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連衣裙》是一本以三拍子節奏展開的圖畫書。什麼叫三拍子呢,就是它有一個不斷重複的結構——畫面“1·2·3”、“1·2·3”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類似音樂里的節拍。你看,小兔子穿上雪白的連衣裙這張畫,是不是和後面的小兔子穿上花朵、雨點、草籽、小鳥花樣的連衣裙的畫面幾乎一樣?小兔子走進花田這張畫,是不是和下雨了、走進草叢、飛來一群小鳥的畫面差不多?小兔子的連衣裙變成花朵花樣這張畫,是不是和連衣裙變成雨點、草籽、小鳥花樣的畫面差不多?如果我們把小兔子穿上連衣裙這張畫叫做1,走進花田這張叫做2,連衣裙變成了花朵花樣這張叫做3,那么,後邊就又“1·2·3”、“1·2·3”、“1·2·3”地重複了三遍。這是一種連一個兩三歲幼兒都能明白的重複,他們喜歡這種重複,期盼這種重複。這雖然是一種無聲的節拍,但伴隨著翻頁的動作,孩子們在心中能夠感受得到這種音樂般的旋律。
基本介紹
- 書名:信誼世界精選圖畫書:我的連衣裙
- 譯者:彭懿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3258177, 7533258177
- 作者:西卷茅子
-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 頁數:42頁
- 開本:2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的連衣裙》是一本真正畫給幼兒們看的圖畫書。
為什麼要強調一個“畫”字呢?
因為這本圖畫書,是畫家西卷茅子先畫出來的——有一天,她突然來了一個靈感,一條雪白的連衣裙,如果不斷地變換顏色和花樣,會變成怎樣一個故事呢?要變成花朵花樣,就要走進花田,要變成雨點花樣,天就要下雨……一張張畫完了,她才從第一頁開始填上了文字:“一塊雪白的布,飄啊飄啊,從天上飄了下來……”
當然,更重要的是,就是西卷茅子一直旗幟鮮明地堅持一個觀點:圖畫書的畫,就足以給孩子們帶來快樂。
可是,你相信嗎?當西卷茅子把這本圖畫書的畫稿送到出版社之後,出版社的編輯竟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你這本圖畫書,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編輯這句話,是四十年前說的了——四十年後的今天,恐怕有許多大人還會這樣問吧——當時的那個年代,人們對圖畫書的認識還相當偏狹,認為圖畫書就應該是以講故事為主,哪怕是沒有什麼深刻的主題,至少也要告訴孩子們一個什麼做人的道理。人們還不知道僅僅是圖畫書的畫,就足以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西卷茅子真行,儘管她當時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但她理直氣壯地把編輯給頂了回去:“沒什麼意思,只要孩子們覺得畫好玩就行了!”
西卷茅子為什麼底氣這么足呢?不是她固執己見,這是來自於她兒時的體驗。她父親是一位插畫家,小時候,她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翻看父親收藏的那些畫集,她記得僅僅是看那些畫,就給她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快樂。
她知道,那些所謂被選出來的“好書”,都是大人自己找到一個什麼理由推薦出來的。可是孩子們在看圖畫書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是在一個不必去追究什麼大道理的情形下來欣賞圖畫的,只要畫好玩就行。所以當你問一個孩子:“你為什麼喜歡這本圖畫書?”他們往往會困惑,回答不上來。
一點也不錯,這本《我的連衣裙》所以會那么受孩子們的喜愛,用西卷茅子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因為這是一本“為了讓孩子們覺得畫好玩才創作出來的”圖畫書。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了,這本圖畫書的畫到底好玩在哪裡呢?
看上去,這些畫不是很幼稚嗎?不要說一個畫家了,隨便哪一個孩子都畫得出來。不說別的,你看那個小兔子,圓腦袋,三角形的連衣裙,都是再簡單不過的線條和形狀了。畫的顏色也是單色。這不是太像孩子們在紙上的信筆塗鴉了嗎?是的,這正是西卷茅子的追求。她追求的就是這種效果,這才是孩子們自己的世界,他們會覺得熟悉和親切。她教過孩子們畫畫,她知道你只要給孩子們一張紙和畫具,他們什麼都不會去多想,就是本能地畫下去。這對她啟發特別大,她說孩子們的畫是她創作的原點,她在畫畫的時候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誡自己:要像孩子們那樣去畫畫,不要總是想著一定要把它畫好。
這本書的畫讓孩子們覺得好玩,還表現在它的構成上。
你發現沒有?這是一本以三拍子節奏展開的圖畫書。什麼叫三拍子呢,就是它有一個不斷重複的結構——畫面“1?2?3”、“1?2?3”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類似音樂里的節拍。你看,小兔子穿上雪白的連衣裙這張畫,是不是和後面的小兔子穿上花朵、雨點、草籽、小鳥花樣的連衣裙的畫面幾乎一樣?小兔子走進花田這張畫,是不是和下雨了、走進草叢、飛來一群小鳥的畫面差不多?小兔子的連衣裙變成花朵花樣這張畫,是不是和連衣裙變成雨點、草籽、小鳥花樣的畫面差不多?如果我們把小兔子穿上連衣裙這張畫叫做1,走進花田這張叫做2,連衣裙變成了花朵花樣這張叫做3,那么,後邊就又“1?2?3”、“1?2?3”、“1?2?3”地重複了三遍。這是一種連一個兩三歲幼兒都能明白的重複,他們喜歡這種重複,期盼這種重複。
這雖然是一種無聲的節拍,但伴隨著翻頁的動作,孩子們在心中能夠感受得到這種音樂般的旋律。
還有一個地方也很好玩,就是在三拍子的“1”這個畫面里,總是有對下一個畫面、即“2”的暗示。你翻開來看一看是不是?當小兔子還沒有走進花田裡的時候,畫面的右上角出現了一小片段預告田;當小兔子還沒走進大雨里去的時候,畫面右面一頁的上面出現了幾滴雨滴……眼尖的孩子是會發現的,這會讓他們有一種意外的發現的驚喜:“看,小兔子要走進花田了!”“看,小兔子要走進雨里去了!”
這本圖畫書對於孩子來說,更像是一個不斷變幻圖案的萬花筒。一個個畫面,就是一個個童話故事。要說最讓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恐怕還是小鳥飛來吃小兔子連衣裙上的草籽,變成她身上的花樣,然後再齊刷刷地張開翅膀,帶著她飛進彩虹之中的那一連串的畫面了。幻想,又充滿了一種美麗的詩意。
孩子們太喜歡《我的連衣裙》了。有一年,日本的一家雜誌社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評選,評選“圖書館裡被翻得最爛的圖畫書”。結果,《我的連衣裙》當選為第一名。可是,你絕對想不到,就是這樣一本再版了近一百五十次、現在被讚譽為“日本代表性的幻想故事圖畫書”,在問世後長達八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默默無聞,大人的書評家們對它居然沒有一個字的評價。直到第八年,東京兒童圖書館的館員才在《朝日新聞》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它,說它“總是被孩子們借走,總是不在圖書館的書架上”。
為什麼要強調一個“畫”字呢?
因為這本圖畫書,是畫家西卷茅子先畫出來的——有一天,她突然來了一個靈感,一條雪白的連衣裙,如果不斷地變換顏色和花樣,會變成怎樣一個故事呢?要變成花朵花樣,就要走進花田,要變成雨點花樣,天就要下雨……一張張畫完了,她才從第一頁開始填上了文字:“一塊雪白的布,飄啊飄啊,從天上飄了下來……”
當然,更重要的是,就是西卷茅子一直旗幟鮮明地堅持一個觀點:圖畫書的畫,就足以給孩子們帶來快樂。
可是,你相信嗎?當西卷茅子把這本圖畫書的畫稿送到出版社之後,出版社的編輯竟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你這本圖畫書,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編輯這句話,是四十年前說的了——四十年後的今天,恐怕有許多大人還會這樣問吧——當時的那個年代,人們對圖畫書的認識還相當偏狹,認為圖畫書就應該是以講故事為主,哪怕是沒有什麼深刻的主題,至少也要告訴孩子們一個什麼做人的道理。人們還不知道僅僅是圖畫書的畫,就足以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西卷茅子真行,儘管她當時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但她理直氣壯地把編輯給頂了回去:“沒什麼意思,只要孩子們覺得畫好玩就行了!”
西卷茅子為什麼底氣這么足呢?不是她固執己見,這是來自於她兒時的體驗。她父親是一位插畫家,小時候,她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翻看父親收藏的那些畫集,她記得僅僅是看那些畫,就給她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快樂。
她知道,那些所謂被選出來的“好書”,都是大人自己找到一個什麼理由推薦出來的。可是孩子們在看圖畫書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是在一個不必去追究什麼大道理的情形下來欣賞圖畫的,只要畫好玩就行。所以當你問一個孩子:“你為什麼喜歡這本圖畫書?”他們往往會困惑,回答不上來。
一點也不錯,這本《我的連衣裙》所以會那么受孩子們的喜愛,用西卷茅子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因為這是一本“為了讓孩子們覺得畫好玩才創作出來的”圖畫書。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了,這本圖畫書的畫到底好玩在哪裡呢?
看上去,這些畫不是很幼稚嗎?不要說一個畫家了,隨便哪一個孩子都畫得出來。不說別的,你看那個小兔子,圓腦袋,三角形的連衣裙,都是再簡單不過的線條和形狀了。畫的顏色也是單色。這不是太像孩子們在紙上的信筆塗鴉了嗎?是的,這正是西卷茅子的追求。她追求的就是這種效果,這才是孩子們自己的世界,他們會覺得熟悉和親切。她教過孩子們畫畫,她知道你只要給孩子們一張紙和畫具,他們什麼都不會去多想,就是本能地畫下去。這對她啟發特別大,她說孩子們的畫是她創作的原點,她在畫畫的時候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誡自己:要像孩子們那樣去畫畫,不要總是想著一定要把它畫好。
這本書的畫讓孩子們覺得好玩,還表現在它的構成上。
你發現沒有?這是一本以三拍子節奏展開的圖畫書。什麼叫三拍子呢,就是它有一個不斷重複的結構——畫面“1?2?3”、“1?2?3”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類似音樂里的節拍。你看,小兔子穿上雪白的連衣裙這張畫,是不是和後面的小兔子穿上花朵、雨點、草籽、小鳥花樣的連衣裙的畫面幾乎一樣?小兔子走進花田這張畫,是不是和下雨了、走進草叢、飛來一群小鳥的畫面差不多?小兔子的連衣裙變成花朵花樣這張畫,是不是和連衣裙變成雨點、草籽、小鳥花樣的畫面差不多?如果我們把小兔子穿上連衣裙這張畫叫做1,走進花田這張叫做2,連衣裙變成了花朵花樣這張叫做3,那么,後邊就又“1?2?3”、“1?2?3”、“1?2?3”地重複了三遍。這是一種連一個兩三歲幼兒都能明白的重複,他們喜歡這種重複,期盼這種重複。
這雖然是一種無聲的節拍,但伴隨著翻頁的動作,孩子們在心中能夠感受得到這種音樂般的旋律。
還有一個地方也很好玩,就是在三拍子的“1”這個畫面里,總是有對下一個畫面、即“2”的暗示。你翻開來看一看是不是?當小兔子還沒有走進花田裡的時候,畫面的右上角出現了一小片段預告田;當小兔子還沒走進大雨里去的時候,畫面右面一頁的上面出現了幾滴雨滴……眼尖的孩子是會發現的,這會讓他們有一種意外的發現的驚喜:“看,小兔子要走進花田了!”“看,小兔子要走進雨里去了!”
這本圖畫書對於孩子來說,更像是一個不斷變幻圖案的萬花筒。一個個畫面,就是一個個童話故事。要說最讓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恐怕還是小鳥飛來吃小兔子連衣裙上的草籽,變成她身上的花樣,然後再齊刷刷地張開翅膀,帶著她飛進彩虹之中的那一連串的畫面了。幻想,又充滿了一種美麗的詩意。
孩子們太喜歡《我的連衣裙》了。有一年,日本的一家雜誌社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評選,評選“圖書館裡被翻得最爛的圖畫書”。結果,《我的連衣裙》當選為第一名。可是,你絕對想不到,就是這樣一本再版了近一百五十次、現在被讚譽為“日本代表性的幻想故事圖畫書”,在問世後長達八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默默無聞,大人的書評家們對它居然沒有一個字的評價。直到第八年,東京兒童圖書館的館員才在《朝日新聞》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它,說它“總是被孩子們借走,總是不在圖書館的書架上”。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西卷茅子(Kayako NISHIMAKI) 譯者:彭懿
西卷茅子,1939年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工藝科,1967年完成第一本《紐扣圖》後陸續發表了許多繪本。她的作品顏色非常鮮明,擅長以灑脫簡單的線條、接近幼兒般童稚的筆觸來畫書中的角色,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連衣裙》是其代表作之一。《黃色的小雨傘》獲得了第十八屆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喜歡看畫的貓》獲得了第十八屆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現住神奈川。
彭懿,1958年出生於瀋陽。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昆蟲專業。1994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學藝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曾任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編導、報社編輯、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幻想文學理論專著《西方現代幻想文學論》《世界幻想兒童文學導讀》、長篇幻想小說《與幽靈擦肩而過》《半夜別開窗》《怪物也瘋狂》《妖孽》、攝影旅行筆記《獨去青海》《三上甘南路》《約群男人去稻城》《很遠很遠的地方有片樹》《背相機的旅人》以及譯著《車的顏色是天空的顏色》《風的旱冰鞋》《閣樓的秘密》《消失在月夜》等多部。
西卷茅子,1939年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工藝科,1967年完成第一本《紐扣圖》後陸續發表了許多繪本。她的作品顏色非常鮮明,擅長以灑脫簡單的線條、接近幼兒般童稚的筆觸來畫書中的角色,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連衣裙》是其代表作之一。《黃色的小雨傘》獲得了第十八屆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喜歡看畫的貓》獲得了第十八屆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現住神奈川。
彭懿,1958年出生於瀋陽。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昆蟲專業。1994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學藝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曾任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編導、報社編輯、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幻想文學理論專著《西方現代幻想文學論》《世界幻想兒童文學導讀》、長篇幻想小說《與幽靈擦肩而過》《半夜別開窗》《怪物也瘋狂》《妖孽》、攝影旅行筆記《獨去青海》《三上甘南路》《約群男人去稻城》《很遠很遠的地方有片樹》《背相機的旅人》以及譯著《車的顏色是天空的顏色》《風的旱冰鞋》《閣樓的秘密》《消失在月夜》等多部。
媒體推薦
只要圖畫書的畫好玩就行
彭懿
這是一本真正畫給幼兒們看的圖畫書。
為什麼要強調一個“畫”字呢?
因為這本圖畫書,是畫家西卷茅子先畫出來的——有一天,她突然來了一個靈感,一條雪白的連衣裙,如果不斷地變換顏色和花樣,會變成怎樣一個故事呢?要變成花朵花樣,就要走進花田,要變成雨點花樣,天就要下雨……一張張畫完了,她才從第一頁開始填上了文字:“一塊雪白的布,飄啊飄啊,從天上飄了下來……”
當然,更重要的是,就是西卷茅子一直旗幟鮮明地堅持一個觀點:圖畫書的畫,就足以給孩子們帶來快樂。
可是,你相信嗎?當西卷茅子把這本圖畫書的畫稿送到出版社之後,出版社的編輯竟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你這本圖畫書,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編輯這句話,是四十年前說的了——四十年後的今天,恐怕有許多大人還會這樣問吧——當時的那個年代,人們對圖畫書的認識還相當偏狹,認為圖畫書就應該是以講故事為主,哪怕是沒有什麼深刻的主題,至少也要告訴孩子們一個什麼做人的道理。人們還不知道僅僅是圖畫書的畫,就足以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西卷茅子真行,儘管她當時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但她理直氣壯地把編輯給頂了回去:“沒什麼意思,只要孩子們覺得畫好玩就行了!”
西卷茅子為什麼底氣這么足呢?不是她固執己見,這是來自於她兒時的體驗。她父親是一位插畫家,小時候,她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翻看父親收藏的那些畫集,她記得僅僅是看那些畫,就給她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快樂。
她知道,那些所謂被選出來的“好書”,都是大人自己找到一個什麼理由推薦出來的。可是孩子們在看圖畫書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是在一個不必去追究什麼大道理的情形下來欣賞圖畫的,只要畫好玩就行。所以當你問一個孩子:“你為什麼喜歡這本圖畫書?”他們往往會困惑,回答不上來。
一點也不錯,這本《我的連衣裙》所以會那么受孩子們的喜愛,用西卷茅子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因為這是一本“為了讓孩子們覺得畫好玩才創作出來的”圖畫書。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了,這本圖畫書的畫到底好玩在哪裡呢?
看上去,這些畫不是很幼稚嗎?不要說一個畫家了,隨便哪一個孩子都畫得出來。不說別的,你看那個小兔子,圓腦袋,三角形的連衣裙,都是再簡單不過的線條和形狀了。畫的顏色也是單色。這不是太像孩子們在紙上的信筆塗鴉了嗎?是的,這正是西卷茅子的追求。她追求的就是這種效果,這才是孩子們自己的世界,他們會覺得熟悉和親切。她教過孩子們畫畫,她知道你只要給孩子們一張紙和畫具,他們什麼都不會去多想,就是本能地畫下去。這對她啟發特別大,她說孩子們的畫是她創作的原點,她在畫畫的時候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誡自己:要像孩子們那樣去畫畫,不要總是想著一定要把它畫好。
這本書的畫讓孩子們覺得好玩,還表現在它的構成上。
你發現沒有?這是一本以三拍子節奏展開的圖畫書。什麼叫三拍子呢,就是它有一個不斷重複的結構——畫面“1?2?3”、“1?2?3”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類似音樂里的節拍。你看,小兔子穿上雪白的連衣裙這張畫,是不是和後面的小兔子穿上花朵、雨點、草籽、小鳥花樣的連衣裙的畫面幾乎一樣?小兔子走進花田這張畫,是不是和下雨了、走進草叢、飛來一群小鳥的畫面差不多?小兔子的連衣裙變成花朵花樣這張畫,是不是和連衣裙變成雨點、草籽、小鳥花樣的畫面差不多?如果我們把小兔子穿上連衣裙這張畫叫做1,走進花田這張叫做2,連衣裙變成了花朵花樣這張叫做3,那么,後邊就又“1?2?3”、“1?2?3”、“1?2?3”地重複了三遍。這是一種連一個兩三歲幼兒都能明白的重複,他們喜歡這種重複,期盼這種重複。
這雖然是一種無聲的節拍,但伴隨著翻頁的動作,孩子們在心中能夠感受得到這種音樂般的旋律。
還有一個地方也很好玩,就是在三拍子的“1”這個畫面里,總是有對下一個畫面、即“2”的暗示。你翻開來看一看是不是?當小兔子還沒有走進花田裡的時候,畫面的右上角出現了一小片段預告田;當小兔子還沒走進大雨里去的時候,畫面右面一頁的上面出現了幾滴雨滴……眼尖的孩子是會發現的,這會讓他們有一種意外的發現的驚喜:“看,小兔子要走進花田了!”“看,小兔子要走進雨里去了!”
這本圖畫書對於孩子來說,更像是一個不斷變幻圖案的萬花筒。一個個畫面,就是一個個童話故事。要說最讓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恐怕還是小鳥飛來吃小兔子連衣裙上的草籽,變成她身上的花樣,然後再齊刷刷地張開翅膀,帶著她飛進彩虹之中的那一連串的畫面了。幻想,又充滿了一種美麗的詩意。
孩子們太喜歡《我的連衣裙》了。有一年,日本的一家雜誌社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評選,評選“圖書館裡被翻得最爛的圖畫書”。結果,《我的連衣裙》當選為第一名。可是,你絕對想不到,就是這樣一本再版了近一百五十次、現在被讚譽為“日本代表性的幻想故事圖畫書”,在問世後長達八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默默無聞,大人的書評家們對它居然沒有一個字的評價。直到第八年,東京兒童圖書館的館員才在《朝日新聞》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它,說它“總是被孩子們借走,總是不在圖書館的書架上”。
彭懿
這是一本真正畫給幼兒們看的圖畫書。
為什麼要強調一個“畫”字呢?
因為這本圖畫書,是畫家西卷茅子先畫出來的——有一天,她突然來了一個靈感,一條雪白的連衣裙,如果不斷地變換顏色和花樣,會變成怎樣一個故事呢?要變成花朵花樣,就要走進花田,要變成雨點花樣,天就要下雨……一張張畫完了,她才從第一頁開始填上了文字:“一塊雪白的布,飄啊飄啊,從天上飄了下來……”
當然,更重要的是,就是西卷茅子一直旗幟鮮明地堅持一個觀點:圖畫書的畫,就足以給孩子們帶來快樂。
可是,你相信嗎?當西卷茅子把這本圖畫書的畫稿送到出版社之後,出版社的編輯竟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你這本圖畫書,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編輯這句話,是四十年前說的了——四十年後的今天,恐怕有許多大人還會這樣問吧——當時的那個年代,人們對圖畫書的認識還相當偏狹,認為圖畫書就應該是以講故事為主,哪怕是沒有什麼深刻的主題,至少也要告訴孩子們一個什麼做人的道理。人們還不知道僅僅是圖畫書的畫,就足以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西卷茅子真行,儘管她當時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但她理直氣壯地把編輯給頂了回去:“沒什麼意思,只要孩子們覺得畫好玩就行了!”
西卷茅子為什麼底氣這么足呢?不是她固執己見,這是來自於她兒時的體驗。她父親是一位插畫家,小時候,她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翻看父親收藏的那些畫集,她記得僅僅是看那些畫,就給她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快樂。
她知道,那些所謂被選出來的“好書”,都是大人自己找到一個什麼理由推薦出來的。可是孩子們在看圖畫書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是在一個不必去追究什麼大道理的情形下來欣賞圖畫的,只要畫好玩就行。所以當你問一個孩子:“你為什麼喜歡這本圖畫書?”他們往往會困惑,回答不上來。
一點也不錯,這本《我的連衣裙》所以會那么受孩子們的喜愛,用西卷茅子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因為這是一本“為了讓孩子們覺得畫好玩才創作出來的”圖畫書。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了,這本圖畫書的畫到底好玩在哪裡呢?
看上去,這些畫不是很幼稚嗎?不要說一個畫家了,隨便哪一個孩子都畫得出來。不說別的,你看那個小兔子,圓腦袋,三角形的連衣裙,都是再簡單不過的線條和形狀了。畫的顏色也是單色。這不是太像孩子們在紙上的信筆塗鴉了嗎?是的,這正是西卷茅子的追求。她追求的就是這種效果,這才是孩子們自己的世界,他們會覺得熟悉和親切。她教過孩子們畫畫,她知道你只要給孩子們一張紙和畫具,他們什麼都不會去多想,就是本能地畫下去。這對她啟發特別大,她說孩子們的畫是她創作的原點,她在畫畫的時候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誡自己:要像孩子們那樣去畫畫,不要總是想著一定要把它畫好。
這本書的畫讓孩子們覺得好玩,還表現在它的構成上。
你發現沒有?這是一本以三拍子節奏展開的圖畫書。什麼叫三拍子呢,就是它有一個不斷重複的結構——畫面“1?2?3”、“1?2?3”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類似音樂里的節拍。你看,小兔子穿上雪白的連衣裙這張畫,是不是和後面的小兔子穿上花朵、雨點、草籽、小鳥花樣的連衣裙的畫面幾乎一樣?小兔子走進花田這張畫,是不是和下雨了、走進草叢、飛來一群小鳥的畫面差不多?小兔子的連衣裙變成花朵花樣這張畫,是不是和連衣裙變成雨點、草籽、小鳥花樣的畫面差不多?如果我們把小兔子穿上連衣裙這張畫叫做1,走進花田這張叫做2,連衣裙變成了花朵花樣這張叫做3,那么,後邊就又“1?2?3”、“1?2?3”、“1?2?3”地重複了三遍。這是一種連一個兩三歲幼兒都能明白的重複,他們喜歡這種重複,期盼這種重複。
這雖然是一種無聲的節拍,但伴隨著翻頁的動作,孩子們在心中能夠感受得到這種音樂般的旋律。
還有一個地方也很好玩,就是在三拍子的“1”這個畫面里,總是有對下一個畫面、即“2”的暗示。你翻開來看一看是不是?當小兔子還沒有走進花田裡的時候,畫面的右上角出現了一小片段預告田;當小兔子還沒走進大雨里去的時候,畫面右面一頁的上面出現了幾滴雨滴……眼尖的孩子是會發現的,這會讓他們有一種意外的發現的驚喜:“看,小兔子要走進花田了!”“看,小兔子要走進雨里去了!”
這本圖畫書對於孩子來說,更像是一個不斷變幻圖案的萬花筒。一個個畫面,就是一個個童話故事。要說最讓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恐怕還是小鳥飛來吃小兔子連衣裙上的草籽,變成她身上的花樣,然後再齊刷刷地張開翅膀,帶著她飛進彩虹之中的那一連串的畫面了。幻想,又充滿了一種美麗的詩意。
孩子們太喜歡《我的連衣裙》了。有一年,日本的一家雜誌社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評選,評選“圖書館裡被翻得最爛的圖畫書”。結果,《我的連衣裙》當選為第一名。可是,你絕對想不到,就是這樣一本再版了近一百五十次、現在被讚譽為“日本代表性的幻想故事圖畫書”,在問世後長達八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默默無聞,大人的書評家們對它居然沒有一個字的評價。直到第八年,東京兒童圖書館的館員才在《朝日新聞》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它,說它“總是被孩子們借走,總是不在圖書館的書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