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律寺天王殿位於鐘鼓樓和大雄寶殿之間,是寺廟供奉四大天王之處。殿堂黃牆黛瓦、氣勢恢宏,坐北朝南,為重檐歇山建築,頂勢平坦,飛檐翹角,莊重肅穆。明間設有踏步。殿內供有彌勒菩薩、韋馱菩薩、四大天王等。正中供奉大肚彌勒,兩側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後供韋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戒幢律寺天王殿
- 所屬年代:清代
現存情況
山門殿與鐘鼓樓在同時期修復,目前維護情況良好。殿門有少量開裂、油漆掉色等情況。殿內梁架等木作均重新用深紅色油漆粉刷。台階因長期使用,部分踢面有損壞、缺失情況。
戒幢律寺天王殿位於鐘鼓樓和大雄寶殿之間,是寺廟供奉四大天王之處。殿堂黃牆黛瓦、氣勢恢宏,坐北朝南,為重檐歇山建築,頂勢平坦,飛檐翹角,莊重肅穆。明間設有踏步。殿內供有彌勒菩薩、韋馱菩薩、四大天王等。正中供奉大肚彌勒,兩側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後供韋馱。
戒幢律寺天王殿位於鐘鼓樓和大雄寶殿之間,是寺廟供奉四大天王之處。殿堂黃牆黛瓦、氣勢恢宏,坐北朝南,為重檐歇山建築,頂勢平坦,飛檐翹角,莊重肅穆。明間設有踏步。殿內供有彌勒菩薩、韋馱菩薩、四大天王等。正中供奉大肚彌勒,兩側...
戒幢律寺的建築布局屬於漢化佛教寺院布局形式,以殿堂為中心,以中軸線的形式將不同等級和用途的佛堂串聯起來,形成秩序和空間遞進。其軸線上的建築節點包括上塘河南側的入口照壁、山門殿前的花崗石牌坊、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念佛堂...
戒幢律寺大雄寶殿位於天王殿之後,兩殿之間古木參天,殿前香樟、銀杏樹齡都超百年。庭院香花橋下的“香積池”,與放生池相通。香花橋梯段寬1.8m,4級台階,橋面平台面積3.2㎡。香積池周圍由欄桿保護。大殿之前是露台,露台高0.8m,...
他托缽四方,化緣重建戒幢律寺。從43歲到73歲,在30年中先後修建了大雄寶殿、觀音殿、羅漢堂、天王殿、放生池及安僧的配套設施,待基本形成了全寺的建築規模,及完成了內部塑像,已是民國十五年(1926)。廣慧法師重振寺宇,勞苦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