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獨生子

我的哥哥是獨生子

我的哥哥是獨生子 (My Brother Is an Only Child)立志要當神父的阿西奧就讀於神學院。有天,哥哥馬利哥來探訪他,卻不懷好意偷塞了一張女星艷照給他。這張艷照後來被神父發現,害阿西奧因此被迫輟學,失去了跟上帝接觸的機會。回家後的阿西奧想改念大學文組,卻遭父母強烈反對。他於是加入了法西斯黨,反叛的表現開始讓家人頭痛不已,他與哥哥的關係也更水火不容。備受父母疼愛的馬利哥,念完師範大學後卻不去教書,反而跑去工廠大搞社會運動。阿西奧總覺得父母偏心,對待哥哥總像獨生子般地偏袒放任,他卻委屈得動輒得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的哥哥是獨生子 
  • 外文名:My Brother Is an Only Child
  • 其它譯名:我哥哥是唯一的兒子/我的左派哥哥
  • 出品時間:2007
  • 製片地區:義大利/法國
  • 類型:劇情/犯罪/喜劇
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基本資料,故事情節,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情感,獲獎記錄,製作發行,

基本資料

◎語 言 義大利語
◎字 幕 N/A◎IMDB評分 7.0/10 (2,545 votes)
我的哥哥是獨生子我的哥哥是獨生子
◎檔案格式 XviD + MP3
我的哥哥是獨生子
◎視頻尺寸 560 x 304
◎檔案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長 100 min
◎導 演 丹尼埃爾·盧凱蒂 Daniele Luchetti
◎主 演 埃里奧·傑曼諾 Elio Germano ....Accio Benassi
黛安·弗雷瑞 Diane Fleri ....Francesca
里卡多·斯卡馬里奧 Riccardo Scamarcio ....Manrico Benassi
盧卡·津加雷蒂 Luca Zingaretti ....Mario Nastri
安吉拉·費諾切羅 Angela Finocchiaro ....Amelia Benassi
Massimo Popolizio ....Ettore Benassi
阿爾芭·洛爾瓦爾 Alba Rohrwaher ....Violetta Benassi
安娜·博納奧圖 Anna Bonaiuto ....Bella Nastri
Ascanio Celestini ....Padre Cavalli
Vittorio Emanuele Propizio ....Accio Benassi bambino
Claudio Botosso ....Prof. Montagna
Antonino Bruschetta ....Bombacci
攝影:Claudio Collepiccolo
配樂:Franco Piersanti

故事情節

墨索里尼的新城鎮Sabaudia充斥著頹廢的氣氛, 艾希歐(埃里奧·戈瑪諾飾演) 和他的哥哥瑪瑞科 (里卡多·斯卡馬里奧飾演)生活在一起在殘存的磚瓦建築中。艾希歐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反叛分子,他不管他的父母和兄弟的反對加入了新法西斯主義MSI黨。而瑪瑞科是一個左翼人士。
我的哥哥是獨生子我的哥哥是獨生子
影片通過兩兄弟的政見矛盾表現了當時小鎮的社會背景,從而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現狀和社會現狀。影片也再現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義大利的社會創傷和生活風情。 宛如耀眼恆星般的哥哥,在左派舞台閃動著讓支持者神魂顛倒的魅力;原本遁入神學院就讀的男主角,卻在哥哥不懷好意帶來的艷星照片‘折騰’下,放棄了與上帝接觸的機會。影片藉由兄弟、情人、家庭關係的變遷,側寫義大利近二十年的歷史。劇本出自《燦爛時光》同一人手筆,只不過篇幅更精簡一點,熱情與曲折仍是一本初衷。一句話評論這部影片再現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義大利小鎮的風貌。
——SceenDaily《我哥哥是唯一的兒子》通過因政見不同而分裂的家庭衝突以小見大地反映了義大利那段充滿災難的歲月。——variety花絮 由斯蒂法諾·如利和薩多·皮查歌利爾創作的劇本已經成為近年來義大利電影的風向標和質量保證。他們創造了一種亞屬的電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回歸現代”風潮。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為當代觀眾重現了義大利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部落風情和創傷。他們的這種特色既表現在電影《最好的青春》(Best of Youth)的閒散的時代風格中,也體現在犯罪影片《犯罪小說》(Romanzo Criminale)中。 在影片《我哥哥是唯一的兒子》中,他們又回歸到《最好的青春》中的風格,把家庭衝突作為社會創傷的反應。他們似乎要把這些放在顯微鏡下明顯地展現出來的,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獨有的諷刺意味和懷舊感染力思辯巧妙地表達,從而使電影更具有吸引力,更充滿活力。本片通過多種攝影形式集中表達了一個是左派人士,一個是新法西斯主義者的兄弟愛恨關係。
影片擺脫了固有的某些文藝片的表演窠臼,從而更貼近市場一些。影片的演員陣容至少在義大利可以說得上是強大,這也有助於拓寬華納發行商的電影發行。在海外市場,影片的經典畫面、戲劇化的表現以及幽默品質都將吸引曾經看過《最好的青春》的同類觀眾,影片通過坎城影展也進一步提升了它的影響力。儘管如此,影片還是因為它的民族背景等因素並不能做得非常全球化。因為影片的演員陣容以及語言和歷史政治因素都太本土化了。 影片中表現的Sabaudia鎮是墨索里尼的一個新城鎮,位於羅馬南部著名的沼澤地帶,處於法西斯主義和社會政治計畫的狂熱中。(這個地方也曾經在保羅·索倫蒂諾的影片《家庭朋友》The Family Friend中表現過。)
我的哥哥是獨生子我的哥哥是獨生子
在這部影片中表現出來的是1961年的這個地區,此時已經是一個骯髒的、令人失望的地方。偷工減料建築的房屋已經倒塌。在殘存的磚瓦建築中,艾希歐和他的哥哥瑪瑞科生活在一起。艾希歐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反抗者,他不管他的父母和兄弟加入了新法西斯主義MSI黨。瑪瑞科是一個更招人喜歡的女權主義者,更受他們失意的母親(菲諾翠爾羅飾演)偏愛。從瑪瑞科所從事的工作以及他與他的工作夥伴和他的家人高談闊論,可以看出,他的左翼姿態更顯個人魅力些。兄弟兩人之間的衝突在陰暗的小鎮鄉村現實生活中是明顯的。這也是由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義大利的經濟狀況所致。
影片充滿了幽默氛圍,在兄弟間設定了一個女角色——瑪瑞科的女友弗蘭西斯卡 (黛安·弗雷瑞飾演),她成為了聯繫兩人的橋樑與紐帶。 影片的三分之二都是一種戲劇化的平靜。明快的剪輯和多變的攝影技巧也不能打破這種寧靜。這種手法尤其體現在當艾希歐以極右思想動員他的舊友,鏡頭在他和他兄弟之間主要外部衝突中轉換。但是事情很快發生變化,悲劇的結局也可以看出我們被我們對艾希歐的同情心欺騙了。 
影片鏡頭始終著力人物性格的刻畫。影片的服裝和設計再現了六十年代的髮型、服飾和車,而且不僅是對那個時期真實的枯燥再現。影片的音樂背景也非常好,戲劇化的復調、弗蘭科·皮埃爾賽特的原音再現,和探戈舞曲等交織在一起。
導演丹尼埃爾·盧凱蒂曾經是個演員,主演過《紅色木鴿》(Palombella rossa)、《兩個四月》(Aprile),後來自編自導《學校》等影片,《學校》講述了羅馬市郊的一所專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老師的感情世界、學生為評分惶恐不安的心情及老師和學生之間教育和被教育的關係,被導演歷歷在目地展示在觀眾面前。影片是現實主義的,既沒有美化也沒有醜化學校。導演以嘲諷的格調,揭露了義大利學校中存在的混亂狀況:經費缺乏,設施落後,管理不當。他擅長通過細小的家庭或部落小故事表現生活的慘痛以及社會的憂傷。·該影片入選了第60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競賽名單。·這部電影改編自小說《the fasciocomunista》, 因著名的音樂人Rino Gaetano曾經據此創作了一首歌,名為Mio fratello è figlio unico,所以主創將影片名改為《我哥哥是唯一的兒子》,這也是對歌曲創作者Rino Gaetano的致敬。·和羅馬周圍郊區的一些法西斯主義傾向的人的談話啟發了導演丹尼埃爾·盧凱蒂對盧卡·津加雷蒂所飾演的角色的刻畫。

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情感

改編自暢銷小說的義大利電影《我的哥哥是獨生子》My Brother Is an Only Child,是由知名義大利劇作家薩多皮查哥利亞(Sandro Petraglia)和史蒂芬諾盧利(Stefano Rulli)繼《燦爛時光》The Best of Youth後的最新力作。劇情敘述一對立場迥異的兩兄弟跨越20年的成長,帶出他們兄弟、情人和家庭關係的變遷,並進而描繪出當時社會的型態與氛圍。
如同《燦爛時光》,電影《我的哥哥是獨生子》借用了羅馬創國神話──羅姆勒斯(Romulus)與雷幕斯(Remus)的兄弟鬩牆寓言──巧妙地比喻了處於六零年代政治紛亂時代的義大利社會。電影不但詳實地呈現了一個大時代的歷史背景,更精確地捕捉了處於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心態,並以誠摯的情感來表達對他們的關懷。幽默風趣又深具意義的《我的哥哥是獨生子》,不僅獲邀2007年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更因為它所具備的人文關懷精神,而被視為是自費里尼的作品以來,最具備「關注社會的義大利電影傳統」特質的影片。

獲獎記錄

獎項類型屆次年份獎項名稱獲獎人備註
歐洲電影獎
第20屆
2007
最佳男演員
提名
義大利大衛獎
第51屆
最佳男演員
獲獎
最佳女配角
安吉拉·費諾切羅
最佳編劇
最佳聲效
Bruno Pupparo
最佳剪輯
最佳影片、導演
提名
最佳男配角
最佳服裝設計
最佳音樂
最佳製片人
--
(信息來源: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義大利
2007年4月20日
法國
2007年5月20日(坎城電影節),9月12日
加拿大
2007年9月7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比利時
2007年9月12日
巴西
2007年9月30日(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2008年7月31日;2009年3月11日(DVD首映)
韓國
2007年10月(釜山國際電影節)
美國
2007年10月(芝加哥國際電影節);2008年2月15日(波特蘭國際電影節),3月28日(限量放映)、31日(佛羅里達電影節),4月5日(威斯康辛電影節)
希臘
2007年10月19日(帕諾拉馬歐洲電影);2008年4月10日(雅典)
日本
2007年10月26日(東京國際電影節)
西班牙
2007年11月4日(塞維亞電影節)、30日
匈牙利
2007年11月15日(米特爾電影節);2008年5月1日
土耳其
2007年11月30日
荷蘭
2008年1月31日
塞爾維亞
2008年2月23日(貝爾格勒電影節)
中國香港
2008年3月18日(香港國際電影節)
英國
2008年4月4日
丹麥
2008年4月4日,9月19日(破壞者哥本哈根兒童與青少年國際電影節)
以色列
2008年4月5日(電視首映)
愛爾蘭、瑞典
2008年5月9日
德國
2008年5月15日
奧地利
2008年6月6日
澳大利亞、葡萄牙
2008年6月19日
羅馬尼亞
2008年8月1日
阿根廷
2008年9月18日
冰島
2008年9月25日(DVD首映)
智利
2009年4月9日
波蘭
2009年4月24日
菲律賓
2010年9月11日(電影院歐洲電影節)
(信息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