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文庫·閱讀1+1特惠裝:柳林風聲

《柳林風聲(青少版贈聊齋志異下)》以蟾蜍、鼴鼠、老獾和河鼠的歷險故事為題材,講述了他們豐富多彩的生活,生動地刻畫了柳林中的友誼與溫情。它不同於一般的童話,而是將有關人情世故的詼諧表達和富於童趣的描述糅合在一起,細細揣摩別有一番韻昧。 《柳林風聲(青少版贈聊齋志異下)》的作者是格雷厄姆。

基本介紹

  • 書名:成長文庫•閱讀1+1特惠裝:柳林風聲
  • 作者:格雷厄姆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0131053
  • 外文名:The Wind in The Willows
  • 出版社: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團
  • 頁數:147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出版集團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閱讀1+1特惠裝”系列囊括了最受老師和孩子歡迎的30本世界經典名著,如《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同時贈送學生必讀的中國古典名著,如《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等。編者的初衷是:閱讀1+1,成長不偏食,幫助孩子廣泛地涉獵中外名著,通過閱讀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更加開闊的視野。
這本由格雷厄姆創作的《柳林風聲(青少版贈聊齋志異下)》,還附贈了《聊齋志異下》。

作者簡介

作者:(英)格雷厄姆 改編:王洪濤
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是英國著名兒童文學家,1859年3月8日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他幼年時父母相繼去世,童年十分不幸。由於生計艱難,他唯讀到中學畢業就輟學了,20歲時開始進入銀行工作。格雷厄姆喜愛大自然,酷愛文學,常常流連于山林曠野中,閒暇時潛心進行文學創作。1885年,他出版了《黃金時代》一書,真實再現了他不幸的童年生活。該書一出版就大獲成功,奠定了他的文學地位。1898年他又推出《黃金時代》的續篇《夢幻時光》,該書也深受讀者喜愛。這兩本書的問世被譽為當時兒童文學的一場革命。

格雷厄姆結婚很晚,生有一子阿拉斯戴爾——綽號“小耗子”,小耗子有先天眼疾,格雷厄姆夫婦倆非常疼愛他,經常講故事給他聽。

在小耗子6歲時,格雷厄姆為了哄他睡覺,編了一個有關幾個小動物的故事講給他聽,這讓他深深地著了迷,為了聽故事甚至不肯到外地度假。遇到父親出差時,小耗子就讓他用寫信的方式接著講。就這樣,格雷厄姆的故事斷斷續續地講了三年。後來,格雷厄姆把講給小耗子的故事整理成一本名叫《柳林風聲》的書,並於1908年出版,把這個故事獻給了全世界的孩子們。

媒體推薦

小伙子把它送給戀人,要是姑娘不喜歡,就會向她要回他的情書。老人家用它考驗自己的侄子,並相應修改他的遺囑。這是一本驗證性格的書。我們沒有能力評論它,因為它在批評我們。
——兒童文學家A.A.米爾恩
一拿來便從頭至尾讀完了,這是不常有的事……《柳林風聲》的確是20世紀兒童(1~25歲)文學的佳作……它沒有《愛麗絲》那樣好玩,但是卻另有一種詩趣。
——周作人《看雲集》
該書注定為那種令人莞爾一笑,愛不釋手,一讀再讀以致書角卷皺的書。
——美國《紐約時報書評》
很久以前,劇院都在尋找一個既適合成年人的品位,又滿足家庭子女喜好的劇目。突然間,他們發現了《柳林風聲》,它充滿了親切、快樂和溫馨……注定會成為令人深愛的經典之作。
——美國《華盛頓時報》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河岸
第二章 大路
第三章 野林
第四章 獾先生
第五章 重返家園
第六章 蟾蜍先生
第七章 從夏天到秋天
第八章 蟾蜍歷險記
第九章 最後的勝利

文摘

“那么,勇敢的蟾蜍先生不會介意單獨來這裡吧?”鼴鼠問道。
河鼠笑著說:“就算你給他一整帽金幣,他也不會來的。”
聽到河鼠朗朗的笑聲,看到他手中的大粗棒和腰間亮閃的手槍,鼴鼠膽子也壯了,情緒也恢復了。
河鼠建議,趁天還有一絲絲亮,趕緊往回走,這裡太冷,是絕對不能過夜的。可是,鼴鼠已經累垮了,他請求河鼠,讓他再歇會兒,等恢復了體力再走。河鼠同意了。於是鼴鼠鑽進枯樹葉,舒展身體,很快就睡著了。河鼠儘量給自己蓋暖和些,攥著手槍耐心等待。等鼴鼠醒來,恢復了活力,河鼠把頭探出洞,接著他輕輕說了聲:“哎,真糟糕!”
原來,下雪了!
鼴鼠也跑過來,伏在他身旁。他向外望去,雪下得正緊,那座可怕的樹林已經模樣大變。洞穴、水窪、陷阱和其他恐嚇路人的東西,迅速消失了。地面被一層晶瑩閃光的仙毯覆蓋住,那么纖巧精緻,以至於讓人實在不忍心用粗糙的腳丫往上踩。肆意飄舞的雪花撫過面頰,留下隱隱的刺痛;黝黑的樹幹在雪光的映襯下,越發顯得刺目。大雪不但讓樹林改變了模樣,也使他們分辨不清楚東西南北。看似平和無礙的野林,實際上處處潛藏著危機。不過,他們還是勇敢地上路了。
在單調乏味的茫茫白色中,他們不但失去了方向感,也完全失去了時間概念。他們跌跌撞撞,渾身是傷,神情沮喪,又疲倦又迷惘。好幾次,他們不小心跌到洞穴里,弄得渾身都濕透了。積雪越來越厚,樹林越來越密,所有的樹看起來都和周圍別的樹一樣。野林似乎沒有盡頭,沒有變化,走出樹林的路再也找不到了。
河鼠說:“天太冷,我們必須找一個隱蔽的角落或者洞穴,避避風雪,休息一陣子,我們已經太累了。嚴寒太可怕了,要是雪積得更厚,我們可能就出不去了。”他盯著鼴鼠沉思了一會兒,又看向前方,繼續說:“喂,那邊可能是個谷地,我們得趕快過去。說不定雪會停下來,沒準兒還有出路。”於是,他們艱難地走向前方的谷地,那兒有許多凸起的斜坡,高低不平。他們希望能在那兒找到一個乾爽的藏身之處。
就在他們搜尋一個小土丘時,鼴鼠腳下一絆,尖叫一聲,臉朝下摔了下去。他的小腿受傷了,傷口像是被鋒利的金屬邊緣劃破的。河鼠連忙用手絹為鼴鼠包紮好,又起身去刨雪,接著,他一邊跳舞一邊大叫:“太好了!太好了!”
鼴鼠一瘸一拐地走過去,卻看見一把普通的門前刮泥刀。他不明白,河鼠為何會那么高興。在他看來,這只不過是哪個健忘的傢伙不小心扔在這兒的。
“你看不出來嗎?”河鼠不耐煩地叫道。
“我當然能看出來!等到家後,我一定會去投訴他!把這樣危險的東西扔在野林中央,扔到誰經過都會被絆倒的地方,根本不替人著想嘛!” “喔,天啊!”河鼠不禁對鼴鼠的愚鈍有些失望,“別廢話了,快來幫忙刨雪吧!”他一面大叫著,一面把雪揚得四處翻飛。
終於,一塊破舊的門墊映入眼帘。河鼠得意地歡呼起來。鼴鼠更加奇怪了,他不明白河鼠為什麼對這個已經壞了又被人扔掉的廢棄物如此感興趣。
“這下你明白了吧?”河鼠大獲全勝地說。
“哎呀,這算什麼事兒!又一樣用完被扔掉的家常廢物!找到這個你這就高興壞了?得了,不要再為這些破爛浪費時間了。一個破門墊,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毯子蓋,更不能當雪橇坐回家,要圍著它跳舞就快點兒,還要繼續趕路呢!你這個氣人的齧齒動物!”鼴鼠一本正經地勸河鼠。
“你,你……這,這,難道不說明什麼嗎?”河鼠激動地大叫。
“當然了!誰聽說一個破門墊能說明什麼?別說傻話了,它根本就不是那塊料!破門墊能知道天高地厚!”鼴鼠有點兒不高興了。
河鼠哭笑不得,他大為惱火地對鼴鼠說:“喂,聽著,你這個木瓜腦袋!閉上嘴,只管刨雪吧!如果你想有個乾爽的地方睡覺,這可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了!”說完,他對他們身邊的一個雪坡發起猛攻。他用大粗棒到處捅,又拚命地挖著。鼴鼠也忙著刨起雪來,不為別的,只為討好河鼠。他覺得,他朋友的頭腦有點發昏了。
苦幹了約10分鐘後,當他們的勞動成果呈現在眼前時,一直將信將疑的鼴鼠頓時目瞪口呆。就在那個看上去像是個雪坡的地方,立著一扇結實的墨綠色小門,門邊掛著門鈴鐵環,鐵環下方是一塊小銅牌。他們借著月光,認出牌子上工整地刻著幾個字:“獾先生”!
鼴鼠既吃驚又激動,仰面躺倒在了雪地上。他為自己剛才的魯莽而自責,並且稱讚河鼠實在是個天才,一個真正的天才!P30-32

序言

世界上的經典作品,都是沉甸甸的,它們是經過歲月磨礪而沉澱下來的作品,是經過時間檢驗而存留下來的作品。大浪淘沙,江水滔滔,留下來的就是閃閃發光的金子。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書山書海,當我們走進眼花繚亂而又令人喘不過氣來的書店的時候,我們會有一點迷茫,會有一點憂傷。我們也許會有一點點驚訝:這個世界的書真是太多太多了。但當我們冷靜下來的時候,另一個聲音會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好書的確是太少太少了。
任何一個沒有閱讀經驗的人,都不會懂得多與少的辯證關係。任何一個沒有鑑賞能力的人,都不會懂得該如何去選擇最好的書。但一個基本的常識會幫助我們按圖索驥,去尋找到我們所需要的和最好的書籍,那就是去閱讀經典。這是最可靠的最實用的閱讀經驗。而經驗,則是一代一代人智慧和心血的結晶。這些質地高貴的經典,傳承的就是我們人類寶貴的經驗。
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人終身受益。但我們必須承認讀書人與不讀書人就是不一樣,這從氣質上便可看出。讀書人的氣質是讀書人的氣質,這氣質是由連綿不斷的閱讀潛移默化成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創造了他們這些毛坯而言,是毫無魅力的,甚至是醜的,然而,讀書生涯居然使他們獲得了新生。依然還是從前的身材與面孔,卻有了一種比身材、面孔貴重得多的叫“氣質”的東西。讀書不僅可以培養人良好的氣質,而且也能讓人長精神。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靠的就是精、氣、神的支撐,而那些好書就是源源不斷提供精、氣、神營養的所在。
讀書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令人心曠神怡的部分。我們在書的世界中流連,在書的世界中陶醉,在書的世界中靜聽自己生長的拔節聲。書還給了我們撫慰,給了我們安寧。我們在與書的對話中釋放了學習壓力、生活壓力所帶來的憂鬱與苦悶。書成了我們的良師益友,成了可以與之竊竊私語的知音。在閱讀中,我們獲得了更多關於這個世界的精義、神髓與真諦。
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一千本好書,就是一千輪太陽。燦爛千陽,會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也會讓這個世界所有的秘密在我們面前一覽無餘地展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