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癌症這九年》以輕鬆幽默的筆調記錄了作者九年來與腫瘤抗爭的經歷和感悟。作者於2005年罹患腦部腫瘤,九年來六次復發,經歷了多次放化療及伽馬刀治療,現病情穩定。作者通過對自己治療過程的分析總結,提出八字抗癌真經(信念由心,智慧用腦)和三大抗癌兵法(有理有利有節、和平共處、打持久戰),並對新病友提出一些可供借鑑的具體治療經驗,告訴讀者,癌症並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對,生活處處皆治療。書中提出的抗癌理念,不僅適用於癌症患者,對普通人來說也是一劑良藥。
基本介紹
- 書名:我與癌症這九年
- 作者:傑人天相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13117908
- 外文名:9 Years with Cancer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頁數:187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與癌症這九年》編輯推薦:比《此生未完成》更勵志!比《重生手記》更實用!比《病隙碎筆》更發人深省!傑人天相,何許人也?他是上海交通大學的青年教師、科研人員。他以碩士身份進入名校工作,兩次在職考博士而未能如願。誰知,2005年被查出罹患腦部腫瘤後後,夢想照進了現實。患癌9年了,他六次復發,做了多次放化療和伽馬刀治療,但是,這一點也不妨礙他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得豐富多彩,有滋有味。他堅持科研工作,成績突出,他還讀博士,出版自傳,管理新浪的癌症病友部落格圈,在期刊上發表文章普及防癌抗癌知識,同時還培養了一個優秀得不可思議的兒子。你說,他是不是傳奇?他的故事算不算勵志?他的治療經驗是不是值得參考借鑑?《我與癌症這九年》,沒有《此生未完成》中的人生遺憾,沒有《重生手記》中對醫療行業眾生相的批判,而是對自身治療過程的忠實再現,是對防癌抗癌經驗的全面總結,更是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探索。《我與癌症這九年》不僅適用於癌症患者,對普通人來說也是一劑良方。
作者簡介
傑人天相,1975年生於山東,2002年碩士畢業,就職於上海交通大學,從事納米材料在腫瘤的診斷與治療方面的相關科研工作。2005年,罹患腦部腫瘤,2007年轉移至脊髓,診斷為瀰漫大B淋巴瘤。九年來六次復發。這期間,經歷多次放化療及7次伽馬刀治療。2007年,考取在職博士,2012年取得工學博士學位。同年,出版抗癌日記《刀尖上的舞者》一書。從2011年開始,擔任新浪部落格癌症病友圈管理員。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我的抗癌之路:與癌共舞/001
一、我的九年病史/003
二、生命在逆境中升華/012
第二部分我的抗癌真經:信念由心,智慧用腦/023
一、回顧“九年抗戰”之路/025
二、坦然接受患癌的事實/045
三、勇敢迎接命運的挑戰/047
四、看穿生死,活在當下/049
五、慎重借鑑別人的治療、康復經驗/052
六、慎重選擇治療方案/055
七、要不要使用特效藥/061
八、如何合理安排醫療費用/064
九、學會利用心理暗示進行自我治療/067
十、兩位騎游患者的不同命運說明了什麼/073
十一、名人的抗癌防癌智慧/075
第三部分我的抗癌忠告:新病友,請聽我說/081
一、患癌不是偶然的/083
二、癌症是種慢性病/086
三、癌症可以治癒嗎/088
四、癌症為何難治/092
五、治與不治,如何抉擇/095
六、科學抗癌,積極自救/097
七、患癌後對自己重新定位/102
八、加入病友圈,開展群體抗癌/105
第四部分我的抗癌體會:生活處處皆治療/151
一、淡泊名利,輕裝前進/153
二、感悟生活,感恩命運/158
三、快樂療法,自娛自樂/171
一、我的九年病史/003
二、生命在逆境中升華/012
第二部分我的抗癌真經:信念由心,智慧用腦/023
一、回顧“九年抗戰”之路/025
二、坦然接受患癌的事實/045
三、勇敢迎接命運的挑戰/047
四、看穿生死,活在當下/049
五、慎重借鑑別人的治療、康復經驗/052
六、慎重選擇治療方案/055
七、要不要使用特效藥/061
八、如何合理安排醫療費用/064
九、學會利用心理暗示進行自我治療/067
十、兩位騎游患者的不同命運說明了什麼/073
十一、名人的抗癌防癌智慧/075
第三部分我的抗癌忠告:新病友,請聽我說/081
一、患癌不是偶然的/083
二、癌症是種慢性病/086
三、癌症可以治癒嗎/088
四、癌症為何難治/092
五、治與不治,如何抉擇/095
六、科學抗癌,積極自救/097
七、患癌後對自己重新定位/102
八、加入病友圈,開展群體抗癌/105
第四部分我的抗癌體會:生活處處皆治療/151
一、淡泊名利,輕裝前進/153
二、感悟生活,感恩命運/158
三、快樂療法,自娛自樂/171
序言
我為什麼寫這本書
一、我與腫瘤的緣分
我夫妻二人本來都是動物學碩士,我研究蝦,她研究蟹,畢業後卻都研究起了腫瘤。她工作所在的實驗室是專門研究腫瘤基因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我畢業後到上海交通大學從事的是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上的相關研究,尤其是在腫瘤的診斷與治療上的套用基礎研究。工作三年後的2005年7月,我患癌。那時候,我對癌症的認識幾乎完全來自教科書。在我那時的觀念里,癌症等於死亡。2007年,我們夫妻雙雙考上了上海交大的在職博士。三年後,我愛人成了腫瘤學博士;五年後,我成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的博士,我的博士論文是有關腫瘤細胞基因轉染方面的研究。
在中學,我的最大夢想就是當一名作家,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選擇了理科。1998年,我從山東考到上海讀研究生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念頭在我腦海中一閃而過——在大上海的學習生活經歷或許能為我實現作家夢提供點閱歷?這一閃而過的念頭自然是很可笑的,因為我的專業已經距離當一名作家漸行漸遠,而且,我也從未在這方面付出過任何努力。患癌後,我把我的抗癌日記出版了(山東文藝出版社《刀尖上的舞者》)。有很多讀者從這本書中吸取了正能量,這種正能量又反饋到我的身上,讓我體會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價值感。於是,我的人生目標越來越清晰。這就是——努力使自己活下去,並且也為幫助患者活下去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我與癌症的不解之緣,或許這正是命運的安排。命運讓我學習生物學,是為了讓我積累癌症的專業知識;命運讓我患癌,讓我從理論到實踐與癌症來了個親密接觸,讓我無數次跌倒了再爬起來是為了讓我思索,讓我領悟,讓我積累與癌共舞的勇氣,讓我總結抗癌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命運讓我喜歡寫作、喜歡與別人交流,是為了讓我幫助更多需要我幫助的人。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命運讓我僥倖活著,感恩命運讓我有機會去幫助在黑暗中與疾病鬥爭的戰友。
二、腫瘤治療的誤區
患癌九年,接觸了太多的病友。而相當數量的病友不是死在癌症上,而是死在錯誤的治療理念及措施上,實在太可惜、太痛心、太無奈!
據我觀察,目前的腫瘤治療存在以下的問題:
(1)病人太相信醫學與醫生,而忘記了或者壓根不知道人體擁有強大的自愈力。病人不僅在治療過程中不該完全把自己交給醫院與醫生,而且,在醫院的手術放化療治療結束後,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康復之路主要靠自己,只有積極而智慧地自救才能順利地活下去。
(2)過度治療。這些年,癌症的過度治療已經成為一個有目共睹的醫療現實。央視的著名播音員羅京,瀰漫大B淋巴瘤患者,網路上大量文章都反映了他存在過度治療的問題。羅京老師不是死於腫瘤,而是死於治療帶來的併發症。很多專家指出淋巴瘤的常規治療已經相當成熟,淋巴瘤的治癒率相對其他類型的癌症都要高。我有一個病友,她的網名叫有志者。她也是淋巴瘤患者,當時與羅京在同一個病區。她的自體幹細胞已經分離出來準備移植,她說她很慶幸當時最終放棄了移植而採取了較為溫和的治療。2013年7月,我們病友聚會時我見到她,她的狀態很好。我不是說不要做移植。我個人覺得如果有其他選擇的話,寧可選擇風險相對小一點的治療。我的病理也是瀰漫大B淋巴瘤。我的病灶在中樞神經系統,按照教科書上的說法,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是淋巴瘤裡面惡性程度最高、預後最差的。藥物不容易通過血腦屏障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採取的治療措施相對溫和,雖然沒有徹底治癒,但是也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因此,我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生活質量。
(3)不科學的治療。因為腫瘤治療的複雜性,所以,各種嘗試、各種方法粉墨登場。病人在選擇治療方法的時候往往病急亂投醫。復旦大學的于娟老師,在騙子的蠱惑下,跑到安徽的大山里進行“飢餓療法”,這種不科學的做法令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我們的患者要相信科學,理性治療,無論選擇何種治療方案都要對自己負責。
(4)患者操之過急,總想一下子把病徹底治癒。我認識五年半的病友、我的忘年交Y,久經沙場,“過五關斬六將”,但最終卻由於治療方案太激進而讓一個不足兩公分的良性腫瘤奪去了性命。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腫瘤是種慢性病,要學會與之慢慢周旋,要與它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不能試圖畢其功於一役,要知道欲速則不達。總之,患癌後需要信念,需要堅強,更需要理智與智慧,要做好與它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要學會理性抗癌、科學抗癌,在積極治療的同時要展開積極自救。自助者天助。
三、我寫這本書有何優勢
腫瘤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有很多東西沒有搞清楚,也說不清楚。患者能否活下來與腫瘤的種類、惡性程度、腫瘤分期、位置、大小、發現早晚、採取的治療措施、選擇的醫院、遇到的醫生、患者的身體狀況、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況、家庭的支持照顧、康復期的調養、鍛鍊、飲食等等一系列因素有關。我覺得我能活下來有運氣的成分,我的病灶在頭顱,在病灶很小的時候就能發現;我在上海,醫療條件好,醫生技術好;我的病灶對射線治療敏感等等。除了運氣好之外,也有不少共性的東西值得交流與探討。我患癌九年六次復發,在這過程中不斷調整作戰方案,在實戰中總結出了對付腫瘤的心得體會,我稱之為“抗癌兵法”。九年來,我的生活質量較高,不僅能正常生活工作,還攻讀並獲得了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學位,申請到了國家級課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多次在國際會議上做報告。我在工作上的成績即便對一個健康人來說也是不容易的。這說明我的抗癌兵法在我身上是行之有效的,或許對病友們也有一定的借鑑價值。
多年來,我每天堅持在網上寫抗癌部落格,長期與病友交流探討如何對付癌症,積累並總結出了有共性的、值得病友借鑑的經驗。
另外,我既是患者又是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從事腫瘤相關研究的科研人員,我對腫瘤的認識比一般患者要多一點。同時,我愛人是腫瘤學博士,是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學者,我們之間的交流探討有助於提高我對腫瘤及其治療的認識。
回想我生病之初,兩眼一抹黑,身邊沒有榜樣,缺乏與病友的溝通與交流,而資料上都是冷冰冰、血淋淋、嚇死人的統計學數字。如果當時有“過來人”指點一下則不至於使我太被動、太迷茫、太無奈。基於此目的,我作為過來人,希望這本書能給病友們一點借鑑,至少讓病友能從書中看到一絲希望,增添一份信心。不管你的病情如何,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要做到不拋棄不放棄,有信念就有希望。奇蹟總是發生在相信奇蹟的人身上。
以上三點就是我寫此書的原因。我個人希望平靜地生活,不願意被過多宣傳與報導,但又希望我的書能讓更多的患者看到,這本身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感謝上海交大出版社的體諒與賞識。感謝我的家人、朋友及同事的支持。
一、我與腫瘤的緣分
我夫妻二人本來都是動物學碩士,我研究蝦,她研究蟹,畢業後卻都研究起了腫瘤。她工作所在的實驗室是專門研究腫瘤基因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我畢業後到上海交通大學從事的是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上的相關研究,尤其是在腫瘤的診斷與治療上的套用基礎研究。工作三年後的2005年7月,我患癌。那時候,我對癌症的認識幾乎完全來自教科書。在我那時的觀念里,癌症等於死亡。2007年,我們夫妻雙雙考上了上海交大的在職博士。三年後,我愛人成了腫瘤學博士;五年後,我成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的博士,我的博士論文是有關腫瘤細胞基因轉染方面的研究。
在中學,我的最大夢想就是當一名作家,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選擇了理科。1998年,我從山東考到上海讀研究生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念頭在我腦海中一閃而過——在大上海的學習生活經歷或許能為我實現作家夢提供點閱歷?這一閃而過的念頭自然是很可笑的,因為我的專業已經距離當一名作家漸行漸遠,而且,我也從未在這方面付出過任何努力。患癌後,我把我的抗癌日記出版了(山東文藝出版社《刀尖上的舞者》)。有很多讀者從這本書中吸取了正能量,這種正能量又反饋到我的身上,讓我體會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價值感。於是,我的人生目標越來越清晰。這就是——努力使自己活下去,並且也為幫助患者活下去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我與癌症的不解之緣,或許這正是命運的安排。命運讓我學習生物學,是為了讓我積累癌症的專業知識;命運讓我患癌,讓我從理論到實踐與癌症來了個親密接觸,讓我無數次跌倒了再爬起來是為了讓我思索,讓我領悟,讓我積累與癌共舞的勇氣,讓我總結抗癌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命運讓我喜歡寫作、喜歡與別人交流,是為了讓我幫助更多需要我幫助的人。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命運讓我僥倖活著,感恩命運讓我有機會去幫助在黑暗中與疾病鬥爭的戰友。
二、腫瘤治療的誤區
患癌九年,接觸了太多的病友。而相當數量的病友不是死在癌症上,而是死在錯誤的治療理念及措施上,實在太可惜、太痛心、太無奈!
據我觀察,目前的腫瘤治療存在以下的問題:
(1)病人太相信醫學與醫生,而忘記了或者壓根不知道人體擁有強大的自愈力。病人不僅在治療過程中不該完全把自己交給醫院與醫生,而且,在醫院的手術放化療治療結束後,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康復之路主要靠自己,只有積極而智慧地自救才能順利地活下去。
(2)過度治療。這些年,癌症的過度治療已經成為一個有目共睹的醫療現實。央視的著名播音員羅京,瀰漫大B淋巴瘤患者,網路上大量文章都反映了他存在過度治療的問題。羅京老師不是死於腫瘤,而是死於治療帶來的併發症。很多專家指出淋巴瘤的常規治療已經相當成熟,淋巴瘤的治癒率相對其他類型的癌症都要高。我有一個病友,她的網名叫有志者。她也是淋巴瘤患者,當時與羅京在同一個病區。她的自體幹細胞已經分離出來準備移植,她說她很慶幸當時最終放棄了移植而採取了較為溫和的治療。2013年7月,我們病友聚會時我見到她,她的狀態很好。我不是說不要做移植。我個人覺得如果有其他選擇的話,寧可選擇風險相對小一點的治療。我的病理也是瀰漫大B淋巴瘤。我的病灶在中樞神經系統,按照教科書上的說法,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是淋巴瘤裡面惡性程度最高、預後最差的。藥物不容易通過血腦屏障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採取的治療措施相對溫和,雖然沒有徹底治癒,但是也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因此,我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生活質量。
(3)不科學的治療。因為腫瘤治療的複雜性,所以,各種嘗試、各種方法粉墨登場。病人在選擇治療方法的時候往往病急亂投醫。復旦大學的于娟老師,在騙子的蠱惑下,跑到安徽的大山里進行“飢餓療法”,這種不科學的做法令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我們的患者要相信科學,理性治療,無論選擇何種治療方案都要對自己負責。
(4)患者操之過急,總想一下子把病徹底治癒。我認識五年半的病友、我的忘年交Y,久經沙場,“過五關斬六將”,但最終卻由於治療方案太激進而讓一個不足兩公分的良性腫瘤奪去了性命。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腫瘤是種慢性病,要學會與之慢慢周旋,要與它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不能試圖畢其功於一役,要知道欲速則不達。總之,患癌後需要信念,需要堅強,更需要理智與智慧,要做好與它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要學會理性抗癌、科學抗癌,在積極治療的同時要展開積極自救。自助者天助。
三、我寫這本書有何優勢
腫瘤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有很多東西沒有搞清楚,也說不清楚。患者能否活下來與腫瘤的種類、惡性程度、腫瘤分期、位置、大小、發現早晚、採取的治療措施、選擇的醫院、遇到的醫生、患者的身體狀況、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況、家庭的支持照顧、康復期的調養、鍛鍊、飲食等等一系列因素有關。我覺得我能活下來有運氣的成分,我的病灶在頭顱,在病灶很小的時候就能發現;我在上海,醫療條件好,醫生技術好;我的病灶對射線治療敏感等等。除了運氣好之外,也有不少共性的東西值得交流與探討。我患癌九年六次復發,在這過程中不斷調整作戰方案,在實戰中總結出了對付腫瘤的心得體會,我稱之為“抗癌兵法”。九年來,我的生活質量較高,不僅能正常生活工作,還攻讀並獲得了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學位,申請到了國家級課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多次在國際會議上做報告。我在工作上的成績即便對一個健康人來說也是不容易的。這說明我的抗癌兵法在我身上是行之有效的,或許對病友們也有一定的借鑑價值。
多年來,我每天堅持在網上寫抗癌部落格,長期與病友交流探討如何對付癌症,積累並總結出了有共性的、值得病友借鑑的經驗。
另外,我既是患者又是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從事腫瘤相關研究的科研人員,我對腫瘤的認識比一般患者要多一點。同時,我愛人是腫瘤學博士,是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學者,我們之間的交流探討有助於提高我對腫瘤及其治療的認識。
回想我生病之初,兩眼一抹黑,身邊沒有榜樣,缺乏與病友的溝通與交流,而資料上都是冷冰冰、血淋淋、嚇死人的統計學數字。如果當時有“過來人”指點一下則不至於使我太被動、太迷茫、太無奈。基於此目的,我作為過來人,希望這本書能給病友們一點借鑑,至少讓病友能從書中看到一絲希望,增添一份信心。不管你的病情如何,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要做到不拋棄不放棄,有信念就有希望。奇蹟總是發生在相信奇蹟的人身上。
以上三點就是我寫此書的原因。我個人希望平靜地生活,不願意被過多宣傳與報導,但又希望我的書能讓更多的患者看到,這本身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感謝上海交大出版社的體諒與賞識。感謝我的家人、朋友及同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