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聽文學

我在北大聽文學

再現北大風貌和名師的思想成果,提供獨特而深刻的人文思考,展現了繼承魯迅精神、從常識出發、肩扛道義、充滿“體溫”的“活著的思想體”。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在北大聽文學
  • 作者:於仲達
  • ISBN:9787568012256
  • 類別:社科/文化
  • 頁數:248
  • 定價:35.00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3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叢書名:北大課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精彩文摘,目錄,

作者簡介

於仲達是70後學人中頗具魯迅風骨的一個典型代表。2004年,其發表的《一個奴隸的手記》曾經引起不少讀者的強烈共鳴和熱議。和一些所謂的學院派不同,他不是“為學術而學術”,他的文字有思想、情感、性格,而且有“體溫”,展現了一個殊為難得的“活著的思想體”。於仲達承繼魯迅精神,以筆為旗,從常識出發,關愛生命,守望靈魂,肩扛道義,表達了鮮明的態度和立場,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懷和熱忱的社會觀照。他的作品思想深刻,文筆優美,視野開闊,行文犀利,表現出他直面黑暗的勇氣和對精神高度的追求,以及指向生命本體的悲憫情懷,而這些正是當下漢語世界所缺乏的。
我在北大聽文學

內容簡介

《我在北大聽文學》一書精選了作者於仲達對諸多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如魯迅周作人沈從文蕭紅張愛玲顧城王小波等的解讀。在引入錢理群何懷宏曹文軒陳平原等北大名師觀點的同時,作者也融入了自己的生命體驗和精神追索,提供了獨特而深刻的文學思考。
以錢理群為例,作者通過其講解而對魯迅產生較為深刻的理解。但後來,作者以禪宗超越魯迅的看法卻是,魯迅不能離開“有”而論“無”,不能離開“中間物”來談“無所有”,認為“在學習魯迅精神批判東方專制主義的時候,是否僅僅將魯迅作為一種手段呢?以毒攻毒,專制之毒沒了,‘魯毒’又有了。”

編輯推薦

有靈魂的才子,有道義的思想者
六年北大潛心向學,
遍訪諸位名師,
展現充滿悲憫情懷的靈魂探索
魯迅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周作人 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郁達夫 像我這樣的人,也許有幾個奇人歡迎我的。
沈從文 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張愛玲 我想到許多人的命運,連我在內的,有一種鬱鬱蒼蒼的身世之感。
蕭紅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似,為什麼這么悲涼?
史鐵生 我嚮往著這樣的寫作——當白晝的一切明智與迷障都消散了以後,黑夜要我用另一種眼睛看這世界。
王小波 對於一位知識分子來說,成為思維的精英,比成為道德精英更為重要。
顧城 我一直在走各種極端,一直在裁判自己。在我生命里總有鋒利的劍,有變幻的長披風,有黑鴿子和聖女崇拜;我生怕學會寬恕自己。
張中行 人要心靜、少貪、順生。……我只承認人生有苦,言外之意也有樂,有苦有樂。人生之道(至少是常人的)就成為,想辦法求樂增苦減,而不是解脫。
金庸 大乘佛教普度眾生的大慈大悲十分偉大,儒家“修齊治平”的理想也崇高之至。我們大部分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余華 我想無論是寫作還是人生,正確的出發都是走進窄門。不要被寬闊的大門所迷惑,那裡面的路沒有多長。
莫言 我們的小說裡面應該充滿感官刺激,……但這個感官刺激如果我用得過分的話,那肯定也就會讓人僅僅沉溺於這種一驚一乍之中,讓人生理上反感、驚恐、害怕,忘記了一些對人的人性、歷史性這些更加學術的問題的思考。
錢理群 貴州和北大是我的兩個精神基地,民間與學院,對我來說是一個互相補充,也有衝突矛盾,但這就是我的思想和學術特點。
何懷宏 除了本性上的溫和者,社會還應當有一些有意識的、堅定的溫和者,他們應當成為溫和力量的中堅。
曹文軒 在我的腦海里所記存著的故事,其中大半與水相關。水對我的價值絕非僅僅是生物意義上的。它參與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氣,我之人生觀,我之美學情調的 造。
陳平原 作為學者,當然主要以專精的學術著述貢獻於社會;撰寫文化評論,在於我,主要是保持“人間情懷”的特殊途徑。

精彩文摘

“個”的相遇
——讀魯迅
第一次看的魯迅的照片,大約是他臨死之前拍攝的,照片中的魯迅帶著濃重的病態,清瘦、冷峻、犀利而不可觸犯。
魯迅的著作中,那些硬朗的文字溫暖而又犀利,真切而又冷峻。讀起來讓人一方面可以感受他內心的苦痛與掙扎,另一方面可以感受他熾熱的情懷。
我是從個體生命體驗這一角度去閱讀魯迅的,獲得的當然是一個心靈意義上的魯迅。從散文詩《野草》來看,魯迅的藝術形象更加能穿透視網膜印在你的心靈上,這就是強硬、堅決、執拗、韌性、叛逆、屹立、洞見、正視、荒寒、奇峭、對抗、焦灼、孤獨、苦痛、淒寒、蒼勁、虛無、野性、深沉、粗獷、冷寂、絕望、枯槁、僵死、燃燒、冷峻……《野草》中的魯迅形象是最豐富、最觸動人靈魂的。當然,不同的文章所折射出的魯迅的形象是不同的,比如:小說《傷逝》所透射出的是淒楚、低回、纏綿、哀婉、亢奮;《在酒樓上》和《孤獨者》里更多的是寂寞、頹喪、孤獨、受傷、掙扎等失敗者的形象。魯迅的形象實在太豐富了,當你於無邊的黑夜之中靜靜閱讀他的時候,那種感覺是複雜的、難以言喻的。
讀魯迅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任何言語都不能窮盡魯迅,我試圖獲得的只是一個我所認識的魯迅,能否是真實的魯迅,誰又能說得清?當代的魯迅研究專家,有誰敢說自己研究的是原本意義上的魯迅?大家都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錢理群說:“讀魯迅,是需要靈魂的‘相遇’的。……而靈魂的‘相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它要建立在相似(相近) 的‘體驗’的基礎上。不僅是人生的經驗、閱歷,還要把這外在的經驗上升(轉化) 為個人主體生命的內在的體驗,同時伴之以一定的理性的思考,成為一種自省(自我靈魂的震動),從而進入精神的深層面,靈魂的相遇正是、也只能是發生在這個領域。”
我真正和魯迅“相遇”,是在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那時是在S城,當地官場政治生態的失衡、生存環境的惡劣、思想的壓抑、狼道邏輯的橫行,所有的一切都超出了一個書生的承受能力,這樣的環境足以徹底摧毀一個善良人的幻想和理想。更為可怕的是,一些在專制的“苦水”中熬過來的人一旦走上權力崗位,肚子裡積攢的一肚子的壞水,便不斷朝弱勢群體源源釋放,冷血的奴性讓我不寒而慄!那時,我拚命地複習英語,想通過考研走出S城,不料卻因遭到孤立而失敗!一個孤零零的年輕人,沒有人可以傾訴,每天懷著苦悶的心情,度日如年,仿佛置身鐵籠一般。這個時候,哪敢寫詩?在這樣黑白顛倒的情況下,我一時失語了,被迫沉默,沒有自己穩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也沒有自己的選擇權和判斷力,連言說的勇氣都沒有,沒有任何可以支撐自己的精神資源。這時,魯迅闖入了我的精神視野,我從他那裡獲得了一種生存下去的勇氣,魯迅“反抗絕望”的勇氣頑強地支撐著我,陪著我走過將近十年的艱難歲月,如果沒有魯迅,我的存在便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礎。對於我而言,魯迅是我的精神導師,每當我處於困頓中時,我便能感到他的存在,他硬是逼著我克服自身的缺陷成為獨立的自己。魯迅最能觸動我靈魂的是,他對被侮辱被損害者的同情,以及對困境中的靈魂的關注。
多少年來,魯迅以他獨特的精神魅力,影響著每一個不願停止掙扎的“人”。魯迅研究學者中,諸如錢理群、王曉明、林賢治、李新宇、郜元寶等,都從魯迅那裡獲得了啟示。對於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魯迅以自己的人格力量,默默地鞭策著他們。清醒而又苦痛的魯迅,不知援助了多少困窘、自閉的心靈。的確,魯迅只屬於少數對自身所處的境遇較敏感的人。一個中庸或逍遙的人,一個溫順沒有苦痛感的人,一個被環境磨去稜角和鋒芒的人,一個沒有主體意識甚至昏睡麻木的人,一個喪失記憶習慣和沒有恥辱意識的人,一個不敢直面殘酷現實的人,一個沒有經過生活坎坷沒有遭受挫折的人,一個孤坐學院空談理論的人,是無法從本質上靠近魯迅的。郁達夫在魯迅之後曾說: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魯迅的舊學根底很好,他的古文和舊詩也是同時代人中的翹楚,但是他又堅持批判傳統。在魯迅身上,傳統與現代的衝突非常激烈,造成了一個矛盾的魯迅和豐富的魯迅。我曾想寫一篇《現代中國最豐富的靈魂》來分析這種“豐富”,可惜一直沒有寫。魯迅也曾把自己看作是“在轉變中”或“在進化的鏈子上”的歷史的“中間物”,這一語包涵著魯迅對自我與社會、傳統與現實之間的關係的深刻認識。我是“文革”後期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是“斷裂的一代”,傳統文化對我的影響較小,不存在魯迅所說的身上背著苦悶的精神包袱。沒有了新舊衝突造成的矛盾,容易輕裝前進。但是,還是要從傳統文化中尋求精神的資源。我面臨的問題,正如學者汪暉所說,是思想的多元化帶來的選擇的艱難,對傳統的懷疑加強了無所適從的痛苦,深刻的不信任感使得我們這些生活道路相對單純的知識分子成為精神上最不單純、最為複雜、最為矛盾以至混亂的一代。

目錄

上篇 作 家 解 讀
“個”的相遇——讀魯迅·2
浮世的悲哀——讀周作人·25
悲情的吟者——讀郁達夫·39
“鄉下人”的生命關懷——讀沈從文·47
蒼涼之哀——讀張愛玲·61
悲心與荒涼——讀蕭紅·69
心魂之思——讀史鐵生·84
一個自由主義者的“陰陽兩界”——讀王小波·104
唯美的幻滅——讀顧城·117
布衣寒士——讀張中行·129
江湖、俠客與人性——讀金庸·139
苦難及其緩解──讀余華·148
感覺的旋渦——讀莫言·164
下篇 感悟學者
錢理群:豐富的痛苦·174
何懷宏:沉潛與中道·195
曹文軒:唯美與悖論·210
陳平原:壓在紙背後的“人”·22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