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蘇秉琦(2015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我的父親蘇秉琦(2015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我的父親蘇秉琦》是2015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愷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的父親蘇秉琦
  • 作者:蘇愷之
  •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頁數:392 頁
  • ISBN:9787108053220
  • 定價:59.00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

內容簡介

孔子說人三十而立,我體會了,那時我獨立工作了、成家了、很美滿;四十而不惑,是指能夠判斷是非曲直,我做到了,我選擇了留在大陸、有了廣闊活動的空間;五十而知天命,我也懂得了,自己要“夾著尾巴”做好自己的本職,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創造性的認識;六十而耳順,我覺得也做到了,有了聽到不同意見的思想準備而不畏懼了;我現在還想體味七十歲的“隨心所欲、不逾矩”,即心態和認識可以提高到新的境界,且基本符合客觀規律,進入自由世界了。
我從事考古六十年,圓了夢,自己感到幸福。我有那么多的學生,他們有了出色貢獻,所以我是富足而幸福的。⋯⋯我的學生分布各地,這才是最大的文章,他們的成果匯集起來重新譜寫中國的歷史,那才是最厚最好的著作。
我們考古學是大眾的事業,總歸要還給大眾些什麼,這是行業的本分。

編輯推薦

蘇秉琦先生在中國考古學界具有崇高的地位,考古學家徐苹芳稱他為考古界的“尊神”。他是中國考古學主要開創者之一,奠定了考古學發展的理論基礎,構建了考古學高校教育體系,一生誨人不倦,桃李遍天下。本書從兒子的視角,還原了蘇公生動豐滿的的父親樣貌,更樹立了一個偉大考古學家的形象;通過講述與蘇公同一時期其他學科代表人物的故事,體現了我國上世紀地質學、生物學、物理學等學科知識分子的生存、工作狀態,以及他們所經歷的歷史風雲。

作者簡介

蘇愷之,蘇秉琦長子。1937年生於北京,1958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物理系,留校任教。1972年調入國家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1985年起任研究員。從事地殼形變觀測儀器的實用化研究。

目錄

自序
--寫在父親投身考古工作八十周年之際
前 篇
最早的童年記憶 3
父親是屬雞的
我看到他開懷大笑
蘇家,高陽,仝和工廠
不分家的"分家"
北上求學:他的第一次抉擇
給馮玉祥講課
徐旭生之一:親其師而信其道
娃娃親
鬥雞台:他在夢裡喊的名字
令人驚訝的兩件真事
立業成家:舉遷北平之喜
抗戰情結之一:韓振江去"那邊"了,我們的熱血曾一起沸騰
南下昆明:他的第二次抉擇
如詩如畫黑龍潭 52
黑龍潭:讓我們魂牽夢繞的地方
清貧卻快樂著
中央機器廠:一種精神,一種力量
徐旭生之二:"大學的校長,我的好老師"
而立之年讀"天書"
至交校友俞德浚
雲南自費考古夢的破滅
小家,大家,國家
與一對農民夫婦的情誼
勝利了!
"月是家鄉圓"
回北平:他的第三次抉擇
我們能回北平了
中 篇
再回北平 89
金秋團聚北平
西直門大街26 號:文人薈萃的家園
讚揚生命之一:花草和精神世界
北平城解放
留在大陸:他的第四次抉擇
父親給我的第一個差事:買報紙
莫逆之交王天木
倍加推崇裴文中
德國友人傅吾康
不學俄語和學術自由
出版著作和野外發掘都開始了
母親自立夢的破滅
妙手靈心白萬玉
抗戰情結之二:韓振江回來了
真正的分家
考古界的"黃埔軍校"
到北大教書
求真不易
忍辱負重
當個做學問的人 164
認真做學問的人
"香且醇"才是最好:父親對工作的指標要求
"我的腰板是直的":接待日本考古學者
問心無愧,自有良知
自己對自己的認可
業務靈魂之一:"學會讀書,學會和作者對話"
業務靈魂之二:"學會運用事分為四"
識別好馬,志在四方
提出"大文物""大遺址"概念
《關於仰韶文化的若干問題》的發表
苦澀與不安
暴風雨中 199
抄家
畫在煙盒上的素描圖
居住空間壓縮,精神空間還在
讚揚生命之二:雷雨過後必有光明
學會忘卻
父親給我的第二個差事:探望徐老伯
愛國、愛民族、愛文化
父親給我的第三個差事:"去看看你三伯父吧"
清高,尊嚴
低頭才好爬山,你就老實幹活吧
區系類型理論
求索"石峽文化"
業務靈魂之三:學會工作方法
幸福,知足
忘卻了嗎?
"雙達"勇士
後 篇
呼喊始於年七十 245
四處奔走,遊說有餘
傳奇般的真實故事
中國考古學會成立大會
考古為"大政治"服務
唐蘭先生送來的厚禮
離開北大,謝幕講壇
"世界的中國"
三星堆:"真正的巴蜀"
師生情同父子
難忘的1985 年
搬到昌運宮
考古學的方法和目的
"我更喜歡勇往直前的精神"
喜見科普工作已起步
遼西的考古事業
考古先驅李濟
我的時間不夠用了
畢生一役,無怨無悔 308
人老念故情
支持環境考古和科技考古
"告狀信"
八十憶孟真,談學科建設
銅綠山古礦冶遺址保護
長者為尊:白壽彝
誰先到達美洲?
桑乾河,東方文明的一個搖籃
槐樹,涿鹿
西周燕下都遺址的小典故
難忘的1994 年
《圓夢之路》發表前後
天地君親師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出版前後
張光直與許倬雲
對"中國特色""中國學派"的學術情結
對生命的總結
遺囑
餘音繞樑 380
魂歸大海
母親離去
餘音繞樑
後記 3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