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沒有寶馬車,只有藏書數千卷

我家沒有寶馬車,只有藏書數千卷

2012年3月 ,一位名叫重慶葦子的女孩在網上發了一篇《我家沒有寶馬車,只有藏書數千卷》的帖子,迅速引起各大媒體和許多網友的關注 。葦子在帖子裡透露,她18歲生日那天 ,父母將家中幾千冊藏書送給了她 ,這令她格外驚喜,便將這些藏書照片發到網上和大家分享 ,希望能喚起同齡人讀書的興趣。有網友對此評論說 :“有藏書的家庭比有寶馬的家庭少很多了 ,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炫寶馬的人比炫藏書的人多很多了,是一個民族的墮落。現在有年輕人炫書 ,說明還有希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家沒有寶馬車,只有藏書數千卷
  • 事件別名:90後曬書女事件
  • 發生地點:網際網路
  • 發生日期:2012年3月
  • 事件當事人重慶葦子
事件經過,事件結果,社會影響,事件解讀,

事件經過

葦子年滿18歲的時候,父母贈送給她的生日禮物竟然是3000多冊藏書,其中不少是民國時期和文革前後的舊書,還有相當部分是絕版書。這讓一貫愛好寫作,喜歡繪畫的葦子感到特別興奮。她拍了一組藏書的照片發在網上,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來分享這種快樂。她還寫了一篇《我家沒有寶馬車,只有藏書數千卷》的文章,分段配發在藏書照片的下面,文章全文如下:
“18歲生日那天,家裡人很鄭重地對我說,他們決定把我家書櫥內那幾千冊藏書全都送給我。我又驚又喜!要知道那幾千冊書可不是鬧著玩的,它們中大部分的年齡比我爸媽還大呢!
“這些書到底有多么來之不易,我是十分清楚的。很多書都是老一輩在當時那個非得靠節衣縮食才能存活下來的年代買的。媽媽告訴我,有一次某大學圖書館異想天開處理陳年舊書,他們一口氣去買了上千塊錢。要知道那時還是80年代末期,據說這么多錢差不多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半年的工資了。
“後來幾次搬家,這些書前前後後丟失了不少,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幸運地保存下來了。提到每次搬家,它們就像太上皇,非得讓請來的工人(棒棒軍)把它們舒服地塞進幾十個麻袋裡伺候著,座駕還得選用長安車,可真讓人費了不少心思。
“我家在沙坪壩至今還有一處閒置的老房子,因為那兒長期沒人住,就拿來出租貼補家用。有一次住進來兩個不守信用的傢伙,自稱是某大學的學生。他們經常拖欠租金是常有的事兒,更讓人最不能容忍的是,當他們悄悄溜掉的時候,還動了天大的壞腦筋,將那柜子內裝著的書一口氣全部偷走了,辛辛苦苦為咱守書的鎖也被無辜地撬得體無完膚,四分五裂,老媽至今提起來還非常生氣。
“2012過年之前那幾天,市內美術專業聯考結束,我在19000名考生中間奪得了第23名的好成績,終於有享受宅女高檔生活的閒暇了,於是乎搬來一架人字梯,穿著維尼拖鞋站在高高的書柜上,晃悠著將這些寶貝逐個清點了一遍。當時好生興奮來著,喔耶,我終於也有像模像樣的私有財產了!那些書很多都採用古舊的繁體排版格式,讓我找到一種全新的感覺。它們看上去很有秋天落葉的味道,黃燦燦的,像是做了一個長長的日光SPA。噯,看那些枯燥乏味的教科書時間長了,可累人啦,早該換換口味了!
“在那擁擠的故紙堆里,我不僅發現了許多早已久仰大名卻一直擠不出時間來閱讀的名著,還幸運收穫了幾張名人親筆填寫的借書卡。其中有一位名叫李文信的人,在1968年5月27日居然用毛筆寫了一張借書條,那手字寫得實在工整漂亮呀!我當時興奮得一直哼著歌,迫不及待上網去查,才知道他是一個已經去世的大國畫家,開創了山水國畫一代畫風,1959年、1981年兩次為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繪製了巨幅山水畫《長征》和《大渡河上》。他還擔任過西南人民藝術學院美術系研究員、重慶國畫院院長、八屆全國美展中國畫評審。Oh!我沒想到這么有名的大師竟然也是個書蟲!
“我的這些寶貝們很多都經歷了半個世紀以上,它們的外衣破了,內衣也發脆發黃,就像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老婆婆,一不小心就會受到致命損傷。我每次清點之前,都得用肥皂洗手。儘管很麻煩,但我抑制不住好奇,還是忍不住常去翻翻它們。在我看來,書不是食品,哪怕擱得再久,只要內容還在,都不算變質。
“我是九零後,和我同齡人一樣,也有共同的喜好。唯一不同的是,他們或許沒我這么多精神食糧。我家雖然沒有愛馬仕,也沒有寶馬車,但有藏書數千卷,在我看來,這是一筆最大的財富!
“網上說得好,歲月是把殺豬刀!無論是九零後、零零後,都會逐漸長大,融入社會。當我們這一代人老去的時候,我們給下一代留下的是什麼?難道就只有後宮、穿越、盜墓、玄幻……以及那層出不窮、前赴後繼、英勇坑爹的一個個炫富笑話。
“我早已做好安排,既然專業聯考過了,進自己一直喜歡的大學不再是夢想,終於有足夠的時間來和我這些小夥伴們親密相處了。哈哈,我必須要每周閱讀一至二本書。我想,也只有這樣,才能算是對它們最大的愛惜和尊重吧!”

事件結果

葦子這篇帖子在網易論壇發出後,立即引起了關注。眾多網友紛紛發帖頂起,表示“炫書”宣傳了多讀書愛讀書的美德,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非常難得,相比之下,各種“美美”的炫富都弱爆了。大家因此都叫她藏書妹
不過也有人譏諷葦子,說她“炫書”同樣是在炒作,但以人民網新華網為代表的主流媒體卻力挺她。2012年3月6日,人民網首頁頭版大圖刊登了葦子“炫書”的照片。3月2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又刊發了“90後”女生網上“炫書”的新聞。2012年3月12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深夜請葦子到央廣夜新聞做客,讓她和幾個專家一道探討讀書的話題。2012年3月21日,新華社《中國網事》發布視頻“E哥有話說”:“重慶90後炫書女叫板炫富女”,讚揚葦子的舉動宣揚了“多讀書,讀好書”的美德,指責那些“炒作標籤控”們總是把什麼都給釘上“炒作”的標籤。即使是“炒作”,相對於那讓人抓狂的各種“炫富門”來說,這樣的“炒作”還是更多一點好。最後還補充說,寶馬車和書並不是天敵,家有寶馬車而又藏書千卷,何樂而不為呢?坐在寶馬車裡看書,要比“坐在寶馬車上哭”有價值多了。
3月30日,新華社派記者去重慶巴蜀中學採訪了葦子,事後新華網發表了《別人“炫富”她“炫書”重慶90後高中生被稱“書二代”》的新聞報導。記者去的時候,葦子正在積極備戰高考,學習生活也日趨緊張,中午邊吃飯邊接受採訪。她告訴記者一件親歷的事:歷史老師在課堂上提到了某個皇帝,班裡一個男生居然說出了一大串皇帝妃子的名字。這些信息來源於電視劇,其中有很多都是虛構的,但被當做歷史常識用了,這是很奇怪的現象。穿越、後宮、綜藝……似乎已成為90後一代人的標誌。葦子覺得其實90後也很可憐,完全是被動接受這些的。現在一些商家,用包裝精美的電視劇來不斷吸引年輕人的眼球,有很多是在宣揚拜金主義、娛樂至死,再經過娛樂圈放大,似乎成為一種流行。炫富事件就是一個例子……她認為倡導讀書極有可能會糾正這種不良風氣,因為經典著作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3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登了《“炫書女”想喚醒90後對書籍的熱愛》的文章,肯定“炫書”是一種文化追求,是精神文明的積累。4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一位知名作者在《炫書者的可愛》一文里寫道:“書香世家,傳書得人,這在讀書人家裡是多么欣慰的事啊。世上的事,最怕‘所託非人’,最難得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在這位女孩(重慶葦子)的微博上,她寫道:‘那天外婆還從台灣打電話說,她以前老是擔心沒人把這些書當回事兒。現在終於有了我這個最合適的傳人,所以她特別高興。’曾看到倪墨炎有篇《訪書奇遇》的文章寫道,1976年,他在上海(一模)愚園路一老者家裡,發現他書房滿是上頂天花板、下踏水泥地的壁櫥,收藏多為二三十年代各種珍貴書刊。這位老者對倪墨炎說:‘不敢誇口,我的破書中,相當一部分,就是北京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也是缺藏的。當年要是給唐弢錢杏邨知道了,他們還不天天在我屋前屋後轉!’這位老者的話,就是愛書者的自豪、自負和可愛的炫耀。而70年代末老者去世,他那三個不愛書的孩子將那么多寶貝書,一大卡車啊,就500塊給賣了。我每每看到這段時,都扼腕嘆息不已。前面那位90後的炫書愛書女孩,於她家人來說又是多大的慰藉。”
這位作者還舉了一個古人曬書的例子:“要說‘炫書’的極品,我看非晉人郝隆莫屬。古代民俗,農曆七月七,如果陽光明媚,人們便要曬經書和衣裳,防止蟲蛀,而晉人郝隆也在這一天仰臥在太陽下面狂曬,別人問他幹嗎,郝隆自得地說:‘我曬書。’這位‘炫書’的仁兄,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了,借這個‘行為藝術’,表示自己博覽群書,滿腹經綸。這書‘炫’得,儘是風流,千古而今,人們都津津樂道。但倘若這事在今天,一經報導,保準一堆人跳起來罵他‘炒作’‘無聊’。”

社會影響

葦子的這篇《我家沒有寶馬車,只有藏書數千卷》後來引起了很大爭議,有網友把它叫做“舊書門”,又稱為“救贖門”。包括權威學術刊物《語文教學與研究》都刊登了研討文章,不少中學也把這個事件當成作文素材,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教育出“更多的像重慶葦子這樣喜愛讀書尤其是喜歡中國名著的學生,也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夠留給孩子無價的精神財富。”
迄今為止,距這篇文章發表已過去兩年多了,但仍有媒體不斷向葦子做後期訪問。2013年7月,葦子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長篇校園小說《六月,我們說愛尚早》。2014年7月,葦子用手機錄下一位台灣老兵講述的抗戰回憶錄,將它整理成紀實文學《與民國對話,烽火連天的回憶》,發表在純文學刊物《當代》上。《重慶青年報》記者為此去採訪她,還特地在報導里提到《我家沒有寶馬車,只有藏書數千卷》,將它稱為名帖。
2014年9月,葦子參加了新華社在各地推出的慶祝新中國成立65周年系列報導活動,作為“年代人物話變遷”的重慶二十歲代表,她在接受個人專訪時表示,希望能夠成為真正靠寫作、繪畫來謀生且具有公眾影響力的藝術家。對於深化改革,她希望在文化體制方面,政府能夠出台相關扶持政策。創作者能夠安心的進行創作,才能為這個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學藝術作品。

事件解讀

一個18歲的女孩在生日那天獲得了幾千冊藏書(姑且不去估計這些書究竟值多少錢),然後將它拍成照片發到網上,以此來表達自己欣喜若狂的心情。這看似很普通的一件事,之所以能夠成為輿論的焦點,是因為它宣揚了一種健康正常的價值觀。在當今這個浮燥的社會裡,不少人窮得只剩下錢了,他們成天互相攀比,竭力推崇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前一段時間,網路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炫富女”,她們炫車,炫房、炫名包,甚至還直接炫花花綠綠的鈔票。儘管“坑爹”的事兒一再發生,但仍有人不管不顧、前赴後繼,炫耀的花樣也不斷升級,似乎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這轟轟烈烈的炫富事業進行到底。葦子這一舉動如同一縷春風,蕩滌著國人的心靈,使我們再次認識到,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能保持精神上的富足更加彌顯珍貴。
讀書,貴在一個“求”字,必須做到惜時如金。美國《讀者文摘》算過一筆“生命賬”,一生以60歲為標準,除去睡眠、吃飯、娛樂玩耍、穿衣打扮、行路旅遊等等,最後的時間只剩餘10年!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該抱怨工作忙碌,可以用來讀書的時間太少。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願擠,總還是有的。”
看一個人精神上富足與否,只要審視一番他對讀書的態度,就可一目了然。精神空虛之人,手會伸向其他什麼東西,但輕易不會伸向書籍。而精神富足之人,每有閒暇,便埋頭捧讀。一個社會,愛書之人多了,精神富有之人就多;精神富有之人多了,這個社會就充滿儒雅之氣,少些俗氣。
追求物質富足並沒有錯,誰也不願意過饑寒交迫的生活。但不能僅有物質富裕,精神也當富足起來。這恰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讓愛書、讀書成為一種價值導向,以引領大眾在追求物質富裕的同時,力求精神上也得以富足,不僅人生會多姿多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將熠熠生輝。到那時,昂首挺立之國人,不光人人物質富裕,而且個個精神富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