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張瀾學院

成都大學張瀾學院

2015年7月,成都大學決定成立成都大學張瀾學院,學院以上世紀20年代國立成都大學的創辦人之一張瀾先生的名字命名,現任院長是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大學張瀾學院
  • 英文名:Zhanglan Honors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 簡稱:張瀾學院
  • 校訓:自愛、自修、自尊、自強
  • 創辦時間:2015年7月
  • 所屬地區:中國 四川 成都
  • 類別:學校直屬業務部門 
  • 學校類型:綜合
  • 學校屬性:省市共建本科院校
  • 現任校長:王清遠
  • 知名校友羅震環黃玉順楊秋白敦仁
學院介紹,選拔方式,教學管理,報名方式,

學院介紹

張瀾學院是成都大學對優秀本科生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學院,旨在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機制。根據學校的區位優勢、學科優勢和政策優勢,對具有突出創 新創業能力和潛質的優秀學生實施多樣化、個性化、開放式的特色人才培養,努力培養造就一批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德才兼備、勇於擔當、具有國際視野與創新能 力的拔尖創新人才,逐步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機制。
成都大學張瀾學院
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示範和先導,也是學校探索和實施本科創新人才培養的通道。從招生選拔、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專業導師制、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等方面,學院將進行教學實踐創新和教學管理創新。
學院的學生從當年入學的新生以及第一學期結束後優秀的學生中嚴格遴選錄取。學院對學生實行動態選拔、考核管理機制。
學院重視創新人才培養,不拘泥於專業的限制,堅信創新的動力來源於豐富的交叉課程學習。學生進入張瀾學院後,(1+0.5)學年進行大類通識教育,主要修讀學科基礎模組課程和校級素質模組課程。以後學年實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
學 院為每位學生選聘和配備具有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特聘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的一批學識淵博、思想活躍、經驗豐富、對教學工作滿腔熱情的教師擔任教 學任務與科研指導的導師。在高水平導師指導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意願自主確認主修專業,制定個人修讀計畫,修讀專業模組課程、專業拓展模組課程 和實踐教育模組課程。學習期間,學生將獲得更多機會參與導師科研課題,在科研實踐中夯實專業知識,培養科學研究的基本素質。
學院充分借鑑國內外重點大學“榮譽計畫”的人才培養經驗,注重學生創新能力、思辨思維、獨立見解的培養。學院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創新能力訓練機會。

選拔方式

選拔對象
張瀾學院首次選拔在大一新生入學階段,選拔人數控制在全校當年本科錄取新生的2%內,具體選拔對象包括(滿足以下其中一項條件即可):
(一)一本類專業一年級新生。
(二)四川省內二本類專業(不含藝體類專業)一年級新生高考成績應達到本科第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四川省外二本類專業(不含藝體類專業)一年級新生要求高考成績達到生源地省控線60分以上。
(三)確有特長的一年級新生可自願報名。選拔確有特長的新生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高考成績中,語文、數學、英語的任一單科成績達到130分及以上(滿分150分),或文(理)綜合科目成績達到260分及以上(滿分300分);
2.在高中階段獲得省級及以上級別的競賽獲獎等;
3.已獲得國家級各類考試的相關專業證書;4.以第一作者發表過學術論文或獲得過國家專利,取得相關專利證書(排名前五)。
選拔程式
首次選拔在入學階段,進行資格初選、體育測試和面試,最後按照高考總分、高考英語、體育測試、面試分數得出的加權分數進行排序,擇優錄取。
成都大學張瀾學院
第二次選拔在第二學期,進行考核及排序,將補充選拔20人左右增加進入實驗班。

教學管理

個性化和特色化培養方案。施行一對一的個性化制定。
分段式培養。1–3 學期,集中強化通識教育培養;4 – 8學期,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自主構建個性化課程選單。
淘汰制。經考評後不適合實驗班培養要求的學生將被分流,回原專業完成學業,不再享受計畫所配套的政策支持。
導師制。學生與導師進行雙向選擇,幫助學生制定符合個性化發展的專業培養計畫,導師負責學生的學習學業、專業選擇、各類創新試驗計畫、科研訓練等個性化指導。學生在導師指導下,自主選擇課程修讀方式,允許申請替代相關課程或沖抵選修課學分。
完全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學生可在全校範圍內任意選課或跨校選課,由導師指導,自主安排學習進度,完成相關課程學習。
創新培養不斷線。課題研究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學生在導師安排下參加高水平學術會議,參加校級以上各類學科競賽,同時完成規定的科創學分。提供“第二校園”經歷。
搭建國際化教育平台。通過聘請國際一流學者來校講學以及選派學生到國際一流學校進行學習、交流和科研合作,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成都大學張瀾學院
培養目標
學院對志存高遠、具有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和潛質的優秀學生實施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和特色榮譽課程體系,為入選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與氛圍,激發學生的學術興趣和學術理想,凸顯自主學習、個性發展,使他們在校期間保持“領跑”狀態,今後工作能夠具備“領軍”素質,能夠成為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德才兼備、勇於擔當、具有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的優秀本科生,為學生未來成為具有活力和持續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和行業領軍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管理機制
學院從全國各地報考成都大學的優秀考生中嚴格遴選,入選學生稱為駐院榮譽學生,享有榮譽學籍,享有《張瀾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施辦法》(成大辦〔2017〕12號)檔案規定的各項榮譽政策。榮譽學籍採用動態管理,實行滾動進出機制。每學期進行榮譽學籍審核,對不能適應駐院培養模式、未達到榮譽學生條件者,分流出張瀾學院按照相關專業培養。
張瀾學院學生完成榮譽學生所要求的培養內容,頒發相關專業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達到駐院榮譽學生方案方案要求,頒發“成都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榮譽證書”。
培養特色
1.自主選專業,個性化培養。採用個性化培養模式,學生通過前期強化通識基礎和學科大類基礎,在充分了解當前學科狀況、未來發展方向和培養目標後,可以在大一第一學期結束後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志向自主選擇一次專業(必須符合學校當年轉專業的政策要求),並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選擇課程,構建個性化的課程計畫。
2.榮譽班級管理,學業導師培養。學院設立文科實驗班和理工科實驗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致力加強對學生的精神培育和人格塑造。學院設立學業導師。學生與學業導師實行雙向選擇,幫助學生制定符合個性化發展的專業培養計畫,導師負責學生的學業、專業學習指導、各類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科研訓練指導等。學生在學業導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課程修讀方式,允許申請通過各類優秀成績證明對相關課程申請學分認定。
成都大學張瀾學院
3.校內外遴選優秀師資,實施榮譽課程體系。學院設立榮譽課程,榮譽課程以教學“高端化、研究化、國際化”為目標,以名師優教為核心,以基礎深厚、教法先進、知識交叉複合為導向,著重培養學生寬厚的基礎知識、高度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價值判斷與獨立思考能力,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創造力以及運用科學方法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4.優先匹配政策支持,創造良好育人環境。學校優先支持張瀾學院學生拓展渠道開展國際交流活動,增強學生國際交流意識,提升國際化視野;學院學生的圖書借閱許可權與在校研究生一致;學校各類實驗室、資料室、多媒體教室優先為張瀾學院學生開放,並優先提供專用上課教室和自習教室;學校設立榮譽獎學金,符合條件的學生均可申請,覆蓋面達到100%。

報名方式

凡符合選拔條件的新生,可採取以下方式進行報名:
(一)網路報名:新生在開學前進入張瀾學院官網自行查詢網路報名流程。
(二)現場報名:新生入學期間[每年9月10日前](該時間為預計時間,具體時間以學院官網通知為準),可自行到張瀾學院辦公室(成都大學第二教學樓2220辦公室)進行現場報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