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氏膏藥是一種藥,距今已有270年歷史,具有使用方便、止血、活血化瘀、痛經活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之功效,對於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有重要的醫用價值,“戚氏膏藥”被收集於建湖縣“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戚氏膏藥
- 地位:是中華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 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詳細內容:見正文
戚氏療法,掌門人簡介,非物質文化遺產,適用範圍,膏藥原理,套用特點,產品組方,
戚氏療法
傳統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精粹。膏藥是中華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戚氏膏藥傳承久遠,距今已有270年歷史,具有使用方便、止血、活血化瘀、痛經活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之功效,對於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有重要的醫用價值。戚氏膏藥具有對皮膚無刺激性,保存時間長,即烤即貼,使用安全經濟、不需手術、快速治癒病痛之特點。目前,戚氏膏藥仍堅持家傳,深受當地及周邊地區民眾信賴,求醫求藥者絡繹不絕。
掌門人簡介
戚氏膏藥第六代傳人,戚泰庚(又名:戚太根)先生生於1949年,與新中國同齡。自幼學醫,年輕時曾就職於當地農村合作醫療機構,科班出身,精通西醫。隨後由於傳承家族祖傳中醫醫術,並將其發揚光大,自行開立中醫骨傷門診。
非物質文化遺產
建湖縣政府於2007年發文公布了首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戚氏膏藥”被收集於“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2011年的《建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報告》中再次明確“戚氏膏藥”在提高人民的健康生活、救死扶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適用範圍
陳年腰腿痛、骨折、骨裂、股骨頭壞死、骨壞死、老年性退行性關節病引起的疼痛、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骨折、頸椎病、腰椎病、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引起的疼痛等。
散寒止痛、舒筋活血、祛瘀消腫、通利關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對於因風寒濕邪,氣滯血瘀引起的肩周炎、頸椎疼痛、骨質增生、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腰間盤突出、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腰腿疼痛、落枕、扭挫傷等各種疼痛具有康復保健作用。
膏藥原理
戚氏膏藥是運用中藥歸經原則,運用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大複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由於膏藥用於肌表薄貼,所以膏藥中取氣味具厚的藥物,並加以引藥率領群藥,開結行滯直達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
貼於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同時藥物在患處通過皮膚滲透達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從而發揮較強的藥理作用。
此外,因膏藥中有些刺激性強的藥物,強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可以調節肌體功能促進抗體形成,提高人體免疫力。藥物穿通皮膚及黏膜後,經過血管或淋巴管進入體循環,也可產生全身性藥物作用。
套用特點
1.療效顯著,見效迅速。膏藥療發施於局部,局部組織內的藥物顯著高於血液濃度,所以發揮作用充分,迅速,局部療效明顯優於口服用藥,非常適合不便服藥者或不願服藥者使用。
2.適應症廣,使用方便。不需住院,只要了解常用膏藥的作用及適用症,禁忌症,病人就可根據疾病買藥,按貼敷方法和要求自行治療。
3.使用安全,無毒副作用。膏藥療法是針對患者的患病部位局部施藥的,對人體的整體影響小,從而避免了藥物對肝臟及其他器官的毒副作用,因此非常安全可靠。
產品組方
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