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研究--以農田水利為例

《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研究--以農田水利為例》是劉述良為項目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研究--以農田水利為例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述良
  • 依託單位:南京農業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課題基於匹配理論,針對我國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特別是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研究的不足,擬選擇江蘇、湖南和西藏作為調查區域,以農田水利供給後管理為調查對象,通過構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的三重匹配分析框架,運用廣義線性模型(GLM)和mlogit模型,科學分析當前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現狀以及人-事、事-責、事-財匹配狀況和區域差異,同時分析當前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不良的表現及其原因、影響因素,深入分析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利益相關者的行為傾向及激勵、約束及資源配置狀況的影響。最後,運用Powersim軟體對不同制度規則下的激勵相容機制、需求顯示機制與資源配置機制進行模擬,探求促進我國城鄉協同發展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條件,最終構建運行有效、成本低廉、規範有序的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體系。

結題摘要

好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體制,由於能夠明確農村公共產品利益相關方“責、權、利”,因而能夠保證農村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effective supply),田水利管護如此,農村交通管護也如此。本項目利用統計數據及微觀問卷調查數據、訪談材料分析了我國農村農田水利設施“供給後管理”現狀、農田水利建管中的人力投入、資金投入規模與結構以及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的成效,開展對農田水利設施福利效應的模糊分析,並分析了農田水利管護激勵結構及利益相關者策略。主要結論包括:①近年來,我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處於穩步增長之中,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的資金來源結構得到較好改善。②如果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中的“人-事、事-責、事-財”是彼此匹配的,那么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機制要么是自我執行(Self-enforcement)的,要么滿足第三方執行(The Third-party Enforcement)機制的條件,此時,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就會有效。否則,如果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就會存在激勵與約束不足,或者人力與財力資源供給不足等問題,最後影響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的有效性。③從全國來看,我國各地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中的人員投入、投入人員性別比例、年齡構成、從業年限及學歷、隊伍建設狀況等地區差異很大,地區間不平衡明顯,公共服務供給後管理中的“均等化”問題同樣突出。④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中的(物質/非物質)激勵、供給後管理考核機制和問責機制等同樣關鍵,特別是農戶、政府部門在內的各類利益相關者面臨的激勵和約束條件,如資源約束、體制約束、管理責任約束,特別是農戶選擇自身行為時所面臨的激勵和約束等,會直接影響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後管理的有效性。從激勵相容的角度來看,農田水利管護的好壞與各類利益相關者在這一過程中的福利(回報)正相關。⑤與大中型農田水利設施相比,在建後管護上,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護資金的短缺問題更為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