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玉璧龍紋屬於一種玉器。璧孔飾以一龍,獸形軀體,強調了“S”形的結構和力度感,張口及鬣毛翹起,有叱吒風雲的氣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國玉璧龍紋
- 所屬年代:戰國時期
- 類別:玉器
戰國玉璧龍紋屬於一種玉器。璧孔飾以一龍,獸形軀體,強調了“S”形的結構和力度感,張口及鬣毛翹起,有叱吒風雲的氣概。
戰國玉璧龍紋屬於一種玉器。璧孔飾以一龍,獸形軀體,強調了“S”形的結構和力度感,張口及鬣毛翹起,有叱吒風雲的氣概。璧緣部飾以糾纏屈曲之夔龍,分列兩處,大體呈對稱式,使整個璧面產生了豐富的變化和動靜、面線的對比趣味。表現了...
龍紋玉合璧是戰國玉器,現藏故宮博物院。【簡介】直徑7.6厘米,厚0.4厘米。青色,有褐色浸蝕。體扁平,由兩個半圓形合成。內外緣各有弦紋一周,內滿飾谷紋,有芽,排列有序。孔內鏤雕龍紋,獨角,張口露齒,細頸,曲身,足蹬璧內緣,長尾向上翻卷。側面龍彎曲呈圓形,姿態雄偉。將一整壁切成兩半,似作合符...
戰國龍紋玉璧 龍紋玉璧是在美國哈佛大學藝術館收藏的中國戰國時期文物。徑長11.4公分。
戰國雙尾龍紋青玉璧,秦,淮安市博物館藏。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此件玉璧造型規整,製作精細,兩面均刻花紋,外圈刻獸面紋,內圈刻渦紋,布局合理,為戰國典型器,尺寸較大。文物特徵 規 格: 外徑19.1厘米,內徑3.9厘米,厚0.6厘米 ...
戰國夔龍榖紋青玉璧,戰國,肉徑30.9厘米,好徑10.7厘米,厚0.7厘米。青玉質,器扁平,圓形,肉上由兩道綯紋將紋飾分為三區,內區紋飾以綯紋相隔,分成三組,每組飾雙尾龍紋,一首雙身,兩兩相交。中區淺浮雕飾榖紋。外區飾五組雙尾龍紋。出土時,這件玉璧與墓中其他玉璧、玉環平鋪在死者屍身上下,...
春秋戰國時代,玉璧開始被大量用來作佩飾和殮葬用玉,還有作為禮儀場合手執的信物。多採用新疆青、白、碧玉。佩帶的壁直徑一般在10厘米以內。不殮葬用或作為禮器用的壁直徑則在15~25厘米之間。春秋壁壁體均較薄,厚度在1厘米左右。戰國壁表面分成一、二或三區同心圓紋帶,內外區琢成一首雙身龍紋,中區保留傳統...
戰國·夔龍榖紋青玉璧 戰國·夔龍榖紋青玉璧,玉石器,外徑19.8厘米,內徑6.5厘米,厚0.5厘米 曲阜魯國故城遺址52號墓出土 紋飾分為兩區,內區淺浮雕飾榖紋,外區飾雙尾龍紋,兩面紋飾相同。邊緣有褐色沁斑。
魯國大玉璧是1977年山東曲阜魯國故城乙組52號墓出土的文物。魯國大玉璧 大玉璧,戰國,外徑32.8厘米、孔徑11.6厘米、厚0.6厘米。玉料呈青碧色,玉質晶瑩溫潤,半透明,油脂光澤。玉璧肉部內、外緣各有一周廓,肉兩面紋飾相同,以兩組微凸起的綯索紋分隔成內、中、外三層紋飾。內、外兩層為陰線刻紋,中間以...
蒲璧指帶有極淺的六角形格子紋的璧,取蒲能織席可以安人之意。這兩種璧多是戰國和漢代的,一般為幾厘米到十幾厘米,超過二十厘米的不多見。從存世或出土的實物看,寶光四溢,做工極精良。在戰國時期這類玉璧已被奉為珍寶,作為佩玉或抵押品、賞賜品、鑲嵌用品、禮儀用品及饋贈用品。龍紋、鳥紋、鳳鳥紋蒲璧見之於...
商代玉璧多素麵無紋;周代大璧無紋,小璧則有雕琢精美的紋飾。紋飾題材主要為龍、鳳、鳥紋。刻法常用寬細陰線加隱起陽紋相結合的手法,寬陰線斜挖而戍,極具特色。周代紋飾弧線較多,線條自然流暢,動物造型柔美。戰國至兩漢,由乾禮制衰落,玉壁開始大量被用來作佩飾玉和殮葬用玉。這一時期玉璧的用途相當廣泛,...
輝縣固圍村所出大玉璜長20.2厘米,以7塊玉料和兩個鎏金銅獸頭構成,呈弧形,主體部分以5塊玉材組成雙首龍形,身上有隱起的雲紋,正中上側雕一小臥獸,也是大型禮玉中的精品。春秋、戰國時期玉器中出現了很多造型異常生動活潑的龍、鳳等形象,代表性作品為洛陽金村所出的雕龍谷紋玉璧、龍紋玉佩,長豐楊公鄉...
有的尚有銘文。惟此器除上部出廓外,且在璧的兩側亦各有一不同形態的螭龍紋出廓,尚不多見。又,此器內外緣有寬凸弦紋一圈,璧體厚達1.1、外徑24.4厘米,所用玉料又非新疆和田等地區產。是知同為漢代出廓式玉璧,但因年代早晚不同,其形式又有所別,其中兩側為出廓紋者有戰國出廓璧的遺風。
蒲璧指帶有極淺的六角形格子紋的璧,取蒲能織席可以安人之意。這兩種璧多是戰國和漢代的,一般為幾厘米到十幾厘米,超過二十厘米的不多見,從存世或出土的實物看,寶光四溢,做工極精良。在戰國時期這類玉璧已被奉為珍寶,作為佩玉或抵押品、賞賜品、鑲嵌品、禮儀品及饋贈品。龍紋、鳥紋、鳳鳥紋、蒲璧見之於漢代...
整個畫面,滿而不亂,多而不散。流動的雲紋,充滿生機的靈芝草,祥瑞的玉璧和游龍,構成了一幅生動自然的“二龍拱璧圖”。璧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在戰國以後的禮儀活動中,玉璧是用於祭天的禮器。兩側以爪托璧的雙龍是通天神獸,其形態是典型的漢代走龍。畫面將璧與龍巧妙結合,寓意吉祥。
宋螭虎紋玉璧 宋螭虎紋玉璧是一件宋代玉器,直徑11.4厘米、孔徑2.6厘米、厚O.5厘米,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鑑賞:宋螭虎紋玉璧屬青玉。璧呈扁平圓形,中有對鑽圓孔,一面分內外兩圈,內圈刻谷紋,外圈刻龍紋;一面鏤雕兩隻對峙螭虎,一大一小,作扭身拖尾、側首相望狀,充分利用了圓璧的迴轉造型。
魯城拱璧 魯城拱璧,魯國大玉璧。曲阜市魯國故城戰國墓出土。青玉質,肉上紋飾分三層:內外兩層飾雙尾龍紋,內層紋飾三組,外層紋飾五組,均以綯紋豎欄相隔;中層飾榖紋。三層之間均以綯紋圓欄相隔。周徑32.8厘米,孔徑11.6厘米。是迄今發現的戰國時期最大的玉璧。現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蒲璧指帶有極淺的六角形格子紋的璧,取蒲能織席可以安人之意。這兩種璧多是戰國和漢代的,一般為幾厘米到十幾厘米,超過二十厘米的不多見,從存世或出土的實物看,寶光四溢,做工極精良。在戰國時期這類玉璧已被奉為珍寶,作為佩玉或抵押品、賞賜品、鑲嵌品、禮儀品及饋贈品。龍紋、鳥紋、鳳鳥紋、蒲璧見之於漢代...
龍鳳紋作為裝飾紋樣廣為流行,如在玉璧、玉環上刻龍鳳紋圖案。由龍首演化的璜形佩,龍鳳結合琢制的玉雞心佩及其他玉飾幾成主流紋飾。更重要的是由龍與其他動物演變而來的“辟邪”、天祿、蟠螭等神獸玉雕大行其道,成為圓雕動物主流題材,他們千變萬化、形態各異,體現了戰國、漢代高超的雕刻藝術。圓雕玉龍、玉鳳較少...
5、耳兩側有毛髮,目上有眉毛,東漢以後進而在身上和足間的局部都有毛紋,所飾毛紋,皆用短細且平等的成組陰線表示。6、螭形局部增咖飾紋,如東漢始在身上有凹孔,身上有圓圈紋、竹節紋等,及至魏晉時的個別螭紋上的腦後還新出現了毛髮紋。7、此期所見螭紋除戰國時常作玉璧、玉瑗等飾紋外,另增加的器物...
唐代承前繼承了周、戰國、魏晉時期的風格,融周代服飾圖案設計上的嚴謹、戰國時期的舒展、漢代的明快、魏晉的飄逸為一體,又在此基礎上更加華貴,使服飾、服飾圖案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飾、服飾圖案對後代的影響一直沿續到今天。纏枝紋在現代服飾圖案中的運用,展示了傳統紋樣與現代審美意識結合所產生的意蘊。隋...
玉鳳紋蒲璧,來源於西漢的文物。玉鳳紋蒲璧 西漢 尺寸:徑14.5cm 口徑2.9cm 厚0.4cm 說明:玉料淺碧色,表面有淡赭色沁斑。體作圓片狀,中有圓孔,兩面紋飾相同。孔邊及外沿有陰弦紋一周,以繩紋相隔為兩區。外區琢三鳳紋,內區飾蒲紋。在戰國至西漢的多層琢紋玉璧中,多飾獸面紋(又稱雙身龍紋),...
1.戰國龍紋玉琮 2.戰國蒲紋玉璧 3.戰國出廓龍紋玉璧 4.戰國玉環 5.戰國龍形玉珩 6.戰國龍紋玉璜 7.戰國龍形玉佩 8.戰國S形龍玉佩 9.戰國S形龍鳳玉佩 10.戰國鏤空龍形玉佩 11.戰國鏤空龍鳳玉佩 12.戰國玉鳳佩 13.戰國玉琥符 14.戰國玉人 15.戰國龍紋玉柄飾 16.戰國龍首玉帶 17.戰國鑲嵌綠松石鎏金...
春秋時期長援銅戈:戰國時期“許之造戈”金絲銘文銅戈;戰國時期鑲嵌金絲、銀絲銅矛銷一組5件;戰國時期捲雲暗紋銅車牌飾;春秋時期侈口淺腹圓底漆豆;春秋時期樹圓形侈口淺腹圜底圈足漆簋;春秋時期飾龍虎圖案漆俎;春秋時期方口長頸鼓腹圈足漆方壺;戰國時期附龍玉璧;春秋時期三角暗紋磨光黑陶罐。
蟠虺紋條形玉佩 春秋 蟠虺紋條形玉佩 春秋 蟠虺紋玉片 春秋 蟠虺紋條形玉佩 春秋 蟠虺紋玉簪帽 春秋 玉璧 戰國 玉璧 戰國 獸首帶鉤 戰國 玉璧 西漢 玉璧 西漢 玉璜 西漢 蠶紋玉片 西漢 蠶紋玉片 西漢 玉璧 東漢 翁仲形玉佩 東漢 玉鹿 唐代 玉獅子 金代 玉柄鐵刀 金代 荷花玉佩 金代 青玉單耳谷紋杯 ...
青玉璧 漢代 青玉璧 漢代 青玉璧 漢代 青玉出廓璧 漢代 青玉出廓璧 漢代 白玉出廓璧 漢代 白玉龍首璜 戰國 青玉螭紋佩 戰國 碧玉樓牌佛經 北魏 白玉帶鉤 戰國 白玉獸頭形帶鉤 漢代 包金嵌玉帶鉤 戰國 青玉簋 商代 碧玉調色盤 商代 青玉鼎 戰國 白玉環耳爐 清代 黃玉壺 清代 碧玉仿古觥 清代 金珀帽正 ...
設計靈感來自戰國至西漢時期,王侯御用的玉卮為設計元素,融入現代科技,重新以手工打造之美器。意在掌握乾坤百戰百勝,並享昔日貴族的御用尊榮。特殊的乳丁紋設計,發揮對手部穴位深層按摩的功效,使喝茶養生文化、藝術生活化。勢在必得隨身杯 杯身取「勢在必得」的“勢”和“必”的諧音,以“柿蒂紋”和西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