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童心

我以童心

《我以童心》是2012年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耐。本書為王耐的作品結集,全書分為報告文學、散文、詩歌三部分。他為農工民主黨中央老主席周谷城等寫了詳實的生平。這些作品具有文獻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我以童心
  • ISBN:9787547605752, 7547605753
  • 頁數:269
  •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5月24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

內容簡介

王耐,1937年9月生於山東青州(益都),回族。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從事紡織、新聞、殯葬、民族宗教等職業43個春秋。期間先後任辦事員、統計員、科長、主任等職。曾當選青浦區人大代表、常委,農工黨黃浦區委宣傳委員、青浦區主委,農工黨市文史委員,市伊協委員,市殯葬協會理事,黃浦區法院陪審員、廉政監督員。

編輯推薦

王耐編寫的《我以童心》分上、中、下三編。上編《高山仰止》是報告文學、人物生平;中編《歲月留香》是散文、故事;下編《晚年放飛》是詩歌作品。
我以童心
王耐的作品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散文學習孫犁《白洋淀紀事》的技巧:白描寫實,故事有頭有尾,敘述完整,脈絡清晰,生動有情,人物神形兼備。他的詩數量不多,但大多是成功之作,題材廣泛,藝術借鑑我國古典詩詞的藝術技巧。有些民族與宗教題材詩歌富有哲理,朗朗上口。他的作品,無論是人物特寫,還是散文、詩歌,創作態度極為嚴肅,極具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作者簡介

王耐,1937年9月生於山東青州(益都),回族。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從事紡織、新聞、殯葬、民族宗教等職業43個春秋。期間先後任辦事員、統計員、科長、主任等職。曾當選青浦區人大代表、常委,農工黨黃浦區委宣傳委員、青浦區主委,農工黨市文史委員,市伊協委員,市殯葬協會理事,黃浦區法院陪審員、廉政監督員。
愛好寫作,19歲在《勞動報》發表處女作,在《青年報》發表的民歌曾人選《上海民歌選》。1958年尚未實現作家夢便被劃為右派,打入另冊達20年之久。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文友鼓勵下,陸續有作品發表在報刊上。退休後任《上海穆斯林》季刊編輯近十年,本書所收詩文大部分是這時期的創作。

目錄

上編 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搏盛名——達浦生誕生135周年解讀
世紀老人風範永駐——周谷城同志傳略
他的語言文字學永不生鏽——吳文祺生平
一個農工黨員的人生境界——緬懷郭莽西烈士
“在太行山上”他一聲吼——回族革命歌詞家桂濤聲生平
臨刑含笑就義——辛亥革命時期回族烈士尹神武
經典畫作風雨情——記回族畫家哈瓊文
深切緬懷馬人斌阿訇
中編 歲月留香
華君武為王樹忱墓碑題詞
呂型偉校長歲月留香
猶太人與舟山路上這幢樓
一位雜文作家的人生困惑
“荷蘭水”姑娘——抗日戰爭時的一個故事
賣冰水的故事
黑車與假幣
《萌芽》創刊號
走筆亦當志願者
說說回族
上海人吃涮羊肉的來歷
50年代中國穆斯林恢復朝覲追記——紀念新中國60大慶
岳丈那場病
節日想起幾位普通穆斯林
她帶頭作最後的貢獻——一個獻遺體的故事
《上海穆斯林》一路走來
民族復興的帶路人——慶祝中國共產黨90華誕
難忘“三巧合”的一天——紀念中國共產黨90華誕
講“臥爾茲”我之淺見
愛國愛教愛家族——楊氏家族一次誦經活動
歸真路上別樣情——來自上海市回民公墓的報告
長腳死裡逃生
以責任和義務
東宮為我借東風
呵,搖籃——我們的《東宮報》
1988香港散記
詩的習作雜談——在文友聚會上的交流發言
走進世博“大觀園”——漫談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看點
下編 晚年放飛
光明追趕渴望——賀中國共產黨90華誕
放飛未來——賀中國共產黨90華誕之二
明珠再世呈崢嶸
由承前啟後作證——為中國農工民主黨80華誕
守望太陽——辛亥革命百年懷念孫中山先生
祝福上海世博
歌唱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祝賀上海世博會成功舉行
載歌載舞神人畫——觀摩豫園為慶祝中國共產黨90華誕舉辦的56個民族人物畫展
我以童心
天天節日
冬天的微笑
柳綠
海情
心音
討白
“都瓦”
寫在晚年路程
圓形魔方
讀傳記有感
甘蔗
月亮船
海戀
冬眠為春
錢塘觀潮
故居斷想
曾經有過很美的中秋
中國當然挺住——悼念5.12大地震死難者
扇贈友人並書
與老友別後30年相會
心儀“小白菜”

序言

今年元旦,回族文友王耐同志來電祝賀新年,並說他將出版自己的詩文集續集索序於我。對他的熱情邀約,我實在無法推卸。
2007年他70周歲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曾為他出版了一本43萬字的《花滿枝頭——王耐詩文集》。才過四年,他又推出《我以童心》一書。對這位少數民族文友新的收穫,我由衷為他高興。畢竟我倆都是古稀好友了。
與《花滿枝頭》一樣,《我以童心》分上、中、下三編。上編《高山仰止》是報告文學、人物生平;中編《歲月留香》是散文、故事;下編《晚年放飛》是詩歌作品。兩本書所不同的是續集文字25萬左右,字數稍少;所寫人物在階別上有了變化。《花滿枝頭》里,他清一色地寫了20多位他熟知的金幼雲、何克明等上海回族和中外穆斯林代表人士。而《我以童心》除仍寫有現代中國伊斯蘭教著名大阿訇達浦生、回族著名歌詞作家桂濤聲、畫家哈瓊文、辛亥革命時期回族烈士尹神武等外,由於作者身為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並曾任兩屆農工民主黨上海市委文史委員會委員、一屆資深委員的緣故,他還為農工民主黨中央老主席周谷城、農工民主黨在上海犧牲的烈士郭莽西等寫了詳實的生平介紹。這些作品既有文學價值,又有文獻價值。
前幾年,在報刊上讀到王耐先生的散文、報告文學和新詩,但真正與他相識、相知、相交,卻是最近兩三年的事。在一次文朋詩友聚會之後的個別交談中,我才大體知道了他的坎坷遭遇和苦盡甘來的不平凡的一生。
王耐酷愛文學創作,畢生執著追求。他19歲開始就在《勞動報》、《青年報》甚至當年上海的名刊《文藝月報》上發表作品。但是,剛出頭的一株芽兒卻遭重創,21歲劃成榆林區和華東紡織管理局的“小右派”。三年後“摘帽歸隊”,仍得夾著尾巴做人,不得不徹底放棄他的文學嗜好。直到1979年改正,當了領導幹部,滬東工人文化宮一些文友向他召喚,他才又開始創作的第二春。
改革開放,人才可以流動了,他由紡織廠調到《勞動報》從事新聞工作。因為他是回族,不幾年又挪位上海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在一個事業單位當領導,服務於信仰伊斯蘭教10個少數民族特殊的土葬殯儀業務,在上海少數民族民眾中留下很好的口碑。退休後又應邀在上海市伊斯蘭教協會負責文化研究工作,並創辦了《上海穆斯林》季刊,任責任編輯、執行編輯八九年之久,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認真貫徹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方針。70周歲後他才全退。之後,他繼續潛心寫作,向20餘家報刊投稿並整理文集出版。
王耐的作品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散文學習孫犁《白洋淀紀事》的技巧:白描寫實,故事有頭有尾,敘述完整,脈絡清晰,生動有情,人物神形兼備。他的詩數量不多,但大多是成功之作,題材廣泛,藝術借鑑我國古典詩詞的藝術技巧。有些民族與宗教題材詩歌富有哲理,朗朗上口。他的作品,無論是人物特寫,還是散文、詩歌,創作態度極為嚴肅,極具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王耐為人正派,坦率直爽,誠懇忠厚。文如其人,詩如其文。他的詩文富有人文精神,能引領讀者登上人文素養的高台。
儘管他從年輕到中年,是屬於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歷史運動中跌跌撞撞走過來的“老運動員”,如今步入古稀之年,除“文革”非常時期給他落下無法痊癒的腰痛病外,其身板康健,思維敏捷,尤其心態平和,經常參加多個文學社團的活動。作為“老來紅”的作者,他熱愛生活、熱愛文學、熱愛自己的民族,依然是一位創作積極分子。
王耐退休前,雖是個“芝麻官”,卻握有實權,但他在經濟面前始終未被香風毒霧迷昏熏倒,一輩子兩袖清風。當今出書難,他兩次出書都得到夫人的大力支持和資助。他說,為文化大發展、為下一代留下一點精神財富,是他最大的心愿。
正如《我以童心》書名一樣,王耐先生寶刀不老,童心依歸。我期望並衷心祝願他的詩文集之三之四能早日問世。
2012年1月12日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室研究員、教授)

後記

2008年出版自選文集《花滿枝頭——王耐詩文集》在書店上櫃,《回族文學》、《上海穆斯林》、《聯合時報》、《上海民族與宗教》、《濟南穆斯林》等近十家大小內外報刊為我發了訊息介紹。百餘少數民族老年朋友還自發地在清真洪長興羊肉館為我搞了一次簽名售書活動。從而圓了我青年時的夢想之一。
已出一本厚厚的書還想再出一本,倒不是癮沒過足。因為我手中有“餘糧”,而且不少,還有這幾年發表的作品,完全可以匯成一兩本集子,故出新書念想,越來越強烈。
當初,出版《花滿枝頭》的時候,我捧著一大包列印好的文稿,準備分別出一本報告文學集,一本散文集,一本詩集。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的作家編輯陳如江先生,很誠懇體貼地勸我:“王老先生,你畢竟退休了,一下子出三本書,資助費10萬元左右,吃得消嗎?”他建議我精簡壓縮成“三合一”,出一本文集,今後視條件再說。於是,就出了包括報告文學人物採訪、散文故事和詩歌在內的43萬字的《花滿枝頭——王耐詩文集》。
一晃又過去四年,四年里除了寫作發表,還不斷地向賢內助吹風,石為金開,她終於被我的虔誠所感動。於是,我從“糧倉”里又遴選了這25萬字,按《花滿枝頭》的格式編輯成集。聯想到自己年已七十又五,仍在參加多個文學結社活動,仍有不少作品問世,似乎不覺得自己已是暮年老朽,心態仿佛返老還青,回到中年時代。反覆琢磨書名,便採用了《我以童心》,也算是詩文集之二吧。此書名更貼近心境,自我鼓勵、自我得意。
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影。一個人活在世上,要有點志氣,有點精神,留點非物質下來。我這一輩子早年沒少受凌辱,沒少遭白眼,喝過不少苦水,遭過不少打擊。但沒做過傷天害理的虧心事,沒使過卑鄙壞心眼,力爭保持道德底線,憑自己的能耐為社會做事。不落人後,意在爭口氣。
不可否認,自己行事過於“一本正經”講原則,工作主觀、自以為是,客觀上得罪甚至傷害過一些同事親友。時而回憶,無不內疚。
在當今社會不少領域、不少角落物慾橫流、人心不古的環境裡,牢記魯迅先生的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經常想起電影《舞台姐妹》祝春花說的“認認真真唱歌,清清白白做人”,是最實際的格言和信條,我始終努力地學習並自我鞭策。尤其進入晚年,總感覺做人不完美,與信條、格言有不小差距。怎么辦呢?唯有力所能及抓緊有生之年,為社會留下點社會文化財富了。
在此,對潘頌德教授為本書百忙中撥冗作序,給予的鼓勵和支持表示崇高敬意!對籌劃出書中給予多種幫助的好友桂一陽、雜文作家張百年以及唐喻同志表示感謝。夫人斯登寺對我再次出書的理解和支持,乃是最誠摯的夫妻恩愛。
2012年1月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