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浦塘(戚浦塘)

七浦塘

戚浦塘一般指本詞條

七浦塘又名七浦、七鴉浦、七丫河 、戚浦塘,是陽澄地區五大主要通江河道之一,與其它通江河道一起負有2537平方千米的陽澄地區引排任務,同時,還是七級航道。七浦塘是古為太湖下游東北部“三十六浦”之一。七浦塘位於蘇州市東北部,是太湖流域陽澄淀泖區五大骨幹通江河道之一,具有防洪排澇、水資源、水環境及航運等綜合功能。河道自陽澄湖至吳塘以東沿迷涇河、盪茜河入江,途經相城區、崑山市、常熟市、太倉市,涉及5個鎮26個村,全長48.4千米,水域面積2.35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浦塘
  • 地理位置:蘇州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所屬國家:中國
  • 又名:七浦、七鴉浦、七丫河 、戚浦塘
  • 地面高:0.5米
七浦塘歷史簡介,七浦塘歷代改造,七浦塘地勢,地圖信息,

七浦塘歷史簡介

七浦塘歷代改造

陽澄地區五大主要通江河道就有七浦塘,七浦塘又名七浦、七鴉浦、七丫河 、戚浦塘。與其它通江河道一起負有2537平方千米的陽澄地區引排任務,同時,還是七級航道。古為太湖下游東北部“三十六浦”中就有七浦塘。據同治《蘇州府志》記,宋景祐二年(1035年)蘇州知府范仲淹督浚七丫河,並建牐御潮,為陽澄地區東吐主流,集水範圍廣,古有“七浦暢,則陽澄水位降”之說。自至清曾大浚46次。1956、1971、1973年三次拓浚,改造石牌、任陽鎮市河、裁彎取直,修建護岸,改造橋樑等,擴大了七浦塘引排能力。七浦塘江邊古牐屢建屢圯,康熙47年(1708年)重建三孔閘,同治期間淤廢兩孔。1953年在七丫口上游浮橋鎮修建了三孔鋼筋混凝土閘,總寬15米,並另開引河與七浦塘相接。從此,提高了陽澄地區的抗洪、擋潮和引排能力。1999年又重建七浦閘,三孔總寬18米。目前,七浦塘自陽澄湖至長江,全長48千米,河道底寬30米,河底高程2.0米。河道常水位3.3米,歷史最高水位4.16米(1972年),節制閘最大引排流量為282立方米/秒,1967年最大年引排水量為3.4億立方米,1977年最大年引排水量為5.71億立方米。沿途鄉鎮工業發達,經濟繁榮,崑山、常熟、太倉市在全國百強縣中均名列前茅。 [1]

七浦塘地勢

七浦塘兩岸為平原圩區,地勢低洼,自東向西傾斜,地面高程5.0米,沿線有許多大小河港,並通過這些河港,北與浪港、盪茜河、白茆塘、常滸河相通,南與楊林塘、瀏河等主要通江河道溝通。

地圖信息

地址:崑山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