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房東》是作者訪美期間寫的隨筆集,是作者在美國最初一個月的真情實感,“一個沒有加入任何色彩白描式的描述”(朋友評語),也許其他人在美國也有類似的經歷,但對我而言,這是我一生平淡生活中一段獨特經歷。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和房東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225頁
- 開本:16
- 品牌:山東人民出版社
- 作者:周勤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9075749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美國搬家記
我的房東丹尼斯(Dennis)
陪太太和孩子逛美國
紐約,紐約
在普林斯頓溫潤的春光下睡去
寂靜的普林斯頓——默默的愛因斯坦
康奈爾的草坡
怎么理解美國式的衰退?
美國式的奢侈和浪費(The American's style of extravagance and waste)
賓·拉登之死對美國人意味著什麼?
李娜現象的“現代啟示錄”
人民幣升值將使美國人招致滅頂之災!
治理通脹要反其道而行之
中國的“經濟學家”為什麼被人看不起?
中國將如何與美國相處?
為什麼我們不感到幸福?
現代大學中“大”商學院模式的特徵及其發展趨勢
開放、競爭和共享( opening,competing and sharing)
後記
後記
後來為了完成去英國培訓的作業,又寫了最後一篇《開放競爭共享》交給學部。以後蒙領導厚愛,將其全文發在《東南大學校報》上,不少朋友看了褒獎有加,提高了我寫一些自己東西的興趣。離開Newport到丹尼斯家,更是沒有地方去,所以一遇到事情就發點牢騷,於是就有了後面的一些短文,都是一時興起就寫了,也沒有考慮以後會怎么樣。到了2011年5月份,。EMBA學生到美國遊學,問我在美乾什麼,我說除了看看文獻,做點研究,還寫了不少雜文,估計可以出一本書,他們都說希望我回國後儘快出版。8月下旬回國後,諸事繁雜,出書的事情就一拖再拖。但是,每到聚會,他們不斷問起此事,我也算落下一個心病。況且,在美國離別時也承諾丹尼斯他們要把美國的事情寫成書送給他們,一直沒有兌現,也算是食言了,這有悖於我一貫做人的風格。
寒假前,幾個EMBA學生開題,他們都是2011年紐約遊學時,當時承諾的見證人,我必須要在他們畢業前把書出了,以免在自己學生面前丟面子。寒假後,除了大年三十晚上外,每天從晚上10點開始工作,一般到凌晨3點以後,上午睡覺,下午稍做整理,回到我當年寫博士論文時的生活節奏,幾乎用掉整個寒假,把該補上的都補上了,一口氣加了差不多6萬字,算是基本完稿。當然還有幾篇文章在紐約時開了個頭,實在是寫不完,包括《飲食習慣和產權制度》、《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房價》和《我們為什麼感覺美國價格低?》,好在這些問題時效性不太強,以後寫也沒有問題。
關於書名,還是在上次:EMBA學生開題後,幾個同學請客在酒桌上定的。幾個同學問我最近在忙什麼,我說了準備在他們畢業前把欠他們的書出了,他們問書名是什麼,我說還沒有定。他們問主要有哪些內容,我說剛剛寫完的是《我的房東丹尼斯》,孫津提議就叫“我和房東”。開始覺得有點怪怪的。孫津解釋說,你到美國,就是客居他鄉,無論從小到具體房東房客關係,大到國家之間,書中談的都是兩者之間的關係。仔細想想,我和李超、丹尼斯、我的同學和前面Newport的租房公司的經歷,不都是房東房客的關係引發的嗎?雖然也有其他朋友的建議,我想這本書的書名就這么定了。
最後要謝謝這本書中所有提到名字的朋友和同學,和未提到名字的,還有所有關心我和這本書的人。雖然有些部分已經給相關朋友看了,也得到他們的認可,但是,百密終有一疏,若有得罪大家的地方,一定是無意,敬請大家諒解。也藉此機會衷心感謝一貫支持我的親人、朋友和學生們,願此書能博大家一笑,也算我沒有白熬那么多夜了。
周勤
2013年2月17日星期日凌晨4:10於南京江寧江南文樞苑家中
序言
2011年元旦我已經確定去美國訪學,我們給爸爸提前過八十大壽,爸爸的生日宴結束後在東大的大禮堂前拍了全家福,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姐姐姐夫和他們的孩子都回來,媽媽那時候還是那樣健康,和我兒子小滿拍了幾張照片,雖然她已經患病多年,精神依然很好,加上大哥大嫂回來照顧,想一切都沒有問題。
一月初到英國培訓回來一周后去美國,後多有波折,好在多得朋友相助都一一化解。當我在美生活逐步走上正軌時,妻在QQ中說媽媽近況日差,主要是清明節後外婆近百歲仙逝,本應是喜事,可能諸事繁雜,對媽媽身體影響甚大。更重要的是外婆是媽媽的精神寄託,我過去一直和媽媽講,外婆還在你必須健康地生活。現在外婆走了,媽媽似支柱不在,其後飲食日少,待我八月底回國之時,已經與年初判若兩人。我知道媽媽的精神垮了,這是什麼都無法彌補的。後雖幾經反覆,終不能康復。
媽媽走後,我寫一短文《媽走了》,可惜電腦出問題忘記存檔,再寫已經物是人非,現在只能以此文替代以示紀念。我和媽媽的感情應該是最好的,從十一歲到南京,國小中學一直到成家前大部分時間和媽媽一起生活,媽媽對我的影響自然最大的。年少時我在紫金山農業中學上國中,媽媽去參加家長會,回來告訴我教數學雷老師表揚我作業認真,也說她教子有方。以後媽媽總以“多讀書總是好的”這種樸素的思想鼓勵我。但是,我二十九歲前諸事不順,媽媽始終默默支持我。應該說,是媽媽的“不怕慢就怕站”的信念支撐我不斷前行。在不斷的努力中,到四十歲才讀完博士,雖然晚了一點,也算是了卻了媽媽的心愿。
記得一次和媽媽閒聊時,她說去醫院看病,病友告訴她給她們看病的醫生是教授和博士,很是了得。媽媽說,我當時沒有和她說,這沒有什麼,我小兒子也是,只是專業不同罷了。看媽媽說話時的坦然,我當時的感覺是,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知道媽媽走的時候是留有遺憾的,因為自己有太多的願望沒有實現。就如同我自己現在經常和自己的學生說的一樣,如果我三十歲左右時,有現在對學問的理解和追求,是有希望成為一流學者的,可惜現在已經快五十歲,只能把這種美好的願望告訴我的學生們,還不知道他們是否理解,或許也要到我這個年齡才能理解。是啊,我們真正失去的並不是我們不知道的,而是我們知道而沒有做到的。所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大部分是遺憾想到而沒有做到。
我知道這是一本媽媽看得懂的書,上面的每一個字都是我在鍵盤笨拙地敲出來的。這是給媽媽的還願。媽媽知道我一直是一個不聰明的孩子,只是知道傻乾,所以經常犯錯。想起來也十分有趣:在美國那樣孤寂的生活中,靠著每天多多少少敲一些字,也能寫成這樣的小書,也算是對媽媽名言的驗證。這對別人沒有什麼,對我卻十分重要,因為這是媽媽留給我最重要的財富,我一直在努力研究的“學問”。
周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