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古屍

1994 年沙洋縣紀山鎮郭家崗一號楚墓出土一具戰國古屍,比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屍早 100餘年、比江陵鳳凰山西漢古屍早200餘年,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古屍”。這具古屍為女性,身高 1.60米,死時年齡 70-75歲, AB血型,入葬年代距今2300餘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國古屍
  • 出土時間:1994年
  • 身高:1.60
  • 出土地點:沙洋縣紀山鎮郭家崗
簡介,考古發現,

簡介

1994 年沙洋縣紀山鎮郭家崗一號楚墓出土一具戰國古屍,比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屍早 100餘年、比江陵鳳凰山西漢古屍早200餘年,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古屍”。

考古發現

這具古屍為女性,身高 1.60米,死時年齡 70-75歲, AB血型,入葬年代距今2300餘年。古屍出土時身體上包裹有大量絲織衣物,網路狀的紋理清晰可見,用手拉,還有一定的強度。古屍外觀形態保存完整,只是因為脫水而有些乾癟,皮膚堅韌,呈烏褐色,還有一些毛髮。經解剖,體內組織及臟器保存良好。在其腸內,還檢測出人體寄生蟲的蟲卵,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蟲卵的形態和大小都與新鮮蟲卵近似,這一觀察結果,把我國寄生蟲卵的人體感染史提前了150餘年。
中國第一古濕屍所在墓葬規模不大,土坑豎穴帶墓道,一棺一槨,隨葬物品有銅、陶兩類禮器,以及生活用器、喪葬用器和車馬器。因墓葬處於紀山楚國古墓群,隨葬品也不是很多,可以斷定,死者生前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並不十分顯赫。
中國第一古屍的發現,為戰國時期的人體防腐技術提供了實例。考古學家通過馬王堆和鳳凰山西漢古屍的研究表明,深埋、密封和棺內液體共同構成了古屍保存的重要條件。郭家岡戰國古屍也具有相似的條件。所在墓坑深近 7米。槨內四周及頂填充青灰泥和五花土,封閉嚴密,棺內缺氧,抑制腐敗菌生存。由於古屍所在墓葬曾被盜,遭受了破壞,致使保存屍體的地下環境不復存在,下葬時是否使用防腐劑,就不得而知了。
中國第一古屍被國家文物局定為一級文物,現今保存在荊門市博物館珍寶館,為鎮館之物,水晶棺里充滿了防腐劑,但並不防礙人們觀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