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戰上海》講述了1949年5月至1950年5月,沒有城市管理和經濟運行經驗的共產黨人如何以強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緊緊依靠廣大民眾,勇於創新,善於創新,戰勝一個個難以想像的困難和挑戰,解放上海、安定上海,將毛澤東的預言“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變成現實。
創作背景
2017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70周年,由作者策劃並參與撰寫的“解放戰爭系列叢書”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並在當年的上海書展上舉行了首發式。在那次書展上,上海人民出版社王為松社長給劉統提了一個建議: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能不能寫本關於上海解放的書?劉統當時沒多想,就答應了。這本書寫作過程中,他最注重的是保留原始史料和記錄。當年共產黨的政策和指示都是開誠布公的,政府的公告、首長的講話都發表在《解放日報》上,批評和處分的決定也都是公開的。沒有官話套話,都是開門見山的大實話。所以他在一些重大問題的敘述時,都儘量引用原文。
作品鑑賞
作者在刻畫正面戰場時,語言簡明有力、字字鋒銳,激戰場面精彩紛呈,讀來令人血脈賁張;在講述後期接管時,中國共產黨愛民護民、團結民眾,豐滿溫情的情節娓娓道來,令人如沐春風。由此角度看,《戰上海》不僅是歷史讀物,同時也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全書布局嚴密,張弛有度,落字成聲。解放上海、將上海從舊世界改造成新世界;在改造過程中,上海從混亂無序到為整個國家的經濟做出貢獻……這些恢宏的大事件透過書頁投射在讀者面前,巨觀場面下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細節。“歷史能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生動的情節。”書中鮮活的情節再現了“戰上海”的種種場景,穿插在行文中的多幅珍貴照片資料與敘述相得益彰,文圖結合的方式詳細還原了歷史現場。
作品影響
《戰上海》於2018年12月26日上市,兩個月以來,《戰上海》已重印1次,入選中國好書2018年12月榜單,長居噹噹歷史大類新書榜前十。
獲獎記錄
2019年4月,該書入選“2018年度中國好書”人文社科類圖書。
2019年8月19日,榮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作品評價
李忠傑(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我認為《戰上海》可以稱之為歷史轉折的典型案例和典型展示。
劉金田(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這本書的好首先在於史料非常豐富。作者選用了那么多原始的史料奉獻給大家,把上海解放這一年的歷史梳理清楚了,史料性很強,經得起推敲,這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但同時,這本書也很通俗。一般黨史方面的圖書,太注重史料,寫出來很枯燥,而劉統老師在選取史料、運用史料這些方面有獨到之處,讓我們讀起來感覺很流暢,能夠一口氣讀下來。
劉慶(軍事科學院戰略部研究員):劉統獨特的敘述方式有著深厚的史料基礎和嚴肅的創作態度做支撐,使得他的作品有了更廣泛的傳播力,這是獲得讀者認可的重要因素。
作者簡介
劉統,歷史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現代史、中國軍事史研究。著有《北上——黨中央與張國燾鬥爭紀實》《中國的1948年——兩種命運的決戰》《跨海之戰:金門·海南·一江山》《唐代羈縻府州研究》《決戰:華東解放戰爭1945—1949》《決戰:東北解放戰爭1945—1948》《決戰:中原西南解放戰爭1945—1951》。編著有《親歷長征:來自紅軍長征者的原始記錄》《早年毛澤東:傳記、史料與回憶》。《決戰東北》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四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工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