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石鼓文秦泰山刻石》是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邱振中,陳政
基本介紹
- 書名:戰國石鼓文秦泰山刻石
- 作者:邱振中、陳政
-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 定價:30.0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8027003
- 叢書:中國古代碑帖經典彩色放大本
內容簡介
春秋戰國《石鼓文》和秦代《泰山石刻》賞析 文師華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開始了春秋、戰國兩個歷史時期,之後漢字書法也隨著社會的動亂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一時期最可稱道的優秀書法作品是《石鼓文》。 《石鼓文》於唐初年間出土於陝西省陳倉縣石鼓山。石鼓系用十塊石質堅硬的青黑色花崗岩雕鑿而成,每個高3市尺多,形狀像鼓,後人稱之為“石鼓”。 《石鼓文》從唐憲宗末年即元和十五年(820)被從野外收回放置鳳翔的夫子廟。北宋大觀年間,自鳳翔遷於汴京(今開封)。金人破宋,將石鼓運歸燕京(今北京)。石鼓在北京放了六七百年,到20世紀30年代日軍侵華時,得原故宮博物院院長、著名考古學家馬衡先生等人多方護持,隨故宮文物南遷,最後轉移到四川峨眉縣西門外武廟。1949年後又運回北京。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關於《石鼓文》刻制年代, 唐代多數人認為石鼓是周宣王時物。近代以來,學者...(展開全部) 春秋戰國《石鼓文》和秦代《泰山石刻》賞析 文師華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開始了春秋、戰國兩個歷史時期,之後漢字書法也隨著社會的動亂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一時期最可稱道的優秀書法作品是《石鼓文》。 《石鼓文》於唐初年間出土於陝西省陳倉縣石鼓山。石鼓系用十塊石質堅硬的青黑色花崗岩雕鑿而成,每個高3市尺多,形狀像鼓,後人稱之為“石鼓”。 《石鼓文》從唐憲宗末年即元和十五年(820)被從野外收回放置鳳翔的夫子廟。北宋大觀年間,自鳳翔遷於汴京(今開封)。金人破宋,將石鼓運歸燕京(今北京)。石鼓在北京放了六七百年,到20世紀30年代日軍侵華時,得原故宮博物院院長、著名考古學家馬衡先生等人多方護持,隨故宮文物南遷,最後轉移到四川峨眉縣西門外武廟。1949年後又運回北京。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關於《石鼓文》刻制年代, 唐代多數人認為石鼓是周宣王時物。近代以來,學者們贊同它是秦國遺物,但仍有秦襄公、秦文公、秦武公、秦德公、秦景公、秦獻公、秦惠文王等說,相差仍有數百年。 關於《石鼓文》的版本,明代大收藏家安國的10種石鼓文拓本,自稱十鼓齋。其中最佳者為北宋拓本3種,均已流傳到日本,藏於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為明代拓本,也非常珍貴。 由於石鼓自唐代以來已多次遷移,原來的排列次序已無從查考。後人為了臨寫方便,一般採用明代安國所藏的3個宋拓本的排法,即以《吾車》為第一。 《石鼓文》的內容,一般認為是以四言詩的形式,描寫秦國君臣帶領兵士進行漁獵,修整道路,種植樹木和祭祀等活動。 《石鼓文》書法堪稱美妙絕倫。自唐初以來,《石鼓文》受到歷代文人的推崇。韓愈《石鼓歌》贊曰:“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石鼓文》用筆圓勁挺拔,圓中見方;結體略趨方正,嚴謹整飾;章法勻稱清朗,風格雄強渾厚,朴茂自然。非有十分功夫、深厚修養、博大的胸襟,不能創造出這樣的古代書藝瑰寶。《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型,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說分第六”評曰:“石鼓既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 《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力於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風格的。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統一中國。大丞相李斯上奏於秦始皇,提出“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以西周以來秦系文字為基礎統一全國文字。從此與先秦大篆(古文、籀文)相對而言的小篆就成了秦代的通行書體。 從書法發展史上看,秦代以小篆光耀史冊。而小篆又以秦始皇在位12年間留下的6處記功刻石最值得稱道。這6處刻石是:泰山、琅琊台、嶧山、碣石、會稽、之罘刻石。6處刻石,據說都出自李斯手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第三年(公元前219年)即率大臣,浩浩蕩蕩東巡,宣揚其威德盛治,到嶧山、泰山、琅琊山等處刻石,以歌頌其功業。《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是秦始皇東巡的第二刻,此石立在泰山頂上,宋代歐陽修、趙明誠都曾見過。據載,碑高4.5尺,寬1.4尺,刻石北、西、東三面為始皇帝詔書,計144字;南面是秦二世胡亥詔書計78字。刻辭內容頌揚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德。清代乾隆五年(1740)毀於火。僅殘存十字,原嵌置在山頂東嶽廟中,現置放在泰山岱廟內。《泰山刻石》傳世拓本中宋拓165字本,另有53字本,存字最多,最著名。曾由明代安國收藏,現已流入日本。此書所收是53字本。《泰山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之一,這種書體比起前代文字,具有新的特點:線條圓暢均勻,結構統一定型,字形呈縱勢長方,富有莊嚴典雅之美。唐代李陽冰、清代鄧石如的篆書均遠承秦代的小篆而又富有變化,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