時期織錦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