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品為戰國中期文物。壺通高51厘米,腹徑35厘米,鑒高32.4厘米,口徑67厘米。鑒是周代祭祀用器,在鑒內放冰,再放入酒壺即可起到冰鎮的作用。這件青銅圓鑒壺配有1件圓形酒壺,壺蓋的環鈕、壺身的蟠龍雙耳與圓鑒的獸形鈕從高到低形成遞進的呼應,呈現套裝器皿的整體美。2002年出土於湖北省棗陽市九連墩1號墓,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戰國中期銅圓鑒壺
- 出土地點:湖北省棗陽市九連墩1號墓
- 館藏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東湖路156號
- 所屬年代:周代
- 類別:青銅器
- 所屬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
- 所屬地區:湖北武漢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戰國中期文物。壺通高51厘米,腹徑35厘米,鑒高32.4厘米,口徑67厘米。青銅器,出土時間:2002年,出土地點:湖北省棗陽市九連墩1號墓。
冰鎮飲酒是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種生活習俗,與當時的釀酒技術有關。據《酒經》記載,上古造酒,用桑葉包飯的發酵方法製作,可見當時的酒相當於米酒,在高溫下容易發酸變質,為了讓酒保持原有的口感,必須讓酒維持在低溫狀態,在夏天,冰鎮就成為飲酒的必要程式。古人會在冬天把冰塊儲藏到很深的地窖里,到第二年夏秋就可以取出來用,這種保存和使用自然凍的辦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西周時代,王室內甚至有專門掌理藏冰和供冰事務的官員——凌人。《周禮》記載:“凌人掌冷。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春始治鑒。凡外內饔之膳羞鑒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供)冰鑒”。由此可以知道,在古代進行祭祀和宴請賓客,都需要在鑒內放置冰塊,再放入酒壺,起到冰鎮酒液的作用。而在冬天,可在鑒內注入熱水來溫酒,因此鑒壺可以是冷熱兼顧、一器二用的器具。
這件九連墩楚墓出土的青銅圓鑒壺,在圓鑒里配套使用一件圓形酒壺,壺蓋上有4個環鈕,壺身以2隻蟠龍攀附作耳,環鈕、壺耳與圓鑒的獸形鈕從高到低形成遞進的線條呼應,呈現套裝器皿的整體美。鑒是周代的祭祀用器,從九連墩楚墓出土的禮樂器來看,楚國禮樂器雖有個別器形、器類和禮器組合的變化,這不改變楚國的禮樂制度仍然是周王朝禮樂制度重要組成部分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