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力資本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西方形成的一種新的經濟成長理論。以舒爾茨為代表的人力資本倡導者提出,人在推動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人口質量是促進經濟發展,縮小收入差別的根本所在。人力資本是體現勞動者數量和質量的資本,它能促進經濟成長和個人收入的增加,是一種生產性資本。這種資本就其實體來說,是勞動者所擁有的體力、健康、經驗、知識、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總稱,它可以在未來特定經濟活動中,給有關勞動者帶來價值或利潤收益。人力資本的投資包括:用於教育和培訓的支出、用於保健的支出、用於勞動力國內流動的支出和用於移民入境的支出。其中教育投資是最突出、最基本的人力資本投資,這種投資可以轉化為知識的存量,從而提高人口的知識、智力和技術水平。
教育投資是構成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內容,教育所帶來的成果是一種資本,也是文化上和經濟上的雙重效益。人力資本是一種“社會的”積累過程,呈現收益遞增特性,從而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根源和根本推動力。
同時,人力資本、經濟發展和教育制度變遷具有特殊關係。教育投資按照投資主體的不同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家庭投入的,稱為個人教育投資;第二種是政府投入的,屬政府為提高人口素質、增強國家綜合實力而進行的無償投入,稱為政府教育投資;第三種是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而進行的投資,稱為民辦教育投資。
個人教育投資和政府教育投資都有較成熟的數學模型和理論分析,民辦教育投資在我國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建立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現象。民間教育投資在我國具有特殊性,且正處於發展階段,民辦教育的成本——收益情況也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所以,分析研究我國民辦教育的發展及對人力資本形成的作用,不僅可以豐富人力資本理論的內容,而且可以創新教育理論。
同時,探討民間投資辦教育,提高人力資本水平,既是一個教育問題,又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競爭日趨激烈,如果不抓住機遇,爭奪人才優勢,不能從人力資本的角度去研究我國的人口問題,就不能很好地解決科技發展問題。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研究我國民間投資對人力資本形成的規律、特點,對於推動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完善教育結構、提高教育質量,對於調動社會力量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對於提高人口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是中國人力資源最豐富的時期,也是中國大力開發人力資源的最好時機。因此,我們應抓住時機,對中國人力資本進行開發,用西方人力資本理論的新觀點、新見解來指導我們的人力資本開發工作。
本文採用了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在深入全面的探討人力資本、教育投資理論尤其是民辦教育投資理論的同時,運用了現有的和作者調查的詳實數據對理論加以分析和論證,探討民辦教育的發展現狀、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其中,對青島開發區民辦教育的考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數據來源,在調查過程中,我們力求準確、真實和有效。
人力資本形成中教育投資的研究多是從個人或政府的角度出發,重點研究投資決策和成本收益模型,對民辦教育投資的考察相對較少。即便是對民辦教育進行研究也主要是從純粹教育學角度、教育與經濟關係角度和產業角度來探討考察的,缺乏較為細緻的成本收益分析和實證分析。對於民辦教育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所作的研究,絕大多數都只是停留在教育是否是產業、民辦教育是否應獲得回報這些層次上。本文的創新之處主要在於兩個方面。其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制度環境等的制約,民辦教育作為新的教育投資方式仍然不太成熟。同時,個人教育投資和政府教育投資的研究比較豐富,都有較成熟的數學模型和理論分析,而對民辦教育的研究尤其是成本收益分析和實證分析還比較少。因此,本文嘗試對我國民辦教育的研究進行某種程度的填補。其二,作者對青島開發區民辦教育的調查論證充實了理論研究內容,使民辦教育的理論變得有血有肉,使文章所要闡述的問題更容易令人信服,並對我國民辦教育的探索和創新起到了一定的借鑑和指導作用。
文章的不足之處主要在於論文數據蒐集過程中,由於一些數據的缺失無法進行更詳致的分析。同時,由於問卷調查過程繁雜,再加上被調查者存在較強的主觀性,難免在數據蒐集上有所偏差。
文章旨在對民辦教育進行分析。首先,文章介紹了人力資本、教育投資的有關理論,指出了研究民辦教育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其次,本文分析了人力資本形成中的教育投資及模式,以人力資本形成中的教育投資的主體為基礎討論了教育投資的幾種模式和我國教育投資模式的選擇原則。再次,文章對民辦教育進行了產業分析,認為民辦教育具有以下產業特徵(1) 民辦學校教育服務商品化。(2)民辦學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3)民辦學校經營方式企業化,普遍重視成本與收益的經濟核算,追求一定的利潤目標。(4)民辦學校具有較大的辦學自主權。教育產業化觀點是將教育置於知識經濟的大背景中,將其作為科學與技術間的橋樑、人才培養與知識傳播的基地、知識創新與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接著,文章利用青島開發區民辦學校的成本和收益資料對民辦教育投資進行了成本一收益分析,然後是對民辦教育投資的實證分析,文章分析了我國民辦教育的總體水平和青島開發區民辦教育狀況,從而提出了民辦教育發展中的規律、特點,探討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最後,文章從投資主體、投資機制和投資環境等方面提出了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導論,問題的引出和基本理論的介紹。人力資本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西方形成的一種新的經濟成長理論。而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投資中最突出、最基本的內容。教育投資和民辦教育投資在人力資本投資中的地位和作用實際上就指出了研究民辦教育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民辦教育研究文獻的綜述分析了研究民辦教育的主要文獻,現有文獻主要從教育學、教育與經濟關係和產業角度對民辦教育進行研究。根據以上分析,文章提出了所要研究的內容。
第一章,人力資本形成中的教育投資模式分析,包括人力資本形成中的教育投資和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人力資本形成中的教育投資的主體分析、教育投資的幾種模式、我國教育投資模式的選擇原則。在人力資本形成過程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投資具有生產和消費的二重性,同時也具有有盈利和非盈利的二重性。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狀況、科學技術都是教育投資的客觀影響因素。但是,這些客觀的要求能否實現,必須結合政府財政、巨觀投資趨向等主觀條件。對人力資本進行教育投資的主體包括個人、政府、企業和社會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人力資本理論對學校教育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對政府和個人教育投資的經濟效益上。對民辦教育的研究反而相對較少。而民辦學校的發展增加了教育供給方式的多樣化和選擇性。
第二章,民辦教育的產業分析,包括產業及產業經濟理論內涵及發展、教育產業及教育產業化分析、民辦教育產業化的理論依據及現實意義。
從產業具有概念、生產性或獲利性、產品或服務的可替代性、產業政策理論等幾方面而言,教育兼具產業的概念特徵。如何有效發展教育,以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教育發展的根本途徑在於走產業化道路。教育產業化就是要把教育作為一個產業來經營,按市場經營原則,以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導向,以促進教育自身發展為目的,通過構建教育內在的投入產出機制,理順教育者、經辦者、受益者之間的經濟關係,保障教育順利發展。教育產業化改革,將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
擴大教育規模,從而使教育產業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並有助於解決就業問題。在這種特有的歷史條件下,民辦教育產業化因此被提出。
第三章,民辦教育投資的成本一收益分析,包括民辦教育投資主體和客體分析、民辦教育投資主體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民辦教育投資的社會收益分析。民辦教育投資的主體,就是民辦教育投資供給的主體,大致由幾部分組成:國有或集體企業、私人投資、社會團體、中外合作、國際援助、社會集資和捐助等。教育投資的客體是指教育投資的對象,一般指不同級別的教育機構和同一層次中不同的教育趨向。任何經濟活動都有成本和收益問題,同樣,民辦教育活動也必然有成本支出和收益。通過對山東省青島開發區的民辦教育情況進行調查,我們估算了開發區民辦學校的辦學成本和收益,並對成本收益進行了分析。
第四章,民辦教育投資的實證分析,包括民辦教育發展態勢、發展中的規律和特點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民辦教育發展態勢分析涉及了我國民辦教育的整體發展情況分析和青島經濟開發區的民辦教育發展狀況分析。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民辦教育產業的發展具有內在的規律性,市場機制規律、適應經濟發展規律、發展不平衡規律、有賴政府干預規律等,始終得到民辦教育產業發展的驗證,其中市場規律是最基本的規律特徵。民辦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包括市場問題、制度問題、管理問題和其他社會問題。
第五章,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包括投資主體分析、健全和完善投資體制、改善投資環境和教育產業化的前景。首先,分析民辦教育投資主體性質,對研究民辦教育產權結構、自主經營、剩餘索取、市場環境、規範管理、政策制度等具有重要意義。界定投資主體的法人地位、確立投資法人的各種權利和地位以及保障投資主體的收益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在民辦教育投資的發展過程中,比較嚴重的是由於產權不明確、收益難以保障、以及民辦教育不能自主經營等方面的問題。因此,民辦教育投資體制的健全和完善,要從產權開始,明確產權,制定相應的產權收益保障制度,保障自主經營權。再次,民辦教育投資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投資的效果,是降低投資回報率的主要因素。改善民辦教育法人投資環境,要求培養完善以教育資源市場、教育機構交易市場和教育環境市場三個市場為主體的市場體系,建立多元投資體制、政府巨觀調節制度、教育機構自主管理體制三個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