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我的傳媒夢
- 作者:卜希霆
- 類別:傳媒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ISBN:9787507833751
本書簡介,本書編委會,主編簡介,傳媒人的話,
本書簡介
《我的傳媒夢》(三十位傳媒精英的青春對話)是在中國傳媒大學各屆校友的支持幫助下,在中國傳媒大學校友會的指導下,由中國傳媒大學校友會秘書長卜希霆策劃並主編,並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分為界面、學界、影視、業界等四個部分。
在這本書中,凝聚了傳媒人的光榮與夢想,寄託了傳媒人的感動與希望。在這裡,我們將會與劉長樂、馬國力、胡正榮、畢福劍、梁冬等諸多校友師長相遇,分享他們成功背後的感動與震撼。央視索福瑞的總經理、《大國崛起》的總策劃、張藝謀“鐵三角”中唯一的一位女導演、央視知名主持人、優秀華人記者等重量級人物將在這裡一一亮相。在走近他們的過程中,我們捕捉到他們執著的人生態度。在一群鮮活的人物、一個個迥異不同的人性姿態、一段段發人深思的生命歷程中穿梭,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無愧為這個傳媒時代真正的明星。他們雖然成就非凡,然而他們的心路歷程卻如此的相似。人世沉浮中,世事變遷下,信念與豪情支撐著命運的晴空,他們不僅塑造著自己的品格,他們同時也影響著所處時代的風向。在眾生喧譁的娛樂化時代,他們的文化鋒芒、他們的新銳思想扣響了時代的脈動;他們的人格魅力,他們的人文情懷觸動了內心的共鳴;他們的人性光輝、他們的細膩情感足以讓我們動容、動情。
“時光如梭”曾是我們兒時最愛用的一個詞,但那時不過是不識愁滋味的“強說愁”,而今我們卻真真地感受到母校50餘年的時光和30個人的年少在筆端下流淌。寫這樣一本刻有廣院烙印、熨貼著溫暖記憶的書,不僅旨在為母校和校友奉獻一份慶祝建校五十五周年的慶生禮物,也意在激勵作為中國電視發展新生代力量的繼承者,站在一個特別的角度上,與當今的傳媒先鋒對話,與今日的精英思想碰撞,感染他們對傳媒的奉獻與執著,傳承他們對文化的理念與創新。再者,在拾起這些名人校友關於“廣院”的記憶碎片的同時,我們要漸漸找尋歸納出廣院如何為他們搭建起事業的平台,如何為他們造就了滋養一生的傳媒夢。
中國傳媒大學就是有著這樣一種獨特力量——包容萬千又濃縮經典,尊重傳統又摒棄陳舊。在中國傳媒大學這個時刻活躍的群體裡,每一個個體永遠與時代同步跳躍。通過這本書,我們要讓讀者感受到“廣院”所擁有的巨大接納力、重塑力、包容力,讓更多的夢想者找到一份作為傳媒人的驕傲感與歸屬感。
本書編委會
策劃/主編:卜希霆
執行主編:邵冰雪
執行副主編:范偉坤 闞靜雅 周 瑤
采編:(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姝婧 孫 堯 龍煦霏 馮楚涵 朱 彤 朱凌燕 李 沛 楊 藝 時曉曉 吳慧玲 張 穎 陳俊予 陳 曌 范偉坤 周 瑤 胡美玲 郭瑋璇 梁淋淋 闞靜雅
指導單位:中國傳媒大學校友會
主編簡介
卜希霆,男,滿族,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黨委副書記、副研究員,《中國文化產業》雜誌執行總編。曾任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黨總支書記、中國傳媒大學社會服務與發展辦公室主任、傳媒博物館項目副組長。歷任中國傳媒大學團委宣傳部長、副書記、團委書記。兼任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傳媒大學校友會秘書長、中華文化促進會文化產業(中國)協作體青年創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文化產業學術網主編、《中國文化產業》雜誌執行總編。曾發起創辦中國傳媒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策劃創辦刊物《電視人》、雜誌《文化創意產業參考》(現《中國文化產業》雜誌)、文化創意產業網(現“文化產業學術網”)、首屆“創意中國 和諧世界—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論壇”、傳媒合作網、刊物《傳媒人》等。曾擔任《電視法制節目特質、創作與開發》副主編、擔任《創意起底:文化創意產業先鋒思維解碼》、《我的傳媒夢》(三十位傳媒精英的青春對話)等書籍主編,並參與編寫《電視節目策劃學》、《文化創意產業前沿》等書籍。擔任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建項目《奧運背景下的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子課題負責人、中國傳媒大學教改立項項目《基於中國傳媒大學校友信息平台的第二校園建設》課題負責人、《高校文化創意產業孵化器研究》課題負責人、《中國邊境地區媒介生態與跨文化傳播研究》、《隆化文化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唐津運河文化產業園發展規劃》課題負責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保護研究(“冀東三枝花”)》課題負責人。
傳媒人的話
徐滔:做電視要做到最好,沒竅門,只有兩個字:刻苦。
魯健:我努力的目標是——新聞因人而生動。
張丹丹:生活可知足,學習永不知足,永遠要保持著良苗懷新的狀態。
王蓉:做到無可替代才是最好的,這應該是所有人的夢想,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歐陽夏丹:我覺得人生就是要有酸甜苦辣,如果只嘗到甜味的人生是會有遺憾的。
尼格買提:其實,我屬於那種從小就有語言障礙的人。
路盛章:乾教育要有良心,要對得起孩子,對得起對我們抱有很大期望的家長。
劉天禮:好的人才,充滿創意的人才,還需要有好的引導,要因材施教。
葉延濱:一個優秀的詩人一定要是讓人熱愛生活的人,一定要是健全人格的人。
黃升民:年輕人想到什麼,一定要腳踏實地去做,認準了,一定要啃下去!
胡智鋒:態度決定一切,細節影響成敗,詩意提升現實,智慧改變世界。
胡正榮:我始終堅信一個原則,就是時刻準備著迎接機會。
何輝:夢想,生髮於內心;成就,源自於努力。
陳建國: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做事可以失敗,做人不可以失敗。
劉長樂:我們經歷的越多,我們就越自信,創造力就越強。
馬國力:電視團隊的集體創作是不可磨滅的,多人的智慧往往能碰撞出更燦爛的火花。
王蘭柱:我覺得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我們自己,只要自己跑的快就可以了。
梁冬:如果只能做一樣,我認為做行銷比做主持人於我而言更重要。
王卯卯:其實生活中處處充滿神奇,並非是生活太庸碌,而是活得還不夠投入。
陳臨春:在大學的時候高調一點,敢於暴露自己的缺點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李若:走過大半個地球,我發現最有用的卻往往是圖書館裡的一本書。
鄭浩:我感謝那個年代,感謝那個年代的優秀的老師。
楊曉明:拍攝《三國》是我的榮幸,如果拍不好,會對不起老祖宗以及喜愛它的觀眾。
劉文:現在做紀錄片的目的就是想讓人們從中感受到真誠、溫暖和希望。
任學安:創新是來自於你對新鮮內容的關注,對最新需求的關注。
王潮歌:我覺得我是一個稱職的導演,一個稱職的導演就要要求自己不斷創新。
許文廣:對於中國來說,現在是一個建立電視欄目和活動品牌的時代。
王崢:作為一個傳媒人,要從多個角度看待這個社會。
張克榮:我想拍紀錄片是因為它和人最近,不是編的,都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